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50年来的中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资料,对我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频次、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4—1996年期间,全国铁路年均发生3.8次滑坡崩塌灾害,1956、1964、1971、1981和1991年是铁路滑坡崩塌灾害较为严重的年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主要发生在5-8月,其中7月发生次数最多,占总数的44%,夏季的灾害次数占总数的75%左右。从铁路滑坡崩塌灾害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和华北山区,发生滑坡崩塌灾害最多的线路是宝成线,其次是襄渝线和成昆线。还对我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类型、致灾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铁路行业防御滑坡崩塌灾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1 云南生态环境破坏型灾害现状评估 1.1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破坏型灾害现状云南省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破坏型灾害严重的省区之一,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灾害逐年加重。据有关资料记载,自1773  相似文献   

3.
永善县是云南省地质灾害严重的县之一,本文分析了永善县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灾害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其特征;并详细研究了其形成因素,为灾害的治理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深圳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总结了深圳斜坡类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崩塌、滑坡灾害的影响,认为人类工程活动是斜坡类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降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分布、类型、规模与危害等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宏观及微观地貌指标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刻画其作用特征。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详细解译崩塌和滑坡灾害,采用高精度DEM和滑动窗口技术提取地貌分维特征,并用其解析灾害分布的地貌特征。结果表明:灾害体的内部与后壁、前缘、侧壁和邻区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异性,崩塌的微地貌分异特征较之滑坡显著,大型、厚层、老(古)崩塌及滑坡分异特征更为突出。计算地貌分维值可有效识别与其同时期的或更早的地质灾害,也可间接挖掘新发生灾害的微地貌复杂性和离散性。  相似文献   

6.
野外调查人员在进行崩塌落石灾害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时,由于没有科学的判别依据,往往只能根据以往经验主观加以判断。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崩塌落石冲击力的计算方法,并运用LS-DYNA显式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崩塌落石冲击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某些因素对埋地管道安全的影响规律,得出一些具有实用性的曲线或公式,可供评价实际问题时查询应用,以为埋地管道的安全运营及崩塌落石的防护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石场矿山边坡开挖后容易形成大量的危岩崩塌地质灾害,矿区开采面大部分暴露于路面视野范围之内,造成很大的视觉影响。通过对崩塌区地质灾害的调查,结合所收集的地质资料,分析了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以及危害性,并通过Rockfall软件对危岩崩塌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危岩滚动特征,为崩塌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彝良县大石盘组崩塌机理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塌落石作为边坡尤其是高陡边坡的一种浅表部破坏方式,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发生时间不确定、崩落速度极快、主要沿垂直方向坠落的特点,一旦发生崩塌灾害将会造成重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在对彝良县大石盘组崩塌体开展应急调查和测量的基础上,对崩塌体的地质背景和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并采用赤平投影法分析了崩塌体节理裂隙的组合特征;从大气降雨、地震作用、人类工程活动三个方面对崩塌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崩塌的破坏模式为拉裂-滑移式,崩塌的破坏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初始震裂变形阶段、累积变形阶段、启动破坏阶段、稳定与堆积阶段;最后提出了崩塌灾害的工程治理措施及防治对策,即危石清理、危岩体锚杆锚固和主动柔性防护网加固、修建截排水沟、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加强房屋建设规划与管理。该研究可为彝良县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崩塌易发性预测模型,模型中通过对崩塌影响因素的分析,选取8种因素作为预测因子,4个等级作为评价集,并引入k次抛物型模糊分布作为隶属函数。之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权重,使用matlab软件检验权重的一致性并计算结果向量,从而实现对崩塌发育影响因素严重性等级综合评判。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在一般崩塌发育影响因素分析评价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流杯池小区危岩落石运动特征分析及其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流杯池小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边坡地形地貌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边坡剖面作为危岩体崩塌落石运动特征分析模型,对危岩体崩塌落石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确定落石在边坡不同位置处的运动形式,采取与落石运动形式相对应的运动方程,描述落石的运动轨迹,依据落石的运动路径,提出崩塌落石灾害防治的合理建议。对危岩落石的运动特征分析不仅能为崩塌落石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指导工程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塌岸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从塌岸灾害体识别、灾害体监测、灾害影响因素监测、灾害承灾体识别与隐患分析四个方面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塌岸地质灾害监测研究中的内容、方法及作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初步构建了塌岸地质灾害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隧道塌方现象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十堰—房县高速公路通省隧道塌方为例,从地质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该塌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塌方的治理措施,并总结了隧道施工中防止及应对塌方的相关经验,对通省隧道后续施工和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析了钻井井塌卡钻事故的成因机理及其危害性,运用因果图分析法从影响井塌卡钻的地质因素、工艺因素、人为因素及管理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定性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数学理论,建立井塌卡钻事故模型,对井塌卡钻事故的致因因素权重进行计算确定,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对所有致因因素权重进行排序比较,从而最终确定井塌卡钻的关键因素,分梯次进行预防,为现场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分析了阿油槽地区岩溶塌陷的水文地质背景,对该地区产生岩溶塌陷的基本条件、诱发因素及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具体情况提出了岩溶防治及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两级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门城镇采空区实地勘查资料,采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地面塌陷危险性评判模型及评判指标,对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进行了分区预测,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可作为该区的开发建设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岩溶塌陷是覆盖型岩溶区最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是广西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构成严重危害。文章从塌陷的物质组成及成因上讨论了广西岩溶塌陷的类型,分析了其危害、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塌陷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大)模板坍塌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重大安全事故,笔者通过分析容易造成坍塌事故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论述了可能导致事故的具体原因,对导致事故的事件重要度进行了排序,并从监督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的预防措施,对高(大)模板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之葵  梁金城 《地球与环境》2005,33(Z1):440-444
在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中,现有规范所推荐的方法,没有考虑下覆溶洞或土洞的规模尺寸、地下水、地基土层等因素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塌陷松胀物自行堵塞填满洞体后,将会构成地基的软弱下卧层,降低地基承载力; 运用坍塌平衡法计算,应考虑土洞平面形状的影响,同时土层的内聚力c不能被忽略;普氏压力拱理论计算公式, 没有考虑岩土体的凝聚力作用,而且其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晋江市铜锣山垃圾填埋场为例,采用系统的安全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法对该简易垃圾填埋场进行安全分析,发现铜锣山垃圾填埋场存在发生火灾、爆炸、垃圾堆体崩塌及因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对邻近建筑物造成破坏的可能性,确定了影响该垃圾填埋场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安龙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的过渡地带。该县境内山地、丘陵地貌发育,地形切割较强烈,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复杂。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引发了多种地质灾害,使区内生态地质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和严重危害。本文分析研究了因降雨为主引发的滑坡、崩塌,因岩溶充水矿床疏排地下水所引起的岩溶塌陷,因矿山企业采矿形成的采空区为主引发的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地质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不稳定的开放系统,其变化就构成了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致灾程度与地质环境中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针对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