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了水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贮存、测定、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审核等等全过程,因此,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保证,以保证了监测结果的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重庆地区酸雨研究的质量控制程序。合理布点、采样,样品预处理和存贮条件的研究,严格的分析测试和质控检验,是获得可比可信分析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降水中硫酸根离子监测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降水监测中硫酸根离子(SO^2-4)浓度测定过程中降水采样布点、样品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以及确保降水监测分析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等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综合管理系统开发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及整体功能。系统以计算机信息技术、GPS手持终端技术和条码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对土壤污染调查前端布点采样进行了全面、统一和准确的管理,以GIS为平台,实现了对土壤状况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及结果展现。同时,系统具有土壤调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功能,对提高土壤调查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样滤筒的质量控制是烟尘监测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采样滤筒的筛选、恒重处理、样品的保存以及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引入标准空白滤筒对监测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滤筒分析误差对烟尘监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立科学规范的本底大气CO2采样观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法,是实现该数据资源同化和共享的基础.本研究以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网络化采样观测经验为基础,以便携式采样观测、波长扫描-光腔衰荡(WS-CRDS)分析技术为例,系统介绍了我国青海瓦里关全球本底站大气中CO2采样观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样品分析过程中的玻璃瓶质量保证措施和样品分析过程中的系统质量控制方法、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校正方法、数据分级质量标记和数据拟合插补方法等;并重点对该方法中几个关键步骤进行了评估验证;最后,应用本研究方法,对我国3个区域大气本底站CO2的采样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和浓度变化特征分析,说明本研究方法也可以较好地捕捉区域和局地环境因素影响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并客观、准确地反映该区域的自然和人为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7.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是水质分析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日常对《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的操作,对水样采样、样品分析和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进行经验探讨,为合理控制实验条件,提高分析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采样和分析全程质量控制程序(SAX),对于长春市3个主要湖泊。水库底质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采样和分析全过程进行了质量控制(QC)实例研究。实验采用了平行采样、平行分析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空白实验,均一样品重复分析及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然后利用稳健方差分析(Robust ANOVAR)计算了采样分析全过程中的地理方差、采样方差和分析方差.并对整个质控过程按照适目的性原则(FFP)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地表水质量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关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质量控制在地表水监测采样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本文从地表水监测采样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强调合理采样点位的选择、规范操作流程的制定以及质控样品的应用,能有效降低采样误差。此外,注重采样设备的规范操作和样品保存与运输的科学性,以及强化对采样技术的控制,也是保障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最后,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估,进一步提升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地表水监测质量控制的不断完善将为环境保护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措施,是一种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有效措施。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质监测的质量,为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做保障。现阶段,我国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主要从采样点位置、实验样品的采集和运输、样品存储、实验室分析及分析结果的报告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个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证水质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确保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监测数据的重要保证。土壤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包括机构、人员、设备、监测方案、点位布设、样品采集、保存、制备、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数据审核等所有环节。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采样和分析全程质量控制程序(SAX),对于吉林省内7个天然水体底质中Mn元素的采样和分析过程进行了质量控制(QC)实例研究.实验采用了平行采样平行分析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空白实验、重复测定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然后利用稳健方差分析(Robust ANOVA)计算了采样分析全过程中的地理方差、采样方差和分析方差,并对整个质控过程按照适目的性原则进行了评价.通过本文的研究以及其他工作成果,可知评价中采用的比例限值标准在一般意义下的SAX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也应注意到该限值标准不是绝对的,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张晓伟  汤滔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2):165-167,189
从实际的恶臭监测分析出发,结合执行与实践《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过程中的各种体会,从标准本身、采样以及分析的质量保证这三个方面,对恶臭监测分析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建议对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调整,增加行业排放标准,对有组织排放增加浓度排放限值进行规定,对采样气象条件、采样点位、采样频率进行明确,并引入背景值或本底值的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最后针对分析环节,就采样器材、实验室和分析人员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质量保证要求,以确保恶臭测定方法的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4.
高春燕 《云南环境科学》2011,30(4):80-81,89
通过对香格里拉城区2006~2010年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分析,对香格里拉城区已有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进行优化研究,合理确定监测点位位置。  相似文献   

15.
环境空气SO2采样由每天采样3次,每次采样30分钟的瞬时采样变成24小时的连续采样,其测定浓度都降低了。其原因主要有,监测点位重新布设后,有些采样点位向郊区转移、进气管接胶管采样、进气管有水、采样流量变小及延迟化验分析等,都影响采样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非点源污染监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本研究归纳总结了基于常规技术条件下的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案.该监测方案首先强调了监测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监测区域的概况调查和指标筛选等;在监测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将监测区域分为城区、农业和流域三类,城区以西安为例,通过功能区的划分设置采样点,总结了次降雨过程中采样的频率和方法等;农业以某灌区为例,通过单元划分,在各引水渠与排水渠设置采样点,并介绍了灌溉过程中的采样的次数、时间间隔等;流域以渭河关中段为例,提出了各采样断面的设置原则,分析了降雨过程中各断面的采样规律.最后讨论了不同区域非点源污染监测的主要特征,提出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案是非点源污染研究和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检测的环节和过程,把质量控制分为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样品交接、流转和贮存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的质量控制。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检测各个环节中的关键点质量控制进行了讨论,提出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需要对海绵设施和不同尺度区域的径流过程进行水质监测采样。现有的采样方法和设备难以自动采集到径流产生初始阶段的水样。研发了一套包含无电力驱动天然降雨自动采样器、"零捕获"下垫面径流过程水质监测自动采样终端、智能型自动水质监测采样器等设备的城市降雨径流水质监测自动采样技术,解决了全天候、自动采集天然降雨和径流过程最初水样的难题,并可记录采样过程的具体时间。实际应用表明,该套技术可操作性强,性能可靠,能为相关科学研究和监测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许昌市基本农田、蔬菜基地及畜禽养殖场的土壤进行采样监测,采用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和土壤內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土壤內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许昌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土壤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基本农田中有一个采样点受到镍的轻微污染,蔬菜基地中有2个采样点受到六六六、滴滴涕农药残留汚染.并针对土壤污染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