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环境生物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污染发展的趋势及环保产业的需求情况分析了环境生物技术在未来污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及潜在的市场前景,论述了包括生物强化技术、有机物生物降解及废弃物资源化、生物修复、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生物传感器与生物标记物在内的环境生物上游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介绍了各种工艺及各种物理场作用下的环境生物下游技术,剖析了若干种典型技术并用工程实例强调上、下游技术的紧密组合,提出环境生物技术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水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生物体内,对生物和人体的内分泌机能造成影响。介绍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作用机理及特性。重点阐明了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分布及去除。提出纳滤去除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必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方式,总结了污染防治及研究的几个热点。  相似文献   

4.
PCR—RFLP技术为环境地球化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新的思维方式。该方法具有所需样品量低、快速简便及特征性强等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过程的生物作用、生物多样性及有机物源判断等方面的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 ,以环境中存在的 16SrRNA为对象 ,对环境生物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成果 ,将会在海洋及湖泊沉积物等自然环境中发现更多的、新的微生物种类 ;将进一步阐明生物作用和物质循环的机理和过程 ;进一步阐明自然环境中生物大分子的变化机理及其环境效应并找到判断沉积物有机物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方式,总结了污染防治及研究的几个热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生物炭在环境修复、固碳、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得到广泛应用,与纳米材料联合制备的新型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使原生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官能团、催化降解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本文介绍了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工艺,重点阐述了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对不同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及应用,为后续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在环境修复应用的工程化和商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环境与健康监测是针对环境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污染特征和水平,对人体及相关生物健康的影响,及其两者间关系开展的系统监测。文章介绍了环境健康领域在我国的监测评价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生物监测技术,尤其是生物毒性测试技术在环境健康综合监测中的应用;总结了毒性测试技术的特点、在化学品、工业废水、环境水体、饮用水等各类水体中的应用研究情况。为加快我国环境健康综合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议开展生物测试技术的应用,以更好支撑环境与健康风险的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8.
第15届国际环境生物指标会议(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Bioindicators)于2007年6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召开,主题是“环境生物指标“,其中包括5个议题,15个专业,由国际环境生物学会主办。来自3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100多位从事研究与应用生物指标/生物标记物测量污染物效应以及环境中人类活动干扰疾病起源研究的国际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论文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X142200600609环境中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营养调控及分异成因/赵少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杂志/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5,24(10).-1197~1203环图Q-28硒是环境中重要的生命元素,它在环境中含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及动植物的健康安全。结合国内外资料及最新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环境中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环境中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土壤中硒的含量分布、形态及有效性,大气和水环境中硒的形态分布,植物体中的硒及其对硒的吸收关系;讨论了低硒高硒环境中硒营养水平的调节及环境分异的成因,诸如母质类型…  相似文献   

10.
杨凯雄  李琳  刘俊新 《环境工程》2016,34(3):107-111
工业生产、污水及垃圾处理等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和恶臭物质逸散到空气中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大流量、低浓度VOCs和恶臭物质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的优点。阐述了生物滤池、生物洗涤塔和生物滴滤池等常规生物处理技术,以及真菌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生物转鼓过滤器、生物物化组合反应器等新型生物处理技术的特性、适用范围、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并对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复合肥是采用现代先进工艺设备及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加工而成的具有无污染、无公害,适于绿色农业的新型肥料。本文介绍了几种利用环境垃圾生产生物复合肥的配方和工艺。  相似文献   

12.
生物传感器在渔业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生物传感器在监测渔业环境中的BOD、N、P、病原体、农药和重金属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进展 ,分析了生物传感器在海洋渔业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同时阐述了利用基因工程微生物技术、分子烙印技术、多成分实时分析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并扩大其在海洋渔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在海洋渔业环境中为实现生物传感器与计算机在线自动监测与控制 ,开拓新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废水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生物吸附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有着一定的优势.本文简要阐述了生物吸附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目前生物吸附技术存在的难题,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污水处理过程中在污水及构筑物中产生难闻的恶臭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及影响了工作生活环境。在介绍洗涤-生物滤床工艺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洗涤-生物滤床去除恶臭污染影响,同时进一步美化了工作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全氟化合物是环境中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近年来这类化合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类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被检出,其具有的多种毒性效应已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其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综述了全氟化合物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内的污染现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全氟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生物毒性、去除技术以及在沉积物中的迁移规律等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城市发展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生存的环境,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变化。而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是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密不可分的。该文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现状、受威胁原因及保护恢复措施等几方面,探讨了城市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当前城市建设与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同时也为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一个崭新契机。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参与形成的锰氧化物是环境中一种高活性的锰氧化物.研究表明,锰氧化菌主要通过分泌多铜氧化酶来氧化Mn(Ⅱ)而形成锰氧化物.微生物形成锰氧化物过程的主要初级产物是与δ-MnO2或与酸性钠水锰矿类似的层状锰酸盐.生物氧化锰是环境中重要的吸附剂、氧化剂和催化剂.通过吸附、氧化作用,生物氧化锰影响着重金属离子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在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研究锰氧化物的生物形成过程、生物氧化锰的结构特征及其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了解生物氧化锰在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环境中生物氧化锰的形成机制、性质、结构特点及其吸附、氧化重金属离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微藻与环境监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生物藻已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根据微藻的生物特性论述了藻类在环境污染检测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当环境的变化超过生物的适应能力时,生物将发生相应变化,因此,生物是环境的综合指标的反映。当外界物质特别是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水体环境遭到破坏,外来物质打破了水体原有的动态平衡,水体中的生物种类、数  相似文献   

20.
邻苯二甲酸酯的环境激素行为与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健彪 《福建环境》2002,19(5):50-51
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内分泌的干扰作用巳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该文叙述了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环境激素行为,来源及环境空气、水体、生物、底质中的存在情况。并介绍了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