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乡镇环境监理所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张寿宝,丁从友(江苏省仪征市环境监理站211400)为了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发展,多年来我市一直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乡镇工业、个体经济发展较快,但也随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 相似文献
2.
陆长芬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9(6):9-11
介绍了淮阴市环保局加强环境监理工作的主要做法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只要不断地深化认为,加强领导,建了队伍,强化职能,努力探索,大胆实践,积极工作,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环境监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环境监理的性质、目标、内容和特点、从环境监理人员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环境监理机构的管理等方面,提出必须规范环境监理行为准则,阐述了环境监理行为准则与现场监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艾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4,6(3):3-5
试论环境法制建设与环境监理艾莉(南京市环境监理站210018)环境监理是我国环境保护走上法制化建设的必然产物。结合中国国情和环保工作的实际状况,同时借鉴工商,税务等部门执法队伍建设的做法,以征收排污费为主,专门从事现场监督检查的环境监理站应运而生并迅... 相似文献
5.
林昕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5,7(1):11-11
浅谈环境监理队伍的法律地位林昕(南京市环境监理站210018)国发[1990]65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指出:“加强基层环境执法队伍的建设,增强执法力量”。苏政办发[1994]34号《关于江苏省环境监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沈达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5):9-10
众多的产生环境污染的排污单位,尽管目前是两块牌子,但在具体环境执法案件中却是同一执法行为的2个方面,一方面为技术执法,另一方面为程序执法,互为前提,缺一不可。1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在区级环境保护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 区级环境保护的职能可分解为环境管理、环境宣传、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环境管理和环境宣传是区级环境保护的“两只抓手”,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是区级环境保护的“两条腿”,“手”、“腿”都受区级环境保护职能这个中枢神经指挥。区级环境保护职能中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而没有“腿”仅靠“两只手”,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审计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群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2,15(3):223-224
文中对开展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项目,国家环境法规执行情况,排污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审计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颜永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8,10(6):8-10
环境监理稽查是近年来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的环境监理工作形式。现就其内涵、在淮阴市的实践及其意义作一探讨。1环境监理稽查的内涵及法律依据11环境监理稽查的内涵由于环境监理稽查工作刚刚起步,对其内涵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淮阴市环境监理总站认为:环境监理... 相似文献
9.
理顺运转机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三者之间的交叉点,矛盾点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形成统一,高效,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一支环保队伍。 相似文献
10.
11.
阐述了在环境监理工作中正确行政环境监测的职责及权限的问题,并对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潘永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11(6):9-10
阐述了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监理之间的关系,指出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运作秩序,对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推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结合实践,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运作秩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15.
环境保护纳入小康和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9(3):3-5
结合江苏省环境保护实例,探讨把环境保护纳入小康和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机遇,难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科学监管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获取多源数据,结合GIS和RS空间分析,从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人类活动、环境限制4个方面选取25个指标,构建了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并以泰山生态保护红线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人类活动状况3个分指数得分及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就综合得分而言,2000—2005年、2005—2010年得分降幅分别为18. 73%和5. 24%,2010年得分最低(41. 97分),而2010—2015年得分增幅为81. 63%,2015年得分为76. 23分,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评价等级由Ⅱ级升为Ⅰ级。其中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面积占比、生态系统破碎度和分离度、植被生物量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研究区边界处人类活动的监管,并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植被生长状态的保护。该监管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管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方案布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田建设工程的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工程影响环境的途径,对环保验收工作中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方法进行探讨。以长庆油田某产能建设项目为例,分析其项目运营期污染源,并给出相应监测布点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多年农业环境质量与评价工作入手,分析了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及特点,探讨了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程序及与农业环境决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宫国栋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9(3):10-12
论述了环境监理员的工作威信源于法权作用力和自然影响力。指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乃至社会各界应用环境监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以增强法权作用力;环境监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提高自然影响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