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7月,爽爽的贵阳,四海宾朋齐聚首。作为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高端国际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7月10日-12日在贵阳市隆重召开。在生态文明引领世界转型的新时代,驱动各方就绿色发展的制度框架及路径选择携起手来,是本次论坛的意义所在。作为生态文明进程中,发挥重要导向作用的未来领袖肩负着保护生态的神圣使命。立足培养出能够应对和解决全球性环境议题的领导者,树立未来领袖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黄运 《世界环境》2014,(5):20-22
<正>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让地处瑞士东部的小城达沃斯闻名于世;一年一度的亚洲论坛,让海南琼海市博鳌镇声名远播;而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百花湖畔的小镇朱昌,将因一年一度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而华丽转身,成为国际性的标志,蜚声国内外。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可与博鳌论坛相媲美的论坛,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  相似文献   

3.
<正>7月12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年会是继2013年论坛正式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举办,成为国内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后第二次夏季年会的召开。在为期3天的论坛中,海内外政要、专家和学者们从经济、社会、人文、教育等不同视角,共同探讨了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与转型,推进绿色产业、绿色城市、绿色金融,建设生态文  相似文献   

4.
由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科技部、环保部、住建部、北京大学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作通讯》2010,(10):I0034-I0034,I0032,I0033
7月30日,2010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贵阳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在这六年里,论坛的名称由"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级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六年的发展里,论坛在组织形式、人员规模、与会嘉宾阵容、媒体报道等方面都在呈日益欣荣的状态。有一件事是明显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正在声誉鹊起,吸引了国内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积极传播着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理念。回顾论坛成果的同时,关于论坛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3,(15):75
2013年7月20—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第三届环境司法论坛在贵阳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共同主办,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主题进行了研讨。来自国内外的环境法学专家、法官、律师约100人出席了论坛。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晓东在致辞中说,环境司法要起到保障和保驾护航作用,严格执法,发挥司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14,(10):65
正5月9—10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4年圆桌会议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合会秘书长李干杰在会议上指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扎实推进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改变以资源换市场、以环境换增长的经济发展现状。天津市常务副市长崔津渡出席会议并致辞。部分APEC经济体,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有关省市政府部门,国内外研究机构、企业代表以及部分国合会中外委员、政策研究项目中外组长共16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李再勇 《环境保护》2013,41(2):21-23
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历经了农业文明一工业文明一生态文明的重大转型.伴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既成为文明进步的象征,又成为影响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从全球来看,城市占据世界2%的土地面积,却消耗75%的能源、60%的水资源和排放80%的温室气体.如何实现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在新一轮社会转型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贵阳和泛珠三角省会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践行者,需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尽快实现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生态强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3,(23):78
2013年11月23—24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杭州)年会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在桐庐县召开。会议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变革与转型发展"为主题,探讨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总顾问、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  相似文献   

11.
9月17日,“第五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同时设立了四个专题分论坛,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维护、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提出,要不断出台绿色经济新政策,鼓励推行绿色经济发展,并以城市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将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7月10日,由环保部宣教中心承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文明进程中环境责任教育及未来领袖培养分论坛"在贵阳观山湖区万丽酒店举行。数十名来自国内外相关组织、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全球的发展历程"、"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如何影响全球商学院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启示"、"针对未来负责任领袖培养的迫切需求,社会各界如何整合资源,共同推动相关事业发展"、"企业和高校如何更好地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未来负责任领袖的教育和培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13,(23):60
11月28-29日,2013年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暨第四届地坛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徐熙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论坛涵盖低碳发展、国际合作、碳交易、适应气候变化与绿色金融5个方向,包括华沙会议后的气候谈判与国际合作、中国低碳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中国低碳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与低碳发展示范行动、中国碳交易元年、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建设等11个分论坛。本次活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北京市  相似文献   

14.
曾晓东 《环境保护》2013,41(5):38-40
人类正在经历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历史阶段,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共同行动、共同履行其责任和义务,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工业文明的绿色发展定位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人类共同富裕、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5.
资讯快递     
<正>要闻7月30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出席2010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并作了题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主旨发言。他说,生态文明建设贵在实践、重在行动。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9月24-25日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下称"环保部政研中心")、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GGGI)和绿色增长最佳实践倡议(GGBP)在北京召开主办"十三五"中国绿色增长路线图与绿色增长全球最佳实践知识分享国际研讨会。会议旨在讨论中国"十三五"绿色增长的优先领域、路径和政策措施,分享国际和国内不同地区推动绿色增长的规划、政策与实践经验,向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为我国"十三五"绿色增长提供建议和支持。"十三五"时期,我国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大历史任务,这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绿色复苏和增长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对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将有助于接轨国际融入全球绿色发展,妥善承担好环境国际责任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主动对接全球低碳创新体系和绿色标准体系将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化水平也将为实施更大范围的宏观调控提供可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生态环保国际合作要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要求,以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环境治理体系为目标,以促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要求,以支撑绿色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近代产业革命推动人类从经典低碳经济农牧业生产,走上以化石高碳能源为基础的高碳经济和传统工业化道路,高碳经济和传统工业化道路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气候变暖生态文明三项负效应;文章阐述了美国和前苏联建成人类第一座规模化水电站和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开辟低碳能源的历史贡献,以及英国创建低碳经济、日本建设低碳社会和联合国环境署实施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行动对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刻影响,归纳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最后论述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对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及主要挑战,提出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为建设全球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贺信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共享可持续发展经验的国际平台。值此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贵宾和朋友表示诚挚欢迎!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事关当代人的民生福祉和后代人的发展空间。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