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农药污染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有毒化学品污染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化学农药又是有毒化学品中使用量最大、施用面最广、毒性最高的一类化合物。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生产和消费农药的大国。长期大量施用农药,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严重危害,使生物种群退化,多种生物种群濒临灭绝,因农药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每年还引发数万起人员中毒伤亡事件。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占世界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 由于农药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副总理最近指出:“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不仅加剧环境污染,而且…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自身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化肥、农药和地膜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带来严重的农业自身污染问题。分析和探讨了化肥、农药及地膜对我国农田环境的污染状况,提出了控制农业自身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每年残留于田间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约有十万吨以上,其污染产生的环境危害日益显现,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环境管理势在必行。建立基于生产、使用、回收及安全处置各环节管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防治政策规范体系,是提升我国农药废弃包装物环境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4.
去年天门市预计棉花总产量可达113万担(5.65万吨),成为该市历史上第二个最高棉花总产“百万担”的年份。而相反,全市棉田化学农药施用量则由1972年7200吨降到2000吨以下,农药施用量减少72%以上。控制了农药对棉田的污染。天门市是我国商品棉生产基地,每年为防治棉花病虫害施用大量化学农药,对其大气、水、土等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为解决棉田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污染问题,为获取棉花的大丰收,天门市采取如下措施: 一、施用“高效”、“低残留”、“小剂量”,“易分解”的有机磷化学农药,取代以前使用的“大剂量”。“有残毒”, “降解慢”的有机氯农药。  相似文献   

5.
王耀华 《环境》2003,(5):39-39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仍需农药的支持,但是不合理使用农药,将会污染环境。为减少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专家认为在使用农药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对症用药。农药的种类繁多,各有一定的防治范围和具体防治对象。即  相似文献   

6.
鞍山市农药污染状况及防治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滨 《环境保护科学》2004,30(2):46-47,55
鞍山市的农药施用量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增长,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问题,污染环境、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是减少因施用农药带来的污染,恢复农业生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浅谈农药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玉秋  钱茜 《山东环境》1999,(2):51-51,53
近几十年来,人们为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大量使用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药的品种和生产量逐年上升。农药的使用对保护农业生产,消灭病虫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严重污染环境。目前人们在大气、水、土壤、食品、蔬菜瓜果,甚...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宗斌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2):149-150,179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农用薄膜、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也逐年增加,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致使农业环境受到污染.农田连续覆膜十年以上,土壤中农膜残留量可达55~60kg/hm2;果园和蔬菜保护地栽培连续五年以上的地块,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检出率高达80%以上;化肥用量连续五年达到每年1500~2000kg/hm2的农田,土壤有机质下降0.18~0.23%,团粒结构减少4.1~5.3%,总孔隙度减少11.4~13.8%,土壤的理化性能严重下降.通过对农业环境主要污染因素和污染现状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业水资源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威胁到人类健康。在分析我国农业用水现状的基础上,从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等方面对农业用水的污染问题进行系统解析,并分类详细提出农业水资源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环境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重视。究其原因是三方面。一是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严峻,据1992年农业部门统计,全国农田污染面积已达1.5亿亩,每年造成粮食损失100亿斤,经济损失达150亿元;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6%;全国有数百万公顷的农田和草场受到沙漠化、盐碱化的威胁。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带更为突出。这些问题不仅阻碍着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同时也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二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乡镇  相似文献   

11.
本标准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农业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防止和控制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农业生产而制订。本标准适用于为防治农作物(包括粮食、棉花、蔬菜、果树、烟草、茶叶和牧草等作物)的病虫草害而使用的农药。  相似文献   

12.
树青 《环境》2013,(7):38
2013年4月10日,"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在京发布。绿皮书指出,2012年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表现为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威胁以及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其中,畜禽养殖污染是农业生产中的最大污染源,同时,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威胁也在加大。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指出,我国农药需求量在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13.
农业非点源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农业非点源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化肥、农药、有机粪肥和污泥等的使用,其趋势目前已相当严重。据估计,在1993年全世界已有30%~50%的土地受到这种污染,对土壤生产力以及人民生活环境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近年来,许多农学家...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门峡-花园口河段位于中下游,全长242km。汇流区大部分位于河南省境内,面积约4000km~2,是重要的粮棉产地。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展,有机农药的使用日益广泛,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汇流区内使用的农药,可随地表径流或农田灌溉网水排入河流。污染该水体,而黄河三花段(三门峡-花园口河段的简称)又是郑州和新乡两市供水的主要源地。因此,本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于保护黄河水资源、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村面源污染源分布广泛,没有确切位置,其治理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危害和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海郊区十个县总面积为5909平方公里,人口536万,耕地527万亩。郊区年粮食产量约占全市1200万人口消费量的50%;棉花产量占全市棉纺工业原料需求量的1/3;定量食油能自给有余。此外,每年还提供了占全市消售量约55%的猪肉,70%以上的禽蛋等副食品,100%的蔬菜,以及鲜奶和大部分淡水鱼。但是,乡镇工业的“三废”,农田化肥、农药和畜类污染,致使上海郊区的农业环境日趋恶化,给农林牧副渔的发展及全市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而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农业减排势在必行。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几种典型(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的污染及其对农田土壤造成的危害,同时针对化肥污染和农业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有机氯农药污染环境与人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机氯农药污染环境与人体的调查分析李忠民,赵协萍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是农业上用来防治病虫害的主要农药之一。由于大面积使用农药致使农业生态受到破坏,且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学性质稳定、结构复杂,被农作物吸收后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人人体,并在脂肪、哺...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非点源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点源污染也称面源污染,因其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污染严重,对其治理及管理的难度也较大.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非点源已成为中国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文章中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点、来源和危害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21世纪发展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业生态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确保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1.1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污染和破坏由于不当的生产活动带来的农业生态问题的主要表现:第一,农业面源污染:如化肥农药污染、水体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白色污染等等,造成土壤结构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质量、产量下降及环境资源浪费、污染等。第二,农业生态破坏:乱砍乱伐山地林木、乱垦荒地、坡地、绿地等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天然绿地面积减少,加之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生态环境的自然调节能力下降,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1.2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1.2.1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生态环境功能的不合理利用,引起自然灾害及水、土、气污染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尘暴频繁发生等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km2,其中农业耕地4887万hm2;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据调查70年代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的扩展数量为1560km2,80年代增加到2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