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段富 《安防科技》2007,(5):43-44
运用流谋体技术实现了在网络中连续传输实时的多媒体.讨论了如何利用开放软件包MPEG4IP在Linux下进行MPEG~4压缩编码.使用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协议、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流协议(RTSP)实现了这一技术.所设计的以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为构架的网络监控系统可以使用户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通过浏览器软件在远程客户端直接地观看到监控图像.  相似文献   

2.
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多媒体网络技术是一种基于网络、播放多媒体信息的网络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中应用促进了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它能够更好的节约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硬件的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IP组播的概念、IP组播地址编码、以及组播相关协议、多路广播组的建立、多路广播IP数据报的发送和接收实现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交通资讯     
6月8日上午8时,福建省交警总队在互联网上开放泉州地区E号段车牌号码供泉州市民网上自主编号,当天上午,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接到群众投诉,称上午8时至8时20分无法登录“福建公安交警机动车号牌号码网上自主编号系统”网站,随即相关技术人员对后台网络的相关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发现在6月8日8时至8时5分时段内,仅有两个IP地址进入系统并抢先注册了15个“靓号”车牌,其余IP地址均无法登陆网站进行自主编号,故怀疑系统遭受黑客恶意攻击、干扰并以此牟利。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比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安全体系结构的组成;讨论了限制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各种因素以及安全评估的目标;在分析现有路由协议的基础上,从路由安全的攻防角度入手,详细阐述了现有各种路由攻击手段的原理、特点及危害,并给出了相应的攻击示意框图;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为WSNs安全路由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通过互联网实施远程监控的需求不断增加,自动、准确地获取监控端的IP地址就成为远程监控的必要条件.文章在研究了现有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MODEM连接获得动态IP地址的方案,并对方案实现所要求的软硬件及核心软件的编程给予了说明.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证明此方案是可行的,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安全防范系统通讯的过程中提出了区域的概念。针对不同的区域信息传输特点,以及通讯要求,将整个通讯结构划分为两个区域,采用复合通讯模式,在第一个区域中采用RS485与modbus复合通讯模式;第二个区域中采用TCP/IP协议进行通讯,给出了部分网络层次通讯协议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郑镇钦 《安防科技》2010,(12):7-10,38
基于TCP/IP协议的新一代网络化数字高清监控系统是当前技术前沿,为众多厂商和研发机构所重点推荐。作为监控系统后端大屏显示设备的液晶拼接幕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基于IP的大屏幕液晶拼接幕墙技术发展方向的分析,提出在IP高清时代下,液晶拼接幕墙所面对的技术问题,提出可以采用包括传输网络化、产品系统化、拼接无缝化、监控智能化、画面分割组合、信号格式兼容等六项关键新技术加以解决,分析并指出这些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拒绝服务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常见的拒绝服务攻击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方法,深入分析各种相关防护技术,提出了从设备自身加固入手,以分布式检查,管理和技术双管齐下的思路。给出了应对这种目前开放网络中的顽疾的综合解决方案。笔者提及的相关解决方案涉及到安全评估加固技术、攻击检测技术、流量清洗技术、安全管理技术;也给出了各种不同职责岗位的工作职责,提出了防止拒绝服务攻击必须从做好安全加固,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这种攻击的思路。笔者提出的观点可用于指导企业进行综合的拒绝服务攻击防御,也可以作为安全技术及理论的研究者的参考,提到的各种防范技术均经过了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单板层积梁弯曲破坏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测试由高频热压方法制造的桦木和椴木单板层积梁的密度、静曲强度(MOR)、弹性模量(MOE)和水平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质;讨论LVL(单板层积材)梁受弯曲、水平剪切载荷时的主要破坏形式并得出相关结论。测试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桦木和椴木LVL梁具有较大的密度、MOR和较高的MOE。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受树种的影响较大,桦木LVL梁的主要性能均优于椴木LVL梁。当LVL梁受弯曲破坏时,其主要破坏形式为整体断裂破坏、开裂破坏以及混合破坏等3种;受水平剪切应力破坏时,以基材剪切破坏和胶层剪切破坏两种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腐蚀管道失效压力的预测精度并简化其计算过程,提出基于粗糙集(RS)和粒子群算法(PSO)融合极限学习机(ELM)的腐蚀管道失效压力预测模型。通过属性约简提取影响失效压力的关键因素,选用PSO优化ELM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差,将归一化的核心指标数据代入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基本一致,与单一ELM模型相比,预测结果的均方差(MSE)降至0.255;与其他蚀管道失效压力评价模型相比,该模型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平均值降至0.32。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暴恐袭击高风险区域,推进公共安全精细化管理,以南疆地区为例,采用网格化社会经济数据、遥感数据和兴趣点(POI)数据等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从暴恐分子出现可能性、暴恐袭击目标选择偏好和暴恐袭击后果3个方面建立暴恐袭击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AHP)-Entropy、聚类分区等确定地理空间指标权重,最终得到南疆地区30″×30″(约1 km×1 km)细粒度的暴恐袭击风险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的暴恐袭击高风险以上网格主要位于喀什、和田及阿克苏地区的部分市区和县城,与暴恐袭击历史事件的分布较一致,证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在分析当今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回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辅助系统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指出现有应急辅助系统的进展和不足,并阐明建立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对应急预案在文本预案、图文预案以及推演预案3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析,分别评述3种预案支持系统的特点和缺陷,着重对推演预案支持系统在可视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预案管理、预案自动生成、预案模拟演示、预案执行跟踪以及预案评估5大模块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以期通过3S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系统,并从功能、技术及系统3个层面,积极探索应急预案支持系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Blowout Preventer (BOP) has maintained its function as a safety barrier and the last line of defence against oil and gas spills since its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1900s. However, as drilling and exploration activities move further offshore, challenges pertaining to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subsea BOP systems continue to be a source of concern for stakeholders in the industry. In spite of recent advancements i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 (SISs), the research on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BOP is still lacking in some regards. There are gaps in the literature with respect to the incorporation of preventive maintenance (PM) strategies as well as dynamic operating conditions into BOP reliability analysis. To address these gaps, this paper develops an advanced analysis method using stochastic Petri nets (SPN) to estimate the reliability of subsea BOP systems subject to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CBM) with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The BOP system is divided into five subsystems which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with each other and categorised into degrading and binary uni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P system in terms of availability, reliability and mean-time-between failures (MTBF) is obtained and analyse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also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ault coverage factor and redundancy design on system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fault coverage factor and redundancy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BOP's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and MTBF.  相似文献   

14.
As operation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nverge to allow for remote and real-time access to plant operating data and control functions, the process industry could become increasingly susceptible to cyber-attacks. Traditional hazard and risk analysis methods appear inadequate to identify, prevent, and mitigate such attack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corporating cybersecurity vulnerability analysis not just as part of process hazard analysis (PHA), but also in terms of protecting the process control network and implementing adequate safeguards in general against cyber threats. A layer of protection analysis (LOPA) is adapted to evaluate potential weaknesses and ensure safeguards for critical applications would be resistant to cyber-attacks. Integrating cybersecurity into hazard and risk analyses as well as other elements of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PSM) is demonstrated with examples, making the plant more resilient against both traditional and cyber threats.  相似文献   

15.
建筑火灾烟气中CO迁移规律的FDS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T型"侧间-走廊"典型建筑火灾为模拟对象,分析烟气在走廊中的水平和垂直流动特征,并对火源房门高低、走廊端头启闭和多房门启闭等场景使用火灾模拟软件(FDS)进行了模拟和远距离房间CO浓度的迁移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烟气从火源房间经拱腹溢出在走廊中形成受限空间的顶棚射流;门檐高度决定了CO能够在走廊中的迁移量;烟气在走廊远距离封闭端头形成上部的热烟气层,中部回流层和下层的补气层;其中中部烟气回流层的高低、流速和CO浓度是影响临近非火源房间CO浓度的重要因素。走廊启闭和多房门火灾场景的模拟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CO的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16.
针对LOPA在识别保护层方面的局限性,通过考虑非独立保护层的影响,将非独立保护层分为不满足有效性与不满足独立性2类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独立保护层分别应用引入削减系数以及与故障树分析(FTA)集成的方法对传统LOPA进行改进,并结合具体案例验证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计算结果较传统方法计算结果降低了1个数量级,避免了传统方法过于保守的评价结果;通过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克服了LOPA在识别保护层方面以及场景频率计算方面的局限性,有助于拓展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和职业健康水平,降低煤尘尘肺病等职业病危害,快速且准确判断不同抑尘剂的抑尘效果,研究煤尘抑制剂的固化层厚度、抗风蚀特性、单轴抗压强度(UCS)、贯穿阻力等常用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各评价指标的试验方法、不同影响因素下性能差异分析各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固化层厚度、抗风蚀特性、UCS评价指标来判断煤尘抑制效果较差,贯穿阻力能较好地判断煤尘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优选首采层作为保护层开采,选取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建立以AHP(层次分析法)和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为基础的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分析贴近度并预测出煤层突出危险可能性,并进行现场工业性实验。结果表明:AHP-TOPSIS综合评判法预测优选8号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并经现场工业性实验验证,瓦斯解放效果较好。该方法结合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避免单一地从主观出发或从客观出发带来的决策失误,并选取大量评价指标,使预测结果更贴合实际情况,可作为优选保护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入侵检测的1类支持向量机模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 ,使得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攻击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新 ,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入侵检测技术来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由于几乎所有的攻击与滥用都被记录在系统的网络数据中 ,因而可以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网络数据构造入侵检测系统。在对网络数据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入侵检测的 1类支持向量机模型。第一 ,构造适于异常点检测的1类支持向量机模型 ;第二利用抽象化的网络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训练以确定其中各个参数的值。实验表明 ,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