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城市化建设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涌入,这为城市消防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一些公共营业场所,人口密度大、管控难,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人员疏散,会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当前人员密集场所在消防监督检查效果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制约了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要根据火灾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强化工作要点,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往往疏散困难且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对我国在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及逃生方面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提出了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目前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消防执法警力不足,安全消防责任主体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消防安全监管力量弱化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2024,(3):80-81
<正>国家消防救援局关于拆除人员密集场所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通告[2024年2月1日发布]【内容提要】近期,全国多地人员密集场所发生有影响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组织逃生和灭火救援能力,根据《消防法》规定,现就拆除人员密集场所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近日,福建省公安厅发布《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通告》对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确保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完好、严格用火用电用气管理、严格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开展全员消防培训演练、严格营业场所人流量控制、积极举报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等八方面提出要求。《通告》指出,法定代表人或  相似文献   

6.
人员密集场所突发火灾事故应急疏散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空间结构特征和火灾事故特点,从场所的疏散通道、疏散设施、人员聚集特性及应急疏散管理等方面辨识了突发火灾事故人员应急疏散能力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场所应急疏散空间的评估因素、评估指标以及以疏散路线、疏散照明和疏散标识为主的场所应急疏散能力检查表,提出以人员群集指数、人员群集流量系数来反映人员群集流动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火灾蔓延对疏散路径的影响状况将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疏散风险划分为较高、一般、较低三级。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应急疏散能力评估对于确保火灾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场所的疏散优化设计、日常消防监管以及疏散应急预案的合理制定和日常疏散演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昂 《安防科技》2004,(6):47-48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要求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下述情形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①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或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②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③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④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对上述情形中情况严重,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应当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8.
<正>人员密集场所是我国群死群伤火灾多发的场所。据中国消防网站数据显示:以人员密集型企业为例,2010年以来就发生了9起重特大火灾,死亡240人,占到全国同期重特大火灾死亡人数的58%,令人震惊。火灾发生之后,有关单位往往对防火和管理工作进行详细调查,深刻反思,却容易忽视事故中的疏散逃生问题。分析我国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疏散逃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整改方法,是减少这类场所火灾死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焕豪  陈白玉 《安全》2014,35(11):61-62
培训公寓作为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与住宅类公寓不同,其人员密集、流动大,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比住宅类公寓的消防要求更高,压力更大。培训公寓与商务型或者酒店式公寓相比也有异同。相同的地方是一旦发生火灾,危害都会很大。一是因为公寓的装潢装饰、家具陈设以及床上用品大量使用木材、塑料和棉、麻、毛、丝等可燃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问题,定量地描述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估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将人群、设施、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作为主要因素,结合实测数据和专家打分数据计算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指数,并对风险指数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局部最高密度对人群密集场所的风险影响最大,利用采集到的人群数据以及专家打分的定性指标可以实现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快速评估,进而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人员密集场所提出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吕东  李晋  任常兴 《安全》2010,31(12):15-17
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相关研究资料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分类及研究,采用数据库技术,设计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状况评估软件。该软件可以用于迅速准确地评估消防安全状况等级,完成评估中检查表的设计、计算评估、档案查询、数据存储、打印等任务,为简化评估程序,快速准确完成评估过程、科学管理评估结果提供了便捷科学的工具。该软件的设计方法与思路对相关消防科技类软件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增长。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其本身就是人口密集区,因此通常均存在多个人员超密集场所(例如深圳至少存在5个超百万级人员聚集区)和大量散布在城市各处的小型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定义和分类目前,人员密集场所比较规范的定义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其第七十三条列明了各类常见的人员密集场所。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场所很少产生人员过度  相似文献   

13.
纵观国内外公共聚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会发现,这些地方是发生火灾群死群伤恶性事件的主要场所。而据国内消防部门统计,众多火灾事故证明,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是火灾中的最大杀手,吸入有毒烟气致死的人数占火灾死亡总人数的70%至75%。消防部门提醒,为这些场所选择防火阻燃的内部装饰装修材料,在保证装修质量的同时应优先选择不燃A和难燃B1产品,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消防器材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一些假冒伪劣消防产品,一旦被安装在人员密集场所、居民住宅楼,后果不堪设想。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日前部署各地消防救援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对消防产品进行排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近日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流通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开展联合检查。  相似文献   

15.
河北久强建材有限公司——实行"监督、检查巡视法"河北久强建材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混凝土外加剂的企业,大型生产设备、电器、锅炉较多,生产场所人员比较密集,来往车辆也很多,极易出现事故。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消除事故隐患,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出台了2009年全区金属非金属矿山、道路交通、水上道路、农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建筑施工安全等8大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也将于近日出台。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员密集场所是发挥城市功能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火灾等各类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日益突出。需要有科学、有效的应急能力评价和应急处置指挥决策为公共场所的人员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对城市密集场所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针对火灾事故对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李洪捷 《安全》2012,33(7):44-45
正做好住宿餐饮场所的防火安全工作,尤其是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对维护社会公共消防安全,减少火灾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住宿餐饮场所的火灾危险性(1)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伤亡一旦旅馆起火时,要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建筑物内不受  相似文献   

19.
劳动密集型企业:纺织企业、玩具企业、食品企业、日用百货等轻工企业以.及服务性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容易存在易燃物品多、缺乏必要的消防设施、疏散出口不足等薄弱环节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通常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包括火车站、宾馆、影剧院、超市、体育馆、大型娱乐场、网吧、学校等人员聚集较多的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常因人员拥挤而导致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0.
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是预防火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措施。然而,运用科技手段助力消防监督检查势在必行。随著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融入了社会环境的各个角落。为最大限度的消除火灾隐患,尽可能快速地识别消防产品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消防大队消防监督人员对装备认真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