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旱涝灾害演变规律的研究对区域灾害预警与应对意义重大。基于西安地区1951-2012年近62年的实测降雨量资料,用Z指数法判定其旱涝等级,结合频率分析法、滑动平均法、小波分析法研究了旱涝灾害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气温变化、太阳黑子数与ENSO事件对西安地区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62年来西安地区旱涝灾害发生频繁,"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现象明显,且旱涝灾害往往交替发生。旱涝灾害演变在全时间尺度上存在5~7年和53年的显著周期,且呈暖湿化的趋势。旱涝灾害的演变与太阳黑子数目、ENSO事件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太阳黑子的极大、极小值年份前后和ENSO事件发生年份是旱涝灾害多发年份。  相似文献   

2.
关中盆地地-气系统灾变的节律性及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丰富而系统的历史资料,建立了关中盆地历史地震与旱涝灾害两个数据库,分析了近2000a来地-气系统环境灾变的节律性及耦合关系。结果发现:(1)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并先后经历了3个平静期和3个活跃期,平静期与活跃期呈交替出现,具有3~4个世纪的周期;(2)较为严重的干旱、洪涝灾害亦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先后经历了2个洪涝期和3个干旱期,其较长尺度的转换周期亦为3~4个世纪;(3)在世纪尺度上,地震活动与旱涝灾害具有某种耦合关系,表现为在地震活动的活跃期,旱涝灾害呈多发性,而在地震活动的平静期,旱涝灾害较为稀少;(4)以较大级别的地震群发为节点,地气系统环境灾变的耦合关系具有先旱→后震→再涝的演替特征。基于上述事实,提出了一个地-气系统环境灾变的概念模型,对地震与旱涝灾害的耦合关系给出了确定性解释。为关中盆地世纪尺度的环境灾变群发性预测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近500年旱涝灾害时间序列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云南省近500年的旱涝灾害时间分布序列,应用R/S分析,预测了未来旱涝灾害的发生时间,但预测时间尺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因此仅从旱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序列本身来预测,需确定其能够预测的时间范围;应用Smalley算法分别对云南省干旱和洪涝灾害的时间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干旱年发生时间序列的分形维数为0.5498,洪涝年发生时间序列的分形维数为0.4923,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均小于Cantor集合的0.6309,可见云南省旱涝灾害发生的自组织程度可能会提高。分形研究的结果反映的仅是云南省近500年旱涝灾害时间序列的平均状况,由于旱涝灾害的分布具有空间差异,因此需分别研究不同程度灾害区旱涝时间序列的分形及多重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4.
旱涝灾害的门限神经网络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罗莹  金龙  王业宏 《灾害学》2003,18(2):1-6
根据旱涝灾害具有非线性和突变性的演变特征,提出了利用门限值和门限变量构造神经网络的旱涝灾害预报新方法。由于该方法可以根据预报量与预报因子间的不同相关关系构成不同的神经网络学习矩阵,因此实际的预报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历史样本的拟合和预报精度比一般的逐步回归方法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制的冰雹短时监测预报方法综合利用了T-lnP、天气图和雷达回波等资料,它把本地的降雹机制转化成对流的发生、发展、触发三指数,作为一级预报;通过计算T-lnP图上有关冰雹的层结指数,判断出冰雹强度,作为二级预报;利用雷达回波指标作为三级预报,以实现冰雹灾害天气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同时对1996~2002年本地开展的人工消雹情况进行了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上游“冰坝”灾害分析及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上游经常形成“冰坝”。本文分析了冰坝形成原因,建立了气象、水文、冰情等要素的数据库;通过对冰坝与各相关要素的关系分析,建立了冰坝中长期预报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冰坝”中长期预报和减轻冰坝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某些统计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朝迎 《灾害学》1992,7(3):67-72
本文着重分析了长江流域近40a来旱涝灾害的一些统计特征及其影响,指出了该流域旱涝灾害的演变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灾害加剧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宝鸡渭北冰雹地理分布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引鸽  韩景卫 《灾害学》2006,21(2):46-49
采用宝鸡渭北地区40年(1961~2000年)的冰雹资料,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渭北冰雹的地理分布及其移动路径.结果表明:宝鸡渭北地区降雹的年、月、日变化比较显著,降雹强度与地理环境密切,北部山区降雹多于渭河川原,主要分布于泾河与千河之间的分水岭南侧及喇叭口形的谷地中,冰雹移动路径与河谷走向基本一致.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人工消雹,以及建造林带和改良土壤,从而改变下垫面条件的减轻冰雹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干旱、雨涝是农业生态方面重要的水文气象灾害,科学地根据水文气象预报来选择种植作物品种,一直是农业管理者、生产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传统的决策方法是根据农业总体区划、作物种植习惯和耕作习惯确定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气象灾害预报对错概率的作物种植类型决策新方法,综合考虑了农业气象预报的误报概率和作物适应性,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对绥棱农场某种植区20年的水文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旱涝预报与实况联合概率矩阵,推导出水文气象预报对错概率矩阵;根据作物品种在不同天气状况的产量,确定了决策失误损失矩阵。实证分析表明,所提决策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因旱涝灾害给粮食产量带来的损失,对作物品种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梅雨及其灾害影响评估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心如  姜爱军  高苹  张章 《灾害学》2004,19(1):40-45
根据江苏省近50年来的梅雨资料,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入、出梅的迟早作了定义,考虑到梅期的长短、梅雨量及暴雨日数等3个因子,给出了梅雨强度计算模型及梅期旱涝指标,并分析了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近50年来梅期旱涝分布特征,最后阐述了入梅迟早对旱涝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主要自然灾害及减灾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德华 《灾害学》1991,6(4):38-42
本文概述了湖南省的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冰雹、风灾、冰冻、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水土流失、地震等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对主要灾害的发展作出了预测,最后提出了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12.
徐良炎 《灾害学》1996,11(4):64-68
1995年,中国气象灾害十分频繁,尤其是部分地区的旱涝灾害相当严重,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对年内发生的干旱、洪涝、台风、风雹、雪灾、冻害等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徐良炎 《灾害学》1997,12(2):54-58
1996年,我国气象灾害十分频繁,特别是暴雨洪涝范围广、灾情重,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就年内所发生的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雪灾、冻害等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朝迎 《灾害学》1998,13(2):85-88
1997年,我国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其中以干旱最为严重,出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农业危害重.本文着重分析于早、洪涝、台风、风雹、霜冻、寒露风及雪灾,并对其影响作些扼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宁夏自然灾害及灾情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梁旭  史培军 《灾害学》1993,8(3):55-59
本文概述了宁夏的干旱、洪涝、大风等十多种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及典型灾例,进而分析了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气候旱涝指标方法及其分析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5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单站旱涝指标和区域旱涝指标的方法。并根据1951~1996年各月降水资料,对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的旱涝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993年中国气象灾害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朝迎 《灾害学》1994,9(2):64-68
本文以大量的资料,简要分析了中国1993年的干旱、洪涝、冷(冻)害、台风、风雹等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详细阐述了这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旱灾、洪灾、冷灾、雹灾、风灾和雷灾等6类,它们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是云南最大的自然灾害.6种主要气象灾害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旱灾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东、滇北和滇中地区;洪灾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东南、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冷灾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北、滇东和滇中地区;雹灾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东、滇南、滇西北以及滇中局部地区;风灾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南地区;雷灾区主要集中在滇南、滇东南及滇北局部地区.旱灾以春季和初夏最为严重,洪灾主要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冷灾主要出现在冬春季和夏季,雹灾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风灾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雷灾主要出现在夏季和春季.  相似文献   

19.
张惠玲  鲁秀玲 《灾害学》1996,11(2):37-40
根据陕西解放以来的灾害损失资料,将各种灾害造成的成灾面积、人口死亡、房屋倒塌和水、旱、风雹、病虫害、霜冻以及其它灾害造成的农田成灾面积分成4和5个档次,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聚类,可分成5个不同的灾害损失组合年,其代表了不同损失特点,有助于对各年定量评价灾害年景。分析这些不同损失组合类型的降水特征,可通过对降水的预报来预测可能出现的灾害组合,从而为重点防御某种或某几种灾害损失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冷 《灾害学》2000,15(4):61-65
1999年,我国先后出现了干旱、暴雨洪涝、台风、风雹、沙尘暴、雪灾和冻害等多种气象灾害,特别是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旱情重。除上述气象灾害外,本年度还出现了冬暖,夏凉、春寒、倒春寒、夏季高温和秋老虎等异常气候事件,本文主要是几种主要气旬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的发生特点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