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是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两个关键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同根同源性,具备协同控制的基础条件。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实施O3和PM2.5协同控制的政策管理、科学机理、技术措施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建议从国家层面科学划定O3联防联控区域,优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摸清O3关键前体物VOCs和NOx的排放基数,建立VOCs分物种清单;量化协同方案,有序开展污染物、区域、行业多角度协同控制;开展O3和PM2.5协同机理研究,强化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开展VOCs综合治理,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建设。以期实现O3和PM2.5短期削峰,长期达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传统污染物SO_2、NO_x、烟粉尘排放已得到有效控制,而随着以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到来,其重要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量仍呈增长趋势,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通过描述我国VOCs污染防治现状,筛选VOCs排放的重点行业,结合国家对VOCs治理的管控要求和重点行业推进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对重点行业VOCs污染防治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简讯     
01.生态环境部:2021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要下降0.5微克,生态环境部近日表示,未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将重点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改善,2021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要下降0.5微克。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0年,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8%,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未来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仍将聚焦PM2.5和优良天数两方面,重点减排的污染物将从原有的二氧化硫转向VOCs。  相似文献   

4.
VOCs是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形成的重要前体物,通过梳理我国VOCs治理相关的法律、政策、标准,并结合重点区域的调研情况,分析了我国VOCs治理监管存在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不健全、执法监管能力建设不足、企业全过程精细化管控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智能监管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加强全过程精细化管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丽艳 《环境与发展》2020,(4):191-192,194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日益突出,工业源VOCs污染防治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提高秦皇岛市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对2019年秦皇岛市重点排污企业VOCs的排污量、区域分布、排放行业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秦皇岛市重点工业源VOCs排放总量为6875.83t,排放量最大的区域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占比51.1%;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总排放量的33.5%;溶剂使用源的排放量最大,占比52.3%。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浓度显著改善,但臭氧(O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部分城市夏季环境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污染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5年以来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的历史回顾,梳理和总结出重庆市环境空气污染治理监管的成果和经验,并提出了新一轮“蓝天行动”(2018—2022年)以控制细颗粒物PM2.5污染和减少臭氧污染为重点,以降低氮氧化物浓度为突破点,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为目标,制定了“四控两增”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截止2020年,重庆市优良天数达到333天,PM2.5年均浓度达到33μg/m3,空气质量评价六项指标首次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全部达标,为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VOCs是一类低沸点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其英文名称为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及交通运输设备VOCs排放量越来越大,目前,北方许多地区均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我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已将VOCs列入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包括石化业)现役源VOCs排放削减10%~18%。本文对常用的几个处理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汇总和整理。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了解杭州地铁运行环境,于2021年7月采用实地监测的方法对杭州地铁1号线部分车站站厅、站台、车厢内的PM1、PM2.5以及PM10的质量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杭州地铁现有空调通风设备能够较好地控制车站及列车内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仅PM2.5最高质量浓度(67.7μg/m3)超出国家一级标准;站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普遍高于站厅颗粒物质量浓度,且两者相关性强;地铁运行时车厢内PM1、PM2.5以及PM10的质量浓度变化平稳,客流量对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没有显著影响,两者相关性低;各地铁车站站厅ρ(PM1)/ρ(PM2.5)均值为0.73,站台ρ(PM1)/ρ(PM2.5)均值为0.74,站厅ρ(PM2.5)/ρ(PM10)均值为0.88,站台ρ(PM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河南省铝冶炼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空间分布情况,通过对生产企业逐个下发调查表或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关数据,自下而上建立了2019年河南省铝冶炼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对排放清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河南省铝冶炼行业SO2、NOx、PM10及PM2.5的排放量分别为6 620 t、1 364 t、1 964 t、1 503 t,主要分布在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安阳市及三门峡市。将排放清单结果与2019年环境统计、在线监测数据比对校验,三者存在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排放清单能够真实地反映河南省铝冶炼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可为铝冶炼行业监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2020年10月份某钢铁企业厂区和附近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对比分析正常时段厂区和附近城区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与SO2、PM10等6个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分析收集数据范围内,附近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高于某钢铁公司厂区7.1%,附近城区的首要主要污染物为NO2和PM2.5,而某钢铁公司厂区的主要污染物为PM10、PM2.5和O3,说明某钢铁公司污染物排放对附近城区的空气质量不存在高度的线性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源头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过程控制和实施末端全面超低排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采暖期济南市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于2020年12月18日-2021年1月8日在市区手工采集PM2.5样品,分别利用重量法和离子色谱法对PM2.5和9种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对其污染特征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均值为(78±52)μg/m3,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均值为(43.2±32.7)μg/m3,在PM2.5中占比55.3%,是PM2.5的主要组分;随着污染加重,NH4+、NO3-、SO42-等二次离子(SNA)在PM2.5中占比显著提高,二次转化明显增强;SOR、NOR与风速、气压、混合层高度呈负相关,与气温、湿度呈正相关,在静稳天气下更容易产生二次转化;观测期间PM2.5...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经明确了VOCs减排要求。汽车涂装行业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大量VOCs,需大力削减VOCs排放水平。结合汽车喷涂VOCs产生环节及特征,建议该行业从使用环保涂料、提高工艺水平、优化喷涂废气治理技术等三方面着手,实现VOCs减排。  相似文献   

14.
典型有机溶剂使用行业VOCs成分谱及臭氧生成潜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取我国北方某重工业城市的家具喷涂、汽车喷涂、印刷打印等典型溶剂使用行业,分析各工艺过程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化学成分谱信息,并计算了臭氧生成潜势。现场调研获得其溶剂使用量信息,采用SUMMA罐在车间进行VOCs样品采集,使用气象色谱/质谱系统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工艺过程排放的TVOCs(VOCs化合物浓度之和)均较高,其中汽车硝基涂料(NC)喷涂工艺排放TVOCs质量浓度最高,达5 520.09μg/m~3,打印店最低,为755.32μg/m~3。对各工艺过程,家具喷涂中聚氨酯涂料(PU)、硝基涂料(NC)喷涂工艺和汽车NC漆喷涂工艺排放的VOCs都以苯系物为主,质量分数均在80%以上,主要组分包括邻-二甲苯、乙苯、甲苯、1,2,4-三甲苯、间,对-二甲苯和苯。报纸和铜版纸印刷排放VOCs以烷烃、苯系物为主,两者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39.51%和33.34%,苯系物质量分数分别为54.80%和51.07%,且报纸印刷排放VOCs主要组分为癸烷、乙苯及1,2,4-三甲苯,报纸和铜版纸印刷排放VOCs主要组分为1-丁烯、间乙基甲苯和对乙基甲苯。打印店排放VOCs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烷烃(65.09%)。上述行业臭氧生成潜势最高的是家具PU漆喷涂(5.863 g O_3/g VOCs),其次是家具NC漆喷涂(5.714g O_3/g VOCs)和汽车NC漆喷涂(5.505 g O_3/g VOCs),苯系物为主要贡献物。基于原辅材料消耗量的排放因子法计算出各工艺过程VOCs实际排放量,研究表明家具厂1和2的PU漆喷涂工艺VOCs排放量最高,分别为623.36 t/a和94.72 t/a。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以PM_(2.5)、O_3为特征的大气复合型污染形势严峻。局部地区化工园区与居民区长期毗邻,存在较大的人群健康风险。VOCs管控成为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的热点。针对长三角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安全得到保障的实际需求,分析了区域VOCs污染排放特征,评估了VOCs排放对大气复合污染、人群健康风险的贡献,从总量减排、优先控制物质、优先控制区等方面着手,研究提出区域VOCs优先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产工艺调研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全过程物料衡算原理,研究了深圳市印刷企业α、塑料企业β、涂装企业γ、电子企业θ四类典型工业源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原辅料的使用现状、末端处理设施削减能力及无组织排放现状。研究表明:四类工业源低挥发性源头替代率低,纯溶剂物料使用比例以电子企业θ最大,占比94.1%;原辅料所产生的VOCs经收集、回收处置后,实际削减比例普遍较低,涂装企业γ相对较高,为21.5%;四类工业源VOCs无组织排放量占比均非常突出,电子企业θ无组织排放量占其排放总量的比例最高,为99.0%。为有效削减工业源VOCs无组织排放量,建议提高涉VOCs工序的废气收集率、收集废气的VOCs浓度及末端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工业污染源每年向大气排放大量VOCs,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大力削减其排放量。在调研各行业大量现有VOCs末端治理技术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各代表性行业企业的实际监测数据,从技术及经济方面分析了不同行业VOCs末端治理技术的应用状况及适用条件。吸附、催化燃烧、生物处理这几类技术因其工艺成熟、处理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在进行VOCs末端治理技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VOCs气体特性(成分、浓度、温度、湿度等)、末端治理技术的处理效果及经济性能、设备的安装及维护可行性、排放标准等因素。力求为VOCs的治理及减排提供依据,也为相关环保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地铁站办公区PM2.5的特征和工作人员的暴露水平,选择3种不同类型的地铁站进行采样和分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分析PM2.5样本中的22种元素,利用微环境模型对地铁站工作人员的PM2.5及元素质量浓度暴露水平进行评估,并与普通室内工作人员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办公区PM2.5质量浓度普遍高于室外,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指导值。办公区PM2.5金属元素富集明显,地铁工作人员每天暴露于Fe、Mn、Cu、Ni、Cr、Co等金属元素的日暴露剂量明显高于普通室内工作人员,地铁站办公区的空气质量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省宁波市近日出台工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实施方案,计划3年内加快推进80多个重点工业大气治理项目,到2017年,全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稳步下降,力争工业废气排放综合削减量超过20%,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下降20%以上,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污染强度下降30%以上。根据方案规定,宁波市对工业行业划定了严格的环保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湖北某工业园区的VOCs排放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基于2021年6月的在线监测数据,对该工业园区的VOCs浓度、组分、日间变化及臭氧生成潜势(OFP)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的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55.3±32.3)×10-9,且呈现从深夜到日间逐渐下降的趋势。在VOCs组分中,卤代烃占比最大,占VOCs总浓度的33.3%。以二氯甲烷为主要污染物的卤代烃在夜间的排放和积累是VOCs在该时段高浓度的主要原因。该工业园区的总OFP平均值为241.7±156.6g/m3,组分中芳香烃和烯烃对OFP的贡献最大,两者共占OFP的73.4%。PSCF表明,园区本地的臭氧生成和累积是导致该区域臭氧污染的重要因素。这些结果表明,加强对该工业园区VOCs排放企业的管理可能有助于这一区域臭氧污染的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