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一生约有60~7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居住条件的好坏和人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外界环境污染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的今天,人们对于家庭环境的污染却往往视而不见。美国环保局对各种环境的测量结果表明,污染最严重的恰恰是室内。据统计,由于室内污染引起的疾病多达几十种,其中一些疾病甚至威胁人的生命。电磁污染电磁污染是指波长在1~1000毫米,频率范围在3O0~3000OO兆赫之间的电磁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其可能的污染源包括微波炉、家用理疗仪等电器。电磁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容低估的。电磁波可扰乱人体的自然生理…  相似文献   

2.
刘道春 《安全》2014,35(1):57-57
正电磁波污染又称电磁污染或称射频辐射污染,它是以电磁场的场力为特征,并和电磁波的性质、功率、密度及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电广播、移动电话、电视以及微波技术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射频设备的功率成倍提高,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已达到可以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何为“电子雾” 你是否注意到,每当电脑、电视等电器开启时,周边就仿佛形成了~张无形的网,格外容易积聚灰尘,稍微靠近一些,能明显感觉到有静电。此时,就需要留意电子雾污染了,尤其电器较多的家庭。什么是“电子雾”?家电和电子设备在使用中会产生多种电磁波,它们以不同形式、频率和强度,相互辐射、干扰,掺杂了空气中的灰尘,形成一种类似“烟雾”的电子杂雾,散布在空气中,称为“电子雾”,也叫电磁波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4.
城市电磁波辐射污染监测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波辐射不仅对通信、无线电管理、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有许多干扰,而且对生物体也有严重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避免因射频、微波等高频电磁场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危害,进行城市电磁波辐射水平的监测与评价,并为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1990年,用我国研制的电磁环境辐射监测仪对厦门、漳州两城市的电磁波辐射污染进行了测试和评价,为我国各大中城市进行电磁波辐射污染测试和评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移动电话、视听设备、空调器、微波炉等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为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一种新型污染源——电磁辐射正悄然向人们袭来,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第四种污染。这些有害的电磁辐射不仅影响了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还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此,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它。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还相继采取法律形式宣布禁止产生电磁污染的产品(即电磁兼容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专家们强调市民应树立预防为先的意识,注意减少同电磁波的长期接触,采用某些方法对电磁波进行屏蔽,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工作人员应穿用特殊的防护服装。  相似文献   

6.
《安全》2016,(3)
正电磁防护技术实验室是我国最早开展电磁环境污染和职业防护技术研究的实验室。完成了《北京市电磁辐射污染分布规律与控制研究》、《大中型电磁辐射体选址技术规范》、《建筑物防电磁辐射涂料的研究》、《金属膜复合屏蔽材料研究与开发》、《新型轻体电磁屏蔽室的设计研究》等多项国家、北京市重大课题和标准编制。在长期的电磁辐射、电磁防护研究实践中,对电磁波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阴影、散射、多重反射、多重折射的机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处理经验,可以精确仿真基于电磁波的  相似文献   

7.
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热毯、电烤箱、电子计算机、组合音响等电器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便。但这些电器在工作时,都无一例外地会释放出各种电磁波。各种不同波长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就形成了电磁雾。 电磁雾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因为它无色、无味且无形,但它的确无处不在,危害环境,破坏安全,威胁人体健康。 电视等家电发出的电磁波造成的电磁污染,会使人头痛,神经质,睡眠不安,起床后会感到疲劳,精力分散。生活或工作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人们,电业工人和他们的子女,白血病、病肿瘤、淋巴…  相似文献   

8.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织物及服装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乃至宇宙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对于人体这一良性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电磁防护织物及服装的研究与开发就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赵玉峰 《安全》2005,26(4):9-11
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大量电视塔、广播站、雷达、卫星通信、微波等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和活动也越来越多.这些设备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大部分电磁波辐射,都是有用发射,所以,环境中电磁波能量密度大,频谱增密,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电磁辐射本身,却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污染要素.所以,电磁波既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信息载体和能量流载体,又是有害于人类生活的污染要素,其危害效应已受到国家环保领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声、光、电子既可造福于人类 ,又能为人类带来祸害。移动电话、寻呼台、音响设备、家用电器、装饰材料、彩灯彩光造成的辐射 ,被认为是都市现代化的公害之一 ,已成为现代人失眠、精神紧张、神经衰弱等重要病因之一。目前 ,科学家把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的电离子辐射污染分为四类 :1 电磁波污染 ;2 人造白昼污染 ;3 彩光污染 ;4 白亮污染。电磁波辐射污染 :损害人体的大脑、眼睛、生殖器官的元凶。电磁波辐射也称“电子雾”,主要来源于无线通讯台、集群通信和蜂窝移动通信、家庭使用的移动电话、对讲机、电脑、电视、微波炉、收音机、电饭煲…  相似文献   

11.
赵玉峰  于燕华 《安全》1995,16(5):2-7
1 简要说明 环境电磁辐射污染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污染。 在城市中,由于建筑物对电磁波的反射、折射作用,使得电波在空间的分布状态相当杂乱。它不仅干扰破坏了通信联络信号,使之信息失误;而且造成电视信号的多重反射,出现重影现象。此外,在大功率发射台  相似文献   

12.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磁辐射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一大污染源,人们对它的研究和防护日益广泛和深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上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家用电器多样化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受到电磁污染日趋严重,给健康带来威胁。例如,长时间在电脑前操作出现的电脑综合症,电动剃须刀、吸尘器、微波炉、手机的使用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天天使用这些家用电器,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式各样的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设施和电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编织了一张张无形的电磁波网。人们置身其中.深受其害,却浑然不觉。有关研究表明,现代人受到的电磁波损害是祖辈们的1.5亿倍。因此,很有必要提醒大家对电磁波污染及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并以正确的态度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宇航员夏利波夫透露说:“地球被烟雾笼罩着,要拍摄都很难。”他呼吁人们要紧急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环境。夏利波夫说:“(在宇宙中)看到被污染自然的工厂制造出的烟雾笼罩着的地球,真是一件很令人悲伤的事情。”他透露,被工厂排出的烟雾覆盖得特别深厚的地方是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5.
家用电器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家研究发现,家用电器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它所产生的电磁污染也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为此,科学家呼吁做好电磁污染的防护,保障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世纪,绿色消费成为时尚。据联合国统计署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全球绿色消费总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绿色生活、环保选购”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与消费者接触最密切的家电产品—电视机,其环保节能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电磁防辐不容忽视继水污染、大气污染之后,电磁污染已成为第三大污染。现代生活中,计算机、电视机等家电产品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副产品——电磁辐射同时危害到人体健康。据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的统计表明:随着近年大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式各样的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设施和电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编织了一张张无形的电磁波网。人们置身其中,深受其害,却浑然不觉。有关研究表明,现代人受到的电磁波损害是祖辈们的1.5亿倍。因此,很有必要提醒大家对电磁波污染及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多点认识,并以正确的态度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建筑室内火灾烟雾环境对微波信号的干扰问题,利用火灾标准实验间和微波实验装置,研究棉绳阴燃、聚氨酯明火等四种典型火灾烟雾对频率分别为600 MHz和2.7GHz微波衰减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有和无火灾烟雾环境下,对比分析入射波频率、烟雾浓度、烟雾类型对微波衰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种火灾烟雾对微波传播有明显衰减,且衰减量均随烟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衰减速率逐渐减小。频率以及不同特性类型的烟雾对微波衰减特性的规律不同。最后,计算并修正了室内火灾烟雾环境下微波衰减因子模型的衰减因子,提高了该模型在火灾烟雾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磁辐射的分类、传播,电磁污染的来源,简述了电磁污染的现状及电磁辐射的危害,分析了辐射污染程度的测试和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最后提出了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消除或减少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各种具有电磁防护功能的服装面料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服装面料的电磁防护性能的测试费用一直较为昂贵.本文在研究织物电磁屏蔽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服装面料的电磁防护性能与面料本身的电磁参数及厚度的关系.并且通过专业的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建立面料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的仿真模型.将服装面料的电磁参数以及厚度值代入模型中,可以模拟测试获得服装面料的电磁屏蔽效能.这对于设计开发人员来说不仅可以减少昂贵的测试费用.加快开发的速度.还有利于设计出成本更低、防护性能更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