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了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气污染的现状,并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开县库区水土流失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开县库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沈阳市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分析及"十二五"发展情况预测,提出了从控制单车排放、提升油品质量、改善道路工况等方面防治机动车氮氧化物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沈阳市的大气污染现状,分析了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及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并提出了近期和2000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摘要:针对输变电站工程建设中对环境水土流失的危害分析,本论文探讨了输变电站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的规律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榆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给出了具体的防治水土流失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泥及恶臭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分析表明,北部污水处理厂对所处理的污水有很好的净化作用,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恶臭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同时根据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分析表明,北部污水处理厂对所处理的污水有很好的净化作用,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恶臭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同时根据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建设生态城市指标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生态城市的指标及沈阳市城市生态指标的现状值 ,将每项指标的现状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 ,并分析造成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值与目标值差距的原因 ,然后提出了沈阳市创建生态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沈阳市畜禽养殖产生污染物的特点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沈阳市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沈阳市"十五"期间的噪声监测数据及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沈阳市环境噪声现状、变化趋势的分析,探讨了沈阳市环境噪声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影响较大.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样方调查可以对这两种影响的程度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分析.生态环境样方调查主要是测算生态系统参数,掌握生态特征;水土保持样方调查主要是确定土壤侵蚀强度,预测水土流失.以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为例,具体说明两种调查方法的应用,总结讨论两种调查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幼林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林地的水、土、肥流失及产流过程进行的6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导致了林地水、土、肥流失的较大差异。随时间推移,这种差异在缩小。林地缺少采伐剩余物覆盖及炼山时有机质烧失是炼山林地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在影响南方杉木造林地水土流失诸因子中,炼山是首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土石山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常见的地理形态,但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构造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水土流失,给本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也严重的影响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着重阐述了我国西南地区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产生危害的原因以及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输电线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结合山西省区域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提出输电线路工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一些措施,为山西省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水文水资源效应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W EP-L),模拟了不同下垫面条件情景下的水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通过对比分析2种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量,初步得出: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了局部水循环和水资源量及其构成,加强了水循环的垂向过程,引起地表截留量、土壤入渗量、土壤蒸发量以及补给地下水量增加;削弱了水循环的水平过程,引起地表径流量和河川基流量减少,壤中流微弱增加;地表水资源量衰减,而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增加,狭义水资源量减少,但有效蒸散(发)量增加,广义水资源量有一定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大尺度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氮磷平衡在评价区域氮磷损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壤氮磷平衡是评价农田生态系统氮磷迁移损失的有效工具。文章从土壤氮磷平衡的定义、分类及模型计算表达出发,结合国内外土壤氮磷平衡研究实例,探讨了土壤氮磷平衡的分析过程,并提出了土壤氮磷平衡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南京至安庆铁路铜陵至池州段水土保持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是开发建设项目活动中对环境产生较常见的负面影响。文章采用类比法对南京至安庆铁路铜陵至池州段的铁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铜陵至池州段铁路建设过程中扰动原地貌面积363.62hm^2,土石方总量631.18×10^4 m^3。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造成水土流失量74688t。并针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施用对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对田面水氮、磷流失及水稻系统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处理(FN)、常规施肥减氮磷量20%处理(F0)、减氮磷20%+有机肥处理(F1~F4处理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1 500、3 000、4 500和6 000 kg/hm2)共6个处理,探索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田面水中ρ(TN)、ρ(NH4+-N)均于施肥后第1天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于第7天后逐渐趋于稳定,ρ(TN)和ρ(NH4+-N)分别维持在各自峰值的5.1%~10.9%与4.8%~9.6%,田面水中ρ(TP)的变化趋势与ρ(TN)相似;F0与F1处理均能有效降低田面水中ρ(TN)和ρ(TP).与FN处理相比,F1处理下ρ(TN)、ρ(NH4+-N)与ρ(TP)平均值分别降低了6.5%、9.1%和3.1%,该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流失风险,且增施有机肥可使水稻增产0.2%~19.8%,地上部分氮、磷累积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 0.05).综合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田面水养分动态等指标发现,F1处理不仅能提高区域双季稻产量,还能有效控制田面水氮、磷养分浓度,降低氮、磷地表径流产生的农田面源污染风险,是针对南方双季稻田的一项"控源节流"优化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三大黑土区水土流失与防治比较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论文首先明晰了黑土及黑土区的概念与范围界定,将中国东北黑土区分为典型黑土区与黑土区两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对世界三大黑土区在成土条件,开发利用过程、水土流失及水土流失防治模式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在自然条件上虽然三大黑土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我国东北黑土区由于地势起伏相对较大,更易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国外两大黑土区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比我国黑土区相对早一些,大规模的农业开垦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是世界三大黑土区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国外两大黑土区主要以风蚀为主,我国东北黑土区则是以水蚀为主,但风蚀面积也较大;国外两大黑土区在耕作制度、土地使用政策、水土保持资金投入、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及科学试验等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对有效的措施,我国在这些方面还相对滞后。通过对国外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借鉴与思考,提出了我国东北黑土区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udy carried out for controlling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NSP) in a medium-sized watershed covering 1.47 × 104 km2 in Southeast China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upled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curve number (SCS-CN), nutrient loss equations, and annualiz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model (AnnAGNPS).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derived from GIS and environmental models, five control division units were generated for NSP control in Jiulong River watershed, namely, controlling unit for soil losses, controlling unit for livestock breeding and soil losses, controlling unit for excessive fertilizer use and livestock breeding, controlling unit for soil losses and fertilizer use, and controlling unit for excessive fertilizer use and soil losses. This study proved that integrating GIS with environmental models can be adopted to efficiently evaluate major sources and contributors of NSP, and identify the critical source areas of NSP, which enables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by further control division units developed through such study for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quality degradation induced by NSP in the Jiulong River watersh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 19(4): 119–124 [译自: 环境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