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石油开发污水标准油的选择和制备方法。提出标准油的组成是正十六烷:异辛烷:苯=50∶40∶10(体积比)。验证了标油的实用性,对红外油份仪测定污油信号显示率系统偏低的问题提出了校正方法。选择了标油盛放的容器。研制的标油经考察浓度均匀一致,稳定期达一年以上,定值准确度误差为0.8%,达到国家一级标样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关于水中溶解氧分析质量控制的实验设计,其要点为:每天制备一份20℃饱和溶解氧的蒸馏水作为质控样品,分别用碘量法、叠氮化钠修正法、高锰酸钾修正法进行分析。至少取得20组数据后,绘制多样控制图,每天取已知量的质控样品加入到天然水样中并测定回收率,至少取得20组数据后,绘制准确度控制图,本设计适用于实验室内分析质量控制,并在某种程度上适用于实验室间分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石油的生成和运移的现代概念以及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兴趣的增长,引起对油的鉴别和对比工作的新的强调。除了确立成因类型外,油的鉴别技术还可以把一个类型的油同一特定的生油层或生油序列联系起来。 我们所采用的鉴别和对比技术主要有: 1.质谱法 用来测定全油或一个烃馏份的碳同位素比值和硫同位素比值; 2.气体色谱法 用于测定C_4—C_7(低分  相似文献   

4.
质控图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直观地描绘数据质量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分析误差的异常变化或变化趋势,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纠正,使用质控图很有实际意义。本文用实例来说明质控图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燃煤中硫份是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介绍了实验中采用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全硫份的方法及质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JKY-1型红外分光水中油份浓度测定仪进行了实验验证。水中的石伯类物质经四氯化碳或三氯三氯乙烷萃取后,用JKY-1型红外分光水中油份浓度测定仪在波数分别为2930cm-1、2950cm-1和3030cm-1处进行扫描测定。仪器的适用范围为10~100mg/L(4cm比色皿)和40~400mg/L(1cm比色皿),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0%,标准石油烃的回收率为92%~106%。结合不同红外测油仪测定标准石油烃及实际水样的结果对比,对仪器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测定标土能反映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的准确度,采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国内外七种标准土样,计算了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直观地反映了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借鉴EPA对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测定结果的质控要求,分析了部分测定结果得不到质量控制要求的原因,结合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二、三级标准,分析了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测定值在不同标准限值时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选取了铅冶炼周围的土壤,分析了现场测定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粒度效应以及湿度给结果带来的误差.为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的质量控制和数据的准确恒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指标评价方法,包括: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控指标体系;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控指标权重分析;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控指标评价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控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动态跟踪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进展情况,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数据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是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项目之一,红外分光光度法较重量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油准确、可比,且标准油易制备。利用红外分光测油仪,严格控制空白值,做空白试验,能准确、快速的测定水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相似文献   

10.
奶样中有机氯农药与多氯联苯的快速色谱分离测定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WHO/UNEP)于1978年成立全球环境监测系统,该组织要求各参加国(我国于1980年参加)应完成并通过国际分析质量控制——一系列生物奶样中未知有机氯农药与多氯联苯的考核.为了适应国际质控样的分析,我们对国外现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简化,对可能产生误差的每个环节做了改进。用修改后的方法分析国际质控样品,分析质量误差一般在10%以下,达到了国际分析质量优良级,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质量控制图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质控图的作用,在绘制质控图时一定要注意其影响因素,保证质控图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质控图在环境分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以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为例,介绍质控图在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三波长红外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2):63-64,11
根据油的种类,性质及水中的分布情况,采用优级纯四氯化碳多次萃取,将油从水中提取出来,包含石油类和动物物油,动物物油属极性物质,可被硅酸吸附,石油类不被吸附,在红外三波长,波数分别为2930cm^-1,2960cm^-1,3030cm^-1处被吸收,准确测定这三个波数特征谱带的总和,从而准确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相似文献   

14.
论述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如何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以及开展质控工作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及时地反映我国大气环境状况,国家环保局要求统一全国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制定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范》(大气部分)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是采用国内外统一的标准方法—重量法。并且规定了质量控制步骤,采样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中的质量控制。这里所要讨论的只是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也就是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如何达到质控要求。  相似文献   

16.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是水质分析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日常对《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的操作,对水样采样、样品分析和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进行经验探讨,为合理控制实验条件,提高分析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验分析中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是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其目的是要把分析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保证测试结果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都接受交通部、省、市环保主管部门的质控考核,在开展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方面做了一点工作,现就点滴体会做一叙述。 一、质量控制的基础工作 (一)实验室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在监测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质控制度、制度执行力、质控措施、人员素质、试剂材料、检测方法和纠正措施方面对环境监测站质量控制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制度执行力低下、质控措施不够全面、监测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实验材料达不到要求、分析检测方法更新不及时、纠正措施欠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质量控制的对策,包括提高质控意识、强化措施的落实、健全质控措施、注重人员培训、发挥纠正措施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参加水中阴离子能力验证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本实验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阴离子,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测定已知浓度质控样品确保实验准确度。经考核样测定分析,本次能力验证结果合格。  相似文献   

20.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和无锡无线电专用设备厂合作研制的YNY-1型超声油分浓度测定仪最近试制成功。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测定范围:0~15PPM;测定精度:10PP-M±2.5PPM,OPPM±1PPM;测试周期:120秒;不同油种(胜利油、1000秒油、机油)测试误差<10%;环境温湿度:0+45℃,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