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单甲脒农药的微生物降解代谢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门多萨假单胞菌DR-8菌株对单甲脒农药的降解代谢。该菌利用率甲脒作为生长的唯一氮源,其对单甲脒的呼吸作用试验确证了该农药的生物可降解性。单甲脒对细菌生物氧化代谢关联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脱氢酶对单甲脒较敏感,而NADH氧化酶则耐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单甲脒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单甲脒水解反应动力学与单甲脒在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降解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甲脒属在水中不稳定的化合物,在pH≤5时稳定,在pH≥6时则发生明显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速率随反应介质pH值的增大而加速。单甲脒水解反应半衰期可从15.92d(pH6)缩短至1.40d(pH9)。实验获得单甲脒水解反应温度效应系数为2.9,活化能为78.74kJ/mol.单甲脒在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实验结果与在缓冲溶液体  相似文献   

3.
单甲脒对鲤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制定渔业水质标准的需要,用静态实验的方法测定了单甲脒对鲤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亚急性试验经13.34、6.67、3.33、1.67、0.83、0.42mg/L单甲脒暴露35天。在18~21℃下,24、48、72、96h的LC50值分别为33.47、31.62、26.38、25.84mg/L。亚急性试验中,根据单甲脒对鲤鱼生长和脑、肝、肾、鳃ATPase活力的影响,求得单甲脒的最大允许毒物浓度为0.42~0.83mg/L。  相似文献   

4.
单甲脒是一种高效杀螨剂。其大规模生产、推广和出口,要求进行作物残留试验。由浙江工学院、浙江省农业厅、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北京市植保站、化工部科技研究总院等单位合作的“七五”攻关课题——“单甲脒残留试验研究”,于今年9月中旬在杭城通过鉴定和验收。该项研究首先提出了单甲眯残留特性、安全使用标准及最大残留限量(MRL)推荐值:攻克了残留分析技术难关,建立了可行、适用的单甲脒分析方法;其  相似文献   

5.
单甲脒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气相色谱法分析水果和土壤中单甲脒的总残留量。单甲脒及其代谢物先水解成2.4—二甲苯胺,经石油醚萃取,酸碱液液分配净化,七氟丁酸酐衍生化后,用带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柑桔和土壤中单甲脒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ppb和5ppb。单甲脒的添加浓度在0.25~2.0ppm范围内,在柑桔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4%±5.4%和82.8%±2.3%。  相似文献   

6.
农药单甲脒盐酸盐在棉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及持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甲脒盐酸盐属低残留非持久性农药。在棉叶中的半衰期为4.4-8.ld,在土壤中为11.4—12.3d。分别以25%单甲脒盐酸盐水剂的10、50、100、500、800、1000和1500倍稀释液喷施7—8次,每次间隔约15d,在棉籽中检测出单甲脒最高残留为0.17×10-6。科学合理地施用单甲脒农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单甲脒挥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初步研究了农药单甲脒从本身纯物质及土壤表面的挥发行为.实验表明,挥发通量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单甲脒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中挥发较其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挥发要快;在一定范围内,土壤中单甲脒的挥发通量随着土壤中农药的浓度增加、温度的上升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分的增加最初促进单甲脒挥发,继续增加则可能使挥发减慢.  相似文献   

8.
单甲脒盐酸盐的酸性、中性和碱性水解的动力学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甲脒盐酸盐的酸性、中性和碱性水解的动力学过程颜文红,雷志芳,叶常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关键词:单甲脒盐酸盐;水解;酸碱度。1引言单甲脒碱,化学名称为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简称DMA,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有...  相似文献   

9.
斜生栅藻与单甲脒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海  叶常明  雷志芳 《环境科学》1996,17(4):39-40,43
为研究斜生栅藻与单甲脒的相互作用,采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出了单甲凶制斜生栅藻生长的96h-EC50为6.5mg/L。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甲脒浓度分别为2,4和8mg/L下,斜生栅藻都不具备降解单甲 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农药单甲脒对棉花的生态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甲脒推荐浓度-稀释1000倍对棉花的生理机能有些促进作用,其水分利用效率正常;其他处理浓度对光合速率也无不良影响,对气孔开度、蒸腾速率仅在施药初期略有抑制,半衰期后抑制消失,稀释500倍以下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单甲脒在棉叶残留量最多,伴随着叶片的N、P含量也略增加,可认为适量的施用单甲脒不仅能防治虫害、且能促进棉花的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了干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单甲脒等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环境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稳态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的动态模型,并针对单甲脒,单甲脒盐酸盐,DDT和DMP等4种有机污染物作了计算,结果表明,这类模型对于研究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随时间变化的行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在20℃条件下应用换液的方法研究单甲脒农药对大型(Daphniamagna)、方形网纹(Ceriodaphniaquadrangula)、老年低额(Simocephalusvetulus)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单甲脒对类的毒性中等,48hEC50值在552—1514mg/L之间,老年低额比较敏感,大型耐性较强.21d繁殖实验结果获得单甲脒对老年低额的最大无影响浓度(NOEC)为0032mg/L,最低有影响浓度(LOEC)为0063mg/L,其最大允许浓度(MATC)估计为005mg/L,应用系数为001.溶液pH值对单甲脒毒性有明显影响,其毒性随pH值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单甲脒农药对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条件下应用换液的方法研究单甲脒农药对大型溲方形网纹溲,老年低额溲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单甲脒对溲类的毒性中等,48hEC50值为5.52-15.14mg/L之间,老年低额溲比较敏感,大型溲耐性较强。21d繁殖实验结果获得单甲脒对老年低额溲的最大无影响浓度为0.032mg/L,最低有影响浓度为0.063mg/L,其最大允许浓度估计为0.05mg/L,应用系数为0.01。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新农药单甲脒对棉花,大豆种群生物量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甲脒对作物种群生物量和结构的影响因浓度和作物种类不同,与对照比较,1000倍稀释液处理的棉花,大豆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都高于对照,有促进作用;10倍处理的棉花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明显低于对照,而大豆生物量50倍已明显低于对照,单甲脒对作物生产结构的影响,1000,500,100倍处理的棉花,有一定程度促进作用,以500  相似文献   

15.
模拟池塘生态系统中单甲脒对微生物种群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甲脒(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简称DMA)对模拟池塘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种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加单甲脒盐酸盐(DMAH)对底泥微生物种群无明显影响,而对水生微生物的最主要种群--好氧异养菌总量则有明显促进的影响,微生物生长和存活试验表明,只有高于50mg/L的DMAH对水中好氧异养菌的生长存活才有抑制作用,底泥中的好氧异养菌和未受污染的底泥酵母菌的DMAH抑制浓度也是50m  相似文献   

16.
单甲脒农药对草型塘模型生态系统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室外中等规模草型塘模型生态系统(V=3m^3)中,实验研究了国产新农药单甲脒盐酸盐水剂对池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在12.5、25.0和50.0mg/L的农药浓度下1周左右,大型水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的破坏,种类,密度,多样性指数下降,高浓度组中浮游生物全部消亡;水层中的好氧异养菌数量则明显增加,单甲脒浓度越高异养菌数量加越多,与此同时,群落产氧量减少,呼  相似文献   

17.
多介质环境概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和作者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单甲脒等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的循环过程及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就多介质环境的定义、属性、基本原理、实际应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较为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包括:多介质环境的非线性作用,环境界面存在一定厚度甚至于的动态演化,污染控制的最小风险以及环境活动的能量强度等。指出不论采用多么先进的技术手段,都不可能从根  相似文献   

18.
鱼类对4种农药的回避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鱼类回避反应的阈限浓度是评价水质污染和研究农药毒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TL-86型鱼类回避槽,研究了鲤鱼对甲基异柳磷等4种农药的回避反应。结果表明,鲤鱼对克草胺、嘧啶氧磷和甲基异柳磷3种农药的平均回避浓度分别为20ppb、86ppb和100ppb,比其相应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约低10至20倍,说明鲤鱼对这3种农药有明显的回避性能。单甲脒对动物具有麻痹作用,鲤鱼接触药剂后即发生迟呆现象,毫无回避能力。  相似文献   

19.
X592 9701600斜生栅藻与单甲眯的相互作用/阎海…(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7(4)一39~40,43 环信X一5 为研究斜生栅藻与单甲眯的相互作用,采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得出了单甲眯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h一EC。。为6.smg/L。实验结果还表明,在单甲眯浓度分别为2、4和smg/L下,斜生栅藻都不具备降解单甲眯的能力。图2表2参6X592 9701601玻璃纤维附载Ti02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陈士夫…(郑州工学院化工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7(4)一33~35 环信X一5 研究以四异丙…  相似文献   

20.
美国环保局于1989年1月宣布,禁止使用氯苯脒和粒状卡巴呋喃农药。2月19日后将取消氯苯脒的登记。现有库存商品的使用期也于同时截止。氯苯脒主要用于棉花和烟草。试验说明它对实验室动物有致癌作用。一些迹象表明,氯苯脒生产工人易患膀胱癌。美国的氯苯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