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了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高效油脂降解菌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从取自哈尔滨市冬季生活污水管道的菌泥中分离出低温细菌24株.通过驯化、分离、纯化,筛选出8株在5 ℃下对油脂具有分解能力的细菌.经过复筛,确定5#菌为低温高效降解植物油脂的菌株. 5#菌在初始ρ(花生油)为4 000 mg/L时,以2%接种量,pH为7.2,摇床转速为120 r/min,5 ℃下培养5 d,油脂的去除率达70%以上.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发现,5#菌与假单胞菌有99%的相似度. 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认定5#菌属于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2.
2株海洋石油降解细菌的降解能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邵宗泽  许晔  马迎飞  郭庆 《环境科学》2004,25(5):133-137
为实施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治理,从厦门储油码头油污水中分离得到了2株石油降解菌.它们能够在以柴油、萘或芘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并适应于海洋环境的温度、pH和盐度.它们对萘都有很强的降解能力,3d内降解率可达87.53%和84.01%;7 d内对芘降解率分别为8.35%、5.37%.经16S rDNA同源性分析表明2菌株之间及其与施氏假单胞菌的同源性皆为99%;Biolog生化鉴定也表明它们为不同的菌株.通过兼并PCR扩增,序列分析发现2种菌编码完全相同的萘双加氧酶基因,该基因与其它假单胞菌的萘双加氧酶大亚基有98%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室温下,用紫外光对假单胞菌株进行2 min诱变。分别用驯化后紫外诱变和未诱变假单胞菌处理系列浓度(20、100、200、300、400 mg/L)苯酚水样,对比分析其在降解速率、降解时间、微生物呼吸率、酶活性等降解特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假单胞菌经紫外诱变后,对苯酚的耐受性得以提高,去除高浓度苯酚的速率得以提高,处理较高浓度苯酚的能力明显提升。诱变假单胞菌完全降解较高浓度苯酚的时间比未诱变假单胞菌短,诱变假单胞菌对于高浓度苯酚的适应性比未诱变假单胞菌更好。苯酚降解过程中,脱氢酶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活性,假单胞菌经诱变后其酶活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从西安污水处理厂筛选所得的3株布洛芬降解菌株I2(克雷伯氏菌)、I4(假单胞菌)和I14(不动杆菌)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生长特性及对布洛芬同系物降解的广谱性.结果表明,3株菌对7种选定的布洛芬同系物均有降解作用,但降解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I2、I4菌株的降解能力优于I14菌株,对7种布洛芬同系物的最高耐受浓度均在300 mg·L-1以上.3株降解菌都对布洛芬同系物中的间苯二酚有良好的耐受能力,最高耐受浓度均在1000 mg·L-1以上,I2菌株甚至达到2500 mg·L-1;3株降解菌对于邻苯二酚、对苯二酚的耐受程度最差,其中,I14菌株在对苯二酚达到100 mg·L-1时就会死亡.I2、I4菌株可作为布洛芬及其同系物降解的优良备选菌株,用于进一步研究多重污染治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高效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优势菌株,以稳定运行的生物净水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菌分离、生化鉴定、脱氢酶活性分析、净水效能测定和降解相关基因扩增等方法对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生物滤池中分离的优势菌主要为巨大芽胞杆菌、短小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弗氏枸橼酸杆菌、豚鼠气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氏菌等。在8株高脱氢酶活性的菌株中,1株巨大芽孢杆菌、1株蜡样芽孢杆菌和2株恶臭假单胞菌对原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UV254和TOC的去除效率较高;并从1株恶臭假单胞菌株的基因组DNA中成功扩增出大小为548 bp的偏三苯酚1,2-双加氧酶基因片段(对硝基苯酚降解相关基因),说明该菌株具有降解对硝基苯酚污染物的潜能。因此,本研究可筛选高效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优势菌株,为生物净水工艺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6.
双酚A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基因的定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双酚A降解菌W2。该菌可在饱和的双酚A溶液里以其为唯一碳源与能源生长。具有较强的双酚A降解能力。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与形态与生理生化分析,该菌株为假单胞菌。通过质粒丢失实验、质粒转化实验证明该基因位于一个19kb左右的质粒上。  相似文献   

7.
高效原油降解菌筛选驯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由含油废水原有微生物种群中分离出纯种菌株,通过纯种菌株的单一菌种降解性能实验,混合菌株垢正交性能实验,筛选出7种高效原油降解菌(包括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黄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芽孢杆菌属降解原油能力最强,对于18.4mg/L的含油废水,降解去除率高达94%-95%,实验还表明,单种菌株降解原油的能力比混合菌株要好。  相似文献   

8.
实验从河北省唐山市柳赞镇冀东油田油井污水中筛选出8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编号为T1-8),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以及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这8个菌株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Bacillus safens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pulmonis)、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纺锤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is)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采用无机盐培养基,以华北任丘油田原油为唯一碳源,分别对上述8种菌株进行原油降解能力测试,通过为期7d的降解,其相对应的降解率分别为67.14%、43.13%、30.37%、24.74%、43.00%、37.94%、55.28%和14.51%,而且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冷杆菌对原油具有降解能力为首次报导。后续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影响降解率的单因素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pH为7、初始原油浓度为5g/L和菌液接种量1mL(约1.8×1010cfu/mL)时铜绿假单胞菌对原油的降解率达到其最大值67.14%。  相似文献   

9.
工程菌处理高纯二甲醚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菌LEY7是以假单胞菌D3 菌株 (Pseudomonassp.D3 )为受体 ,以缓慢牙孢杆菌 3RM2 菌株 (Bacilluslentus 3RM2 ) ,假单胞菌W1 (Pseudomonassp .W1 )和W2 (Pseudomonassp .W2 )为供体 ,用多基因转化原生质球构建而成。工程菌LEY7能同时降解 4种化合物。用工程菌LEY7处理化工废水 ,工艺采用二级氧化。处理效果 :进水COD =10 0 0mg/L ,处理后出水COD在 10 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0.
高效烃类降解菌在稠油污水生化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稠油污水中筛选出四株高效烃类降解菌株,经初步鉴定HD-1、HD-2、HD-4为假单胞菌属,HD-3为芽孢杆菌属。研究了菌株对高温高盐环境的耐受性,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降解效果时各菌的投加量。同时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探索了高温环境下所筛选菌株对稠油污水的处理效果,重点研究菌株对含油量和COD的去除能力。通过逐渐缩短停留时间,最终将停留时间缩短为8h,发现这种条件下,出水的含油量<1mg/L,达到了高压注汽锅炉用水的标准,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0%,去除效果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从首钢及武钢焦化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筛选出10 株高效喹啉降解细菌,16S rRNA 鉴定表明它们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及丛毛单胞菌2个属.对这些高效降解菌进行了降解基因片断的PCR 扩增,发现所有假单胞菌属的喹啉降解菌均含有编码转化喹啉为2-羟基喹啉和2,8-二羟基喹啉的基因片断.16S rRNA 与降解基因系统发育树的对比分析,表明细菌进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现象.根据假单胞菌属的喹啉降解菌降解基因的特异性,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该菌在首钢活性污泥中的种群空间分布进行了检测.另外,对高效降解菌的质粒分布做了初步的探讨,发现喹啉降解基因可能主要编码在细菌的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2.
高效降解苯并芘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PAHs)是对一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芳香族化合物的总称,通常由2~7个芳香环构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增无减,已经超过了环境自身的修复净化能力,造成了PAHs的逐年蓄积。生物降解已成为消除环境中PAHs污染物的理想方法,也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土壤修复技术。该研究从湖北黄石东钢某焦化厂土样中,分离出1株能利用并降解3,4-苯并芘,可用于环境中3,4-苯并芘污染的降解处理的菌株(命名为BaP3),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通过该研究,初步探明了BaP3菌株对3,4-苯并芘的降解能力,为下一步研究其在降解PAHs过程中的催化酶、降解相关基因、降解机理以及代谢途径等做了铺垫,也有助于后续对菌株进行定向的进化改造,以期能够实现更强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假单胞菌M-6菌株对微囊藻毒素MC-LR的降解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假单胞菌M--6菌株对藻毒素MC—LR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M-6菌株的胞外物质提取波对MC—LR没有降解能力,而胞内物质提取液60min能将15mg/mL的MC--LR降解92%。SDS--PAGE电泳发现经MC—LR诱导后M-6菌株胞内有三种蛋白的表达量增加,HPLC图谱显示在降解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中间产物和两种终产物。  相似文献   

14.
从生物净化器/强化浮床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程的生物净化器中提取菌种。在以乙酸钠为碳源的专性脱氮培养基上分离筛选出厌氧反硝化菌株A-5,运用生物量和脱氮率的实验测试其最适生长条件为:30℃、pH值为7.7、最适接种量为20%。在最适条件下的降解能力为:培养液初始NO3-N浓度为100mg·L^-1,24h内脱氮率达90.1%。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特性观察经过菌种鉴定测定A-5为门多萨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Medoeina)。该菌株脱氮效果明显,可广泛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缺陷假单胞菌M5R14粗酶液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特性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廖敏  马爱丽  谢晓梅 《环境科学》2011,32(6):1793-1798
以分离于杭州农药厂污水排放污泥的1株可降解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菌株--缺陷假单胞菌M5R14为对象,采用直接离心分离提取和超声波破碎提取的方法获得菌株M5R14的胞外和胞内粗酶,初步探讨了该菌株粗酶液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酶为胞内酶,粗酶液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3种拟...  相似文献   

16.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4株芽胞杆菌种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楠  石妍云  郑力燕  王喆  蔡章  刘杰 《环境科学》2015,36(6):2245-2251
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的方法,从天津大港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和渤海海上钻井平台洗油污水中分离出6株石油降解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表明,它们分别属于Bacillus芽胞杆菌属(S1、S2、S3、S4)、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W1)和Ochrobactrum苍白杆菌属(W2),其中,S3具有最高的烷烃(41.3%)和芳烃(30.9%)降解率,从石油污染场地中筛选出的内源微生物对本油田石油的降解效果优于外源物种.对4株芽胞杆菌属菌株构建微生物组进行石油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由S1和S4构成的微生物组F3具有最高的烷烃(50.5%)和芳烃(54.0%)降解率,比单菌降解率分别提高了69.9%和156.1%,同时比最优降解单菌S3的降解率分别高出22.1%和74.6%,而由S2和S3构成的微生物组F4对烷烃和芳烃的降解率最低,分别为18.5%和18.9%,比单菌降解率降低了55.3%和39.0%,实验表明同菌属微生物种间对石油的降解同时存在协同促进和拮抗抑制作用,芽胞杆菌属内亲缘性近的菌株之间对石油降解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Pseudomonas sp.JM2是一株新发现的菲好氧高效降解菌,文章通过对该菌株菲降解基因簇的解析,发现降解关键酶基因均处于质粒上。获得了该菌菲双加氧酶、顺-3,4-二氢二羟基菲脱氢酶、3,4-双羟基菲双加氧酶、2-羟基-2H-苯芘[h]色原烯-2-羧酸盐异构酶、水合-醛缩酶、1-羟基-2-萘甲醛脱氢酶、1-羟基-2-萘甲酸双加氧酶、反式-2'-羧基苄基丙酮酸水合-醛缩酶、2-羧基苯甲醛脱氢酶的基因序列。通过与14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基因序列比对,发现JM2降解关键酶的基因序列与产碱杆菌AFK2有96%的同源性,而与同种属的假单胞菌的同源性仅有约55%。进一步用同源模建的方法获得了JM2菲双加氧酶α亚基的关键氨基酸,并结合已知的代谢产物分析,推测该菌株通过邻苯二甲酸途径降解菲,该降解途径与目前已知的假单胞菌菲降解途径不同。实验结果对于评价JM2菲降解物的环境影响、进一步通过基因调控和改造提高JM2的降解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几种细菌质粒抽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 5种不同的方法对 5种不同属细菌共 7个菌株进行质粒的抽提 ,结果显示碱裂解法适于 4种有机物降解菌质粒的抽提 ,而假单胞菌质粒抽提法则适合于 7种菌株。为了获得分离细菌质粒的初步信息 ,可用假单胞菌质粒抽提法进行初步分析 ,进一步的研究需对质粒抽提方法进行比较才可确定最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中高效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主要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A反应池、B反应池出水口等污水样品中的总菌数进行测定,并从中分离出116株细菌,8株放线菌,8株酵母菌和10株霉菌,将分离得到的这些微生物菌株以污水处理厂进水口的混合污水为基质,接种培养,以COD为指标进行降解试验,共筛出33株具有一定降解能力的菌株。在经过二次复筛,最后选出了6株高效降解细菌、6株放线菌和1株酵母菌。通过试验看出,大多数细菌在污水中的生长峰值都在18小时左右,降解率在24小时左右较高,18小时菌数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20.
从处理石化厂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 1株荧光假单胞菌FS 1及处理焦化厂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 1株铜绿假单胞菌FS 2和 1株短杆菌FS 3。研究了这 3株菌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最适降解条件 ,比较了其降解特性。荧光假单胞菌FS 1、铜绿假单胞菌FS 2和短杆菌FS 3最适pH分别为 6 5~ 8 0 ,7 0~ 8 0和 7 0~ 8 0 ;温度为 2 0~ 3 5℃ ,1 5~ 3 5℃和 1 5~ 3 5℃。他们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 ,其半寿期 :荧光假单胞菌FS 1 <铜绿假单胞菌FS 2 <短杆菌FS 3 ;荧光假单胞菌FS 1是一株高效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降解菌。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