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几年来,我国地方环境监测站进行了大量的环境监测和科研工作,环境监测为环境质量调查及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科研则使得环境监测更加系统化、合理化和科学化.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地方环境监测站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监测种类和项目逐渐增多,监测科研任务也明显增加.监测站内部运行机制的某些弱点暴露出环境监测与监测科研工作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不能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二者在监测站中的职能与地位,必将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探讨和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对促进地方监测站的自身建设,保证环境监测与监测科研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使之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站的基本职能是为环境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为环境执法实施技术监控 ,为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县级环境监测站如何在新形势下为环境保护做好技术支持 ,1 995年 ,国家和浙江省环境保护局下达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站的决定。建德市环境保护局根据《决定》的改革原则和总体目标 ,对监测站实行了工作目标、任务、经费总承包的管理体制 ,使监测站围绕目标、任务放开手脚 ,大胆工作 ,合理安排站内一切工作和经费使用 ,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1 以人为本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测队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明确监测站职能摆正发展方向──学习国环监142号《决定》的一点体会杜逸伦(江苏省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0013)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技术资料,对弄清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作出了贡献。近二十年来,环境监测站在运行机制方面,监测...  相似文献   

4.
用市场经济模式规范环境监测行为季鼎祥,范健(南通市环境监测站22600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决定》指出:“深化改革是发展环境监测工作的必由之路”。我国各级环境监测站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和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对监测站的改革进行了大量有...  相似文献   

5.
受大连市环境监测站邀请,由广州等九个城市监测站长参加的:“环境监测站改革开放研讨会”十月十三~十六日在大连市召开.会议着重研讨了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推动了全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环境监测站如何认清形势,投身改革.会上,代表们交流了各地监测站改革开放的做法,沈阳站、大连站改革意识强、行动快,南京站、武汉站内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做法都值得借鉴.对广州站投身改革,主动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坚持为环境管理服务,创一流效益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会议通过讨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自1996年1月由省政府批准颁布实施以来,该省各级环境监测站十分重视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监测用房、仪器设备和工作环境显著改善,监测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继1999年底省标准化站建设达标验收组对南京、淮阴、苏州、无锡、连云港和张家港等市县站验收之后,镇江、金坛、锡山、常熟、昆山等市环境监测站又于近日通过验收,至此,该省已有11个市(县)站通过达标验收。全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全面铺开。江苏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全面展…  相似文献   

7.
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管理与水质预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自动监测站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东台市环境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运行实践,客观地分析了水站运行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建立科学的管理方式,确保运行经费的投入,建立畅通的信息响应和预警机制,加强基层站对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应用以及上下游信息共享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测站的情报工作是环境保护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站的科技情报必须结合监测站的工作任务和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一套合理、高效的情报工作体系,使之真正成为环境监测的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网络中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各级环境监测站如雨后春笋般地在神洲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分批崛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基本形成以1~4级环境监测站为主干,以各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大、中、小型环境监测站为枝栖的全国范围内的环境监测体系。本文就在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改革的形势下,企事业中、小型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和发展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企业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改革 企业环境监测站,与一、二、三级站比较起来,具有如下特点: 1.直接设置在排污单位,熟悉本区的污染源、环境现状以及人群对环境污染的反应等。 2.监测人员素质年轻,经验不足,人员利用率低。 3.监测任务不够明确,缺乏国家指令性统一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原理,结合监测站的特点与实际,从实施准备、咨询指导、监督检查、控制过程、协调工作五个方面论述了环境监测站目标任务的优化实施。对监测站进行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和为一系列指令性或指导性环境任务的圆满完成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县级站普遍存在任务重,人手少,条件差,经费短缺等问题.怎么办?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哪里?射阳县环境监测站在深化改革中,坚持为环境管理服务,通过实行岗位目标定量考核,加强自身建设中找到了一条较好途径.一年多来,射阳站在政治思想、业务工作、监测质量、行政后勤等多方面实行岗位目标定量考核.提高了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积极性,监测质量上去了,职工收入也有了增加,并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县级监测站,为此,本刊还将陆续报导射阳站党支部、射阳县环保局在监督和领导射阳站实行岗位目标定量考核中的经验,同时,也寻求更多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在全面推行八项制度和措施中实现环境监测站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读了陈涛同志的文章和编者按,促使一个普通环境监测人员也想谈点看法,为了说明问题,首先介绍一下云南省三、四级环境监测站的情况.一、云南省三、四级环境监测站的基本情况.到一九九0年止我省已建三级环境监测站18个,四级站46个,从事环境监测人员总计747人,其中科技人员608人,全年获监测数字45.73万个.因一九九0年环境监测年鉴未公布,而且近两年来云南省三、四级环境监测站发展又不大,因此,借用已公布的一九八八年度云南省环境监测站年鉴鉴别数字来说明全省三、四级环境监测站的情况(详见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三级监测站中科技人员多.占全省监测站科技人员的67.67%.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三级站的综合业务管理扬诚荣(江苏连云港市环境监测站,222001)本文所指的三级站即地市级环境监测站;所指的综合业务管理即行政管理除外的监测站内部业务管理,其对应的管理机构名称全国不一,但各地监测站都有这样一个管理科室,如综合业务管理室、综合业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全国一百多个县级环境监测站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四级监测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四级监测站自身建设和自我管理的基本途径;对如何促进四级监测站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力图为加快四级监测站的建设步伐提供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站的改革与技术管理沈士珍(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300191)我国的环境监测站目前都是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单位,其事业费由国家财政拨款,主管部门补助一定的监测费和仪器费,自己再从横向服务中得到一些收入。监测站的改革最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投入市场...  相似文献   

16.
简讯     
一九八九年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十件大事 1.列入国家“七五”环境保护计划中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在我区开始实施,新疆荒漠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拉开序幕. 2.中心站通过了计量认证的评审工作,取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局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3.在继续对20个地、州、市、县环境监测站和7个行业环境监测站的726次分析质控考核的同时,开始了新疆环境监测系统实验室的评优创优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浅议四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质量保证问题徐衍忠,王均乐(山东省五莲县环保监测站262300)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及时、准确地取得监测数据,预测环境变化趋势,有效地为环境管理工作服务的重要措施。山东省五莲县环保监测站从1989年开始、试行在水质监测中开展质量保...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站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化、定量化的技术支持部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环保系统不可缺少的和相对独立完整的技术系统,并在我国环保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环境管理的不断深化,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如何适应环境管理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环境监测的评优活动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文山州是我国西南边陲的前沿,是老、少、边、穷地区之一。由于文山州管辖的8个县都是国家“八五”扶贫攻坚县,县监测站基本未开展监测工作。于是,州监测站的环境监测任务繁重。1环境监测站面临的困难11监测任务重文山州环境监测站是三级站,要对全州境内的元江和...  相似文献   

20.
深化改革努力开发环境监测站的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林仁伦,曹继英(四川省南充市环境监测站637000)我国的环境监测站目前正面临种种危机,严竣的事实告诉我们,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就难以生存。如何改?必须从监测站的实际出发,不能凭空想象。笔者认为,监测站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