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杭州市交通噪声的污染现状入手,论述其污染成因,提出控制与削减杭州市交通噪声污染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系统的构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基于GIS技术开发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系统的构架与实现.该系统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噪声数据库设计、噪声数据管理、交通噪声的模拟和交通噪声影响统计.系统采用了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对城市噪声环境进行管理和模拟.从实例结果分析可见,模拟结果能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该系统能为城市规划、城市环境评价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简称交通噪声)日趋严重。交通噪声已是现代城市中最主要的噪声源。七十年代以来,在交通噪声预报理论和车流的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上取得不少进展。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针对发达的大中城市,对于小城市交通噪声的研究很少涉及。如我国1979年开始对城市交通噪声进行调查,但只限于大城市。截止1989年底,我国共设市450个,其中县级市262个,占百分之五十八,且大多是近几年设置的。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这些城市的  相似文献   

4.
交通噪声在城市环境噪声中是最主要的一种。它影响人们的睡眠与休息,干优语言交谈,降低工作效率,妨碍思考问题,引起吵闹的感觉。因此要降低交通噪声以减少对人的干扰。首先要制定交通噪声的测量规范和建立允许标准。根据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的测量,我们提出了城市交通噪声测试规范  相似文献   

5.
道路两侧交通噪声空间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交通噪声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控制和降低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交通噪声的监测评价及控制工作都需要了解交通噪声级的空间变化规律。城市道路纵横交错,各类声级的叠加使空间声场变化相当复杂,因此需要建立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6.
根据机动车辆行驶排队情况,本文提出一种等间隙、等间隔的车队流分布模型。根据声强迭加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出该模型车队流产生的噪声级以及评价,并分析了各种变化因素与车队流噪声的关系。从中探讨建立一个城市交通高峰期干线车队流噪声理论模型。该模型经过杭州市两条交通干线噪声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普查是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噪声现状,分析噪声变化趋势和规律,为城市噪声管理、治理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国家环保局规定1990年为全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监测起始年,今后每五年进行一次。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声源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主要类型、基本特性、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预测及测量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总结比较,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成就和局限;最后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的噪声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符合广东省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在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FHWA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原理,引入等效车流量等概念建立了理论噪声预测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市政路和高速路的交通噪声实测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广东省交通噪声预测统计模型。经验证,在广东省交通噪声预测评价中该模型预测精度非常高。该研究思路与方法值得在全国各地区处理交通噪声环境问题的工作中加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杭州市近几年污泥产量、污泥组分、污染物特征和污泥处置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了杭州市污泥产生的年际变化,分析了杭州市污泥产生的行业特征和区域特征,概括了杭州市污泥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现有的污泥处置技术,结合杭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杭州市相应的行业污泥综合利用对策和思路,为杭州市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内其他城市污泥处置提供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架复合道路噪声声场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盛晔  潘仲麟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4(6):368-369,379
高架复合道路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挤的问题,但随之也带来了严重的噪声污染,以几何声学和衍射声学为理论基础,利用声级叠加原理,建立了高架复合道路噪声对临街建筑立面影响的预测模式。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可直接应用于城市噪声预测。为城市发展规划尤其是城市高架复合道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流的运行特性,根据能量叠加原理建立了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以下简称信号控制路口模型)。将实测交通噪声数据分别与信号控制路口模型的预测值及只考虑车辆匀速行驶的长直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信号控制路口模型更能正确反映路口实际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最后利用该模型对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附近的交通噪声分布进行计算,得到了噪声空间分布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13.
交通民警是城市中接触汽车最多 ,长年累月呼吸着城市污染空气的特殊职业人群。杭州市自 90年代以来 ,车流量大为增加 ,堵车现象逐步升级 ,而所用汽油大都含四乙基铅 ,因此 ,交通污染相当严重 ;另外 ,城市人流的增加和城市基本建设的兴起 ,又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那么 ,有必要对交通民警健康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大气污染对其健康影响 ,本次调查选择血铅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耳鼻喉炎 3项指标。  1 交通民警血铅水平调查本次调查选择 60名交警 ,均系工龄较长而不吸烟者 ,工龄最长为 3 8年 ,最短也有 7年。其中城区交警为 2 9人 ,西…  相似文献   

14.
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及对主观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不同车辆流模型下道路旁绿化带对交通噪声衰减的计算及模拟,研究了城市道路边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并用实测对计算和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还通过主观反应调查并运用模糊隶属度原理进行分析计算,论证了绿化带对交通噪声引起的烦恼度心理影响有一定改善。并通过实验数据论证了这一改善在数量上约与绿化带对交通声的实际衰减相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杭州市主要交通干线大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的测定,得出了杭州市主要交通干线大气中非甲烷总烃的行为规律。结果表明,杭州市主要交通干线大气中NMHC的浓度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双峰规律,上午8:00左右,下午16:00左右各出现一次峰值浓度;夏季浓度略高于冬季;各交通干线大气中非甲烷烃浓度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战略研究,是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宏观控制的战略设想,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与发展、城市环境管理等综合部门的科学决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成都市的环境背景条件和城市性质与功能等具体情况,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特点和主要环境质量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对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固体废弃物、交通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作出了简要评述,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初步看法,指出了成都市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急待进行宏观控制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该市环境污染防治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内环路交通噪声模拟与降噪措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车辆噪声排放模型,考虑距离衰减及声屏障的遮挡作用,建立了高架道路交通噪声模拟模型,计算了广州市内环路的交通噪声分布,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了内环路的交通噪声地图。同时,以环市东路路段为例,评估了限速、限行及加装声屏障等降噪措施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1)内环路昼间的噪声污染较严重,靠近道路的第1排建筑物大部分处于65~70dB的噪声环境之下,面对路面的建筑物的开窗位置,噪声达到70~75dB。噪声较严重的地区为环市东路路段、火车站路段、中山一路路段、南岸路路段、环市西路路段等,这些地区都可能成为内环路噪声投诉事件的高发地区。相同地区的噪声在夜间下降了一个级别,能够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的限值要求(55dB)。(2)加装声屏障的措施,能够在不影响现有路面行车状态的情况下达到降噪要求,是比较推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影响杭州市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杭州市区1999年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对影响杭州市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辨别,指出达标难点在运河和城市内河,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浙江省乐清县象东花岗岩除尘器厂研制的SXN型花岗岩双筒凝聚式湿式旋风脱硫除尘器于1992年12月8日在杭州通过鉴定。鉴定会由浙江省温州市科委主持,浙江大学、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杭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等单位的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该除尘器采用凝聚式原理的双筒结构,设计先进,结构新颖,除尘效率高(95%以上),并具有一定的脱硫效果。根据杭州市对D_2C_4-18和K_2C_4-13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染源数据管理包括污染源数据采集、计算、审核、存储、查询、分析等许多环节 ,涉及指标体系设计、计算方法确定和信息技术使用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 ,一个城市的环境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污染源数据管理能力。最近 ,杭州市环保局已开始把污染源数据管理和污染源数据库建设作为最急切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杭州市环境信息中心开始对杭州市污染源数据管理现状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的调查分析 ,同时对周边城市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调研情况看 ,目前城市污染源数据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给城市宏观 (如环境规划、总量控制 )、中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