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环境教育》2009,(11):81-81
4 英国政府22日发布一份“全球气温升高4摄氏度影响图”,描述了如果无法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将可能出现的“灾难性”景象,在全球平均气温上升4摄氏度的情况下,北极地区气温可上升达16摄氏度,地中海沿岸地区水资源将减少70%,美洲的玉米和谷物产量将减少40%,而亚洲一些国家的水稻产量将减少30%。  相似文献   

2.
凶残的鳄鱼     
《环境教育》2004,(10):32-33
现在世界上共有23种鳄类动物,它们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通常,同性别和同年龄的鳄鱼会组成不同团体共同生活,体形最大,居住在领地时间最长,最具攻击性的雄性鳄鱼通常享有最高的权利。鳄鱼全身披着鳞甲,拥有非常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尾巴断了后可以再生,它在水中的行进速度非常快,所以称它为捕猎能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09,(11):64-66
根据研究报告称,在过去100年间全球的气温上升了大约0.6摄氏度,报告预测,从1900至2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4至5.8摄氏度。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土地干旱,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但令人无法预料的是还有八大产业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环境与尊严     
谢湘宁 《环境教育》2014,(11):56-57
正今年9月22日,联合国举行了气候变化首脑峰会。这是继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后,全球125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再次为气候问题齐聚一堂。会上,一份由来自15个国家的独立专家共同做出的报告被广泛传阅。报告说,2010年,国际社会达成将地球气温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目标,是基于全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以上可能引发大自然的回应(比如永久冻土融化释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从而导致气候变  相似文献   

5.
老八第102次向领导打的关于住房的申请最终还是被退了回来。老八终于泄气了,在这座城市申请房子怎么就那么难呐?老八忿忿不平地走出领导宽敞而豪华的办公室,郁闷地徘徊在公路旁高大的香樟树下。老八瞥眼就看见了树上一只半圆形的巢穴,不屑说,那肯定是知更鸟的巢穴。巢穴体积不大,造型不十分讲究,给人邋遢的感觉。老八瞄了巢穴一番,心中突然闪出一个离奇的想法:既然不肯给我老八批房子,我老八就去当知更鸟,在树上做巢穴;还省得打报告,求爹求娘求老爷那么麻烦呢!说到做到,老八当即到书城找到了一本《华夏建筑史》,上面记载:“上古穴处,有圣人…  相似文献   

6.
在额尔古纳恩和乡向阳屯,取暖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那里的冬季长达七个月,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2月份,气温都在零下40多摄氏度。在2002年之前,老百姓每年都到村子周围的山上“间伐”山林,清理出枯、死、病的树木当柴烧。2002年以后,国家实行“禁伐”政策,一些贫困的老百姓因为烧不起煤就去盗伐树木,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杨秋莎不久前去额尔古纳考察,亲眼目睹了村民们在环保与生存之间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7.
毕佚 《环境教育》2004,(3):32-32
科学家发现,在哺乳动物中只有5%奉行“一夫一妻”的单婚制,其中“夫妻”双方以灵长类、犬类较为忠实。对鸟类来说,大约有90%为单婚制。但是,利用飞速发展的新DNA指纹技术的检测表明,多达1/5以上的鸟卵并不是鸟类配偶的“爱情结晶”。即使是看起来用情最为专一的动物夫妻也常常会去附近的巢穴或群落寻找陌生异性“调情”,和“情人”共享鱼水之欢。在成双成  相似文献   

8.
野生东北虎数量回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冬的珲春,大地被厚厚的冰雪紧紧地包裹着,北风呼啸,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多摄氏度。这里是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的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金三角,也因“新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的首照地”而得名,这里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东北虎分布密度最高、种群数量最多的地区。2005年12月11日至21日,笔者作为一名志愿者,到这里参加了国内首次有志愿者参与的野生东北虎巡护大行动。  相似文献   

9.
李民骐  龚权 《绿叶》2008,(12):80-90
气温再升高约两摄氏度,人类就将陷入气候灾难。阻止灾难,单靠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作用有限,必须压缩全球经济规模,但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无止境的扩张。要么终结资本主义,要么陷入气候灾难!人类必须抛弃资本主义,代以全球民主计划经济,在确保人类基本需求下,收缩经济。  相似文献   

10.
阿友 《环境教育》2009,(9):51-54
鳄鱼凶猛残暴,提起鳄鱼就让人毛骨悚然,亲密接触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75岁的张金荣老人被国际鳄类专家称赞为“世界上第一个能与野生鳄和谐交流共处的人”,这位老人是怎样做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26载的人鳄不了情。  相似文献   

11.
一丹麦动物学家麦克尔教授是一位热心的环保志愿者,他给我发来电子邮件:“在尼日利亚,因为鳄鱼经常袭击湖边农田里的牛,激起了农民的愤怒。他们驾驶柴油机动船捕杀鳄鱼,已经有7条不幸的鳄鱼成为达些农民打牙祭的快乐晚餐。这种珍稀的长嘴鳄全球仅存不到2000条,其中的70%聚集在尼日利亚。我即将前往乍得湖区,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阻止这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继续曼延。如果您愿意与我同行,那将是我极大的荣幸……”  相似文献   

12.
正据外媒报道,北半球多地近日持续高温天气,多地学者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报告,警告地球可能突破进入"温室"状态的临界点,平均气温可能在数十年间升至比工业革命前高4至5摄氏度的水平,海平面则将比现在高10至60米。据报道,研究报告由丹麦、澳大利亚和德国学者联合发表。温室效应是指全球气温  相似文献   

13.
冬的忠告     
儿童冷天别丢帽许多家长当严冬来临之际,往往疏漏或误认为给孩子戴不戴防寒帽关系不大。其实,头部是机体重要的散热部位。有学者调研认为,当温度15摄氏度时,自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散失热量的30%;而当周边温度降低达零下15摄氏度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则占到人体总散失热量的75%。由此可见,头部戴帽保暖与人体保暖及热平衡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准噶尔荒漠南缘荒漠与农牧区交错地带秋季气温、地表温度、多层地温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气温、地表温度、多层地温的变化及相互影响规律,进行了气温与地表温度、气温与各层地温、地表温度与各层地温及各层地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温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地面保温作用使得地温受到气温的影响逐渐降低。气温与地表温度相关性最高,随着地层深度越深,气温与地温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随之降低;地温之间的相关性是随着深度差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各层的温度之间影响的程度从近到远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气象学上把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定向移动称为风。一年四季,不同风向对人体会产生不同影响。春日“妖风”春天是冬季和夏季的过渡季节,冷暖气团、东西气流交替活动频繁,天气特点为时而冬冷型、时而夏热型,加之风沙大,天气忽而干燥,忽而阴湿,人体对春季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适应性较差,容易产生精神疲乏或诱发疾病。“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王安石的这首诗把春季的气候特点描写得惟妙惟肖。医疗气象研究表明,每年的3~5月份,是精神病复发率极高的时候,约占全年70%以上,特别是在油菜花飘香的4月份达到高峰,故民间有“油菜黄,痴子忙”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精神病人对气温、气压、温度、气流等的变化高度敏感。尤其是多变的大风更是  相似文献   

16.
查任 《绿色视野》2009,(12):1-1
最新一项观测研究显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具有“中亚水塔”之称的天山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敏感”——气温的升降几乎会立即导致冰川状态和融水出现变化,总体趋势仍是冰川消融量随着气候变暖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7.
国际     
<正>碳排放达到《巴黎协定》目标并非不可能8月初,英国《独立报》一篇文章称,世界将几乎肯定无法实现气温上升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9月17日,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在线发表文章称,达到《巴黎协定》所定的目标并非不可能,但要下更大的减排决心才行。研究人员认为,用更透彻明了的研究方法定期更新人为导致的升温状况,将会帮助各国调整缓解气候变化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撒哈拉是非洲的大沙漠,也是闻名于世的大沙漠之一。在那1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浩瀚的沙漠海洋上,绿洲是惟一有利于少数植物生长的地方,也只有在这里人类才能生活。动物生活在哪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生活在整个沙漠之中。据统计,大约有60种哺乳动物、90种鸟类、80多种爬行类和相当多的无脊椎动物物种占领着撒哈拉沙漠。所有这些动物都必须与终年酷热、缺水和无荫蔽作顽强的搏斗。地面上的气温可高达70摄氏度,而久旱不雨有时会长达5年之久!通常一年也只有20毫米的降雨量!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4,(4):57-57
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仅产于非洲的岛国毛里求斯。肥大的体型总是使它们步履蹒跚,再加上一张大大的嘴巴,使它的样子显得有些憨厚可爱。幸好岛上没有它们的天敌,因此,它们安逸地在树林中筑巢孵卵,繁殖后代。  相似文献   

20.
发烧的地球     
正全球气候变暖,通俗地讲,就是空气给地球盖了一层棉被。而人类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正如棉被里的棉花,排放越多,棉被就越厚,气温就越高。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伴随着汽车、工厂数量的上升,温度气体的排放量也会随之增加。全球变暖给地球带来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