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高世宪 《绿叶》2011,(4):65-69
中国现在大力发展核电,主要面临三个问题:认识问题、安全问题与经济问题;目前,世界核电技术市场的现状是合作远大于竞争,我们已经融入到了世界的主流;从国家整体的规划角度来看,安全、经济的技术路线正是核电发展的战略起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掌握的高温气冷堆是最新的核电技术,其"固有安全"性开启了世界核历史上的第二核纪元。落实强化自主创新的国策,加大对高温气冷堆技术方向的投入,巩固我国在核电技术革命中的领先优势,积极促进高温气冷堆技术的产业化,必将引领我国核电产业朝着自主、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能源形势严峻,发展核电事业势在必行。当新的一轮电力短缺出现时,人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核电。据悉,我国将启动庞大的核电发展计划。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了核电的远景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600万千瓦。即核电的装机将从目前的建成和在建870万千瓦基础上,新增2730万千瓦。这个规划意味着从2004年起,中国每年将至少批准建设两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意味着今后十多年每年都要建设一座"大亚湾核电站"。核电被全世界公认为是安全清洁的替代能源。但是,1986年4月在前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蒸汽爆炸及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后,加大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担忧。我国将启动核电发展计划的消息,再度引起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关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安全司李干杰司长。  相似文献   

4.
面对能源紧缺问题,世界各国除了加强对常规能源开发外,一些国家纷纷投入到新能源开发中来。核电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清洁、安全、供应能力强等特性逐渐受到各国的青睐。我国核电发展较晚,但进步很快。根据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政策形势,分析了我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并用区位商定量分析了核电区域布局,对我国核电发展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核电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核电厂的安全特性进行了评述,强调核电是一种安全、可靠和清洁的能源,对缓解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影响核电工程经济安全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为保障核电的生产安全需要投入大量的先期成本;二是处理核电的生产废料需要投入大量的后期追加成本。因此,核电生产如果规划不慎,便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内陆核电站是安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14日在"2014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内陆核电可以达到不低于滨海核电的安全水平,环境风险低于社会可接受水平。应加强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不断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文化。"核电选址本无沿海和内地之分,取决于电力需求、厂址水文和环境等  相似文献   

8.
以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生产活动为代表,结合当地的天然水体分布和辐射本底情况,对放射性流出物辐射控制及周边天然水体辐射水平变化进行分析,充分证明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运行安全,未对天然水体辐射水平造成可察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核电在刚刚起步时就碰上了国际核电发展的低谷:由于受重大核安全事故的影响,欧美国家纷纷减缓和停止发展核电。20多年过去了,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核电技术的进步,曾经一度被冷落的核电又重新被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0.
观点     
《绿叶》2011,(4):132-133
中国沿海地区核电站可能面临上游洪灾的风险,至于湖北、湖南等地计划修建内陆滨河核电站,更需防范洪灾。但无论多大争议,核电还是要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关键在于如何发展。——针对一些业界人士存在盲目乐观倾向,对核电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重视不足,环  相似文献   

11.
标准动态     
正中科院金属所牵头编制核电材料试验标准填补国际空白由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牵头编制的4项高温高压水环境下的材料试验标准正式发布,填补了国际上该领域的标准空白,对我国核电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填补国际空白的4项核电材料试验标准,即《核电厂金属材料高温高压水中划伤再钝化试验方法》《核电厂金属材料高温高压水腐蚀疲劳试验方法》《核电厂金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缓解传统化石能源紧缺及其所伴随的大气污染问题,发电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核电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选择。但是,由于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发生重大核事故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发展核电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和阻力。在此背景下,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核电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以保障我国的核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对国内外核电风险评估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对核电风险管理的意义,提出了我国未来构建核电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核电站历来是各国安全保卫的重点。美国的核电占其总发电量的20%左右,经历了“9·11”事件之后,美国对于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显得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09,(5):4-4
推动核电又好又快安全发展;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发布;2009年环保专项行动启动.  相似文献   

15.
核事故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本文针对目前核电厂面临的积存的低中放固体废物超出暂存库设计容量和时间的困境,分析核电持续发展带来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需求和放射性风险,深入探讨了我国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废物处置责任划分不明确、核电发展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家职能存在割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出台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选址规划、建立独立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公司、建立和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基金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13,(5):95-95
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简称"国核锆业"),成立于2007年,公司归口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管理,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属核心企业。国核锆业的成立旨在整合国内现有锆材生产资源,建成包括核级海绵锆、锆合金熔炼、锆材加工等在内的我国完整的核级锆材产业体系,填补国内空白,保障我国核能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21,(4)
正9月23—24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核电安全分会、中国核学会核安全分会共同主办,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维修规则与配置风险管理研讨会"以网络视频与现场同步的方式在青岛市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加强核电厂维修规则和配置风险管理的技术交流和创新发展,以推动完善我国风险指引型核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实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因果分析法的不足和保护层分析(LOPA)方法的功能,提出"基于因果分析的保护层分析技术"的工艺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对油气管道中阀门维护修理作业的实例分析,介绍如何将LOPA融入因果分析中。结果表明:基于因果分析的保护层分析技术能进一步提高事故预防能力,为工艺分析系统的安全设计和完善提供依据,也对作业中安全事故的预防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核技术的广泛运用,我们不得不面对发展核电和利用核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核与辐射环境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分析青海省辐射环境安全形势入手,探讨了提升省级环保系统辐射事故应急素养的意义,提出了提升应急素养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信息公开、分享核电知识、开展科普活动,密切与公众的联系,将核电企业的发展与公众的生活紧密联结在一起,逐渐形成息息相关的结合体,以持续的行动,帮助公众科学理性地认知核电。在我国核电管理体制下,政府、监管机构在核电项目前期、建设、运营等全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核电企业往往是以B2B的沟通模式,在运营过程中注重与各级政府、监管机构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