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大量酸雨实测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南通市酸雨污染状况,从区域性影响、局地污染影响和大气颗粒物缓冲能力等方面研究南通市酸雨污染的成因,为南通市环境综合决策和酸雨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酸性降水变化趋势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性降水污染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酸雨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污染问题。湖南省通过降水监测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监测数据。本文在对全省近8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本省酸性降水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了酸雨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掌握湖南省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更好地制定全省的酸雨污染控制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酸雨的来源、危害及昆明市近年来酸雨污染水平、酸雨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控制和防治昆明市酸雨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一控双达标”,控制燃烧煤酸雨和SO2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按照国务院关于“两控区”批复提出的要求,依据重庆酸控区大气污染现状及污染预测结果,结合国内外污染控制措施经济技术的进展,提出了重庆市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孔瑾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4):154-156,189
根据锦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大气资料,通过对其3个采样点,从2001年到2010年共1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地区酸雨多出现在5、6、7月,以SO42-、NO3-和NH4+、Ca2+为主要污染离子,体现了大气降水煤烟型污染的特点。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锦州市降水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分析了酸雨的成因并提出了酸雨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摘要:以新疆奎屯市为研究对象,于2004—2008年连续5年对大气降水进行了采样分析,以大量的酸雨实测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了奎屯市酸雨污染状况,从区域性影响、局地污染影响和大气颗粒物缓冲能力等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了解奎屯市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与时空化特征,SO4^2-与Ca^2+是含量最丰富的组分。同时指出奎屯市的硫酸型降水污染应该从总量上控制SO2,并从源头上削减SO2的排放量,浅要地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酸雨的影响状况,同时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可行性建议。为奎屯市环境综合决策和酸雨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酸雨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江西省酸雨监测站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酸雨的影响因素和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酸雨污染情况有所缓和.江西酸雨呈季节性的变化,夏季酸雨污染较轻,冬季酸雨污染较重.江西省全省都有酸雨污染,但污染程度分布不均。江西的吉安、宜春以及景德镇污染较严重,鹰潭、上饶和萍乡污染较轻。江西省降雨的pH值随降雨量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毛毛雨、小雨和中雨的pH值较小,而大雨和暴雨的pH值较大。综合分析江西酸雨的pH值和酸雨率,利用傅里叶函数的原理给出江西酸雨频率和pH值的数学模型。由数学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际值较好吻合,说明所建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江西酸雨的频率和pH值。利用江西酸雨数学模型对未来10年的江西酸雨的频率和pH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2002年酸雨污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贵州省的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全省的酸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于2002 年3月至2003年2月在贵州省全省范围内进行年度降水pH值和离子组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全省降水pH年均值为5.38,个别城市降水pH年均值为4.31,酸雨污染比较严重;酸雨污染季节性明显,冬季酸雨出现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酸雨的地域分布表现为以黔中为十字圆心,四个顶点遵义、都匀、安顺、凯里酸雨率高,而城市中心区酸雨污染较城郊严重;全省的酸雨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  相似文献   

9.
浅析昆明市酸雨污染状况及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昆明市区1998~2002年酸雨污染状况、酸雨分布及市区降水离子组分变化规律与特征的探讨,为昆明市区酸雨类型、分布和来源提供基础数据,并对控制和降低酸雨污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区划及实施政策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阐述了中国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现状,分析了划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的依据和原则,绘出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的范围,重点分析研究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内的控制目标以及用燃料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确定的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政策,并研究了政策实施对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东川酸雨污染的水平、变化特征、污染趋势、酸雨组成权重、与气象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川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酸雨污染,冶炼厂硫排放是造成该区域酸雨的主要成因。提出东川区酸雨控制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谢小惠 《环境》2005,(Z1):119
一、概述 降水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地了解全国或某一个区域的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趁势,确定酸雨污染的范围和酸雨污染程度;掌握酸雨污染的主要污染组分和特征,为控制酸雨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当前,降水监测的项目有:降水量、PH、电导率、SO42-、NO3-、Cl-、F-、K+、Na+、Ca2+、Mg2+、NH4+等项目,有条件的情况下还监测有机酸(甲酸、乙酸).根据测得降水PH的大小确定是否属于酸雨,通常称PH<5.60的降水为酸雨.下面就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作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翀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3,(12):135-138,134
利用2008年至2012年蚌埠市区降水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蚌埠市区酸雨污染时空、季节、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及其成因,致酸前体物、气象因素等与酸雨污染的关系,同时针对蚌埠市区酸雨污染提出几点治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四川省能源结构和废气排放情况的分析,结合四川省近年来酸雨监测资料,包括年平均降水pH值、酸雨频率,总结了近年来四川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降水离子的分析,说明四川省酸雨阴阳离子的组成,酸雨为硫酸型,各城市之间存在致酸物质的远距离输送和相互影响。将2006年四川省酸雨状况与2005年状况进行比较,并且对酸雨污染程度进行分级,结论是2006年四川省部分城市酸雨污染形势趋于加重,全省酸雨污染形势仍然严峻,并提出了控制酸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酸雨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重庆是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酸雨现状及污染特征 ,指出重庆特殊的气象条件和能源结构是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比照国家对酸控区的紧迫要求 ,重庆市在酸雨控制上差距甚大。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重庆酸雨控制“高低结合、总量控制”的战略 ,和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前导、以调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为核心 ,以控制低空面源与高架点源为重点的酸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6.
福州市酸雨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梅芳 《福建环境》1999,16(5):11-13
分析了福州市酸雨现状,污染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并提出酸雨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对湖南省“十五”期间降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角度研究了全省酸雨污染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通过预测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酸雨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浅议白云山酸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涛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34-135
通过对广州白云山1994~2004年10年降水监测结果分析及其对白云山酸雨现状调查,分析酸雨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并对控制和降低酸雨污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礼  张润水 《福建环境》1997,14(5):35-35
酸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控制污染就要控制酸,而控制酸与减少酸雨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排放到环境中的酸减少50%,则酸雨可减少50%。 采用什么方法来控制酸雨呢?首先,可采用废物利用、综合治理这条行之有效的方法,还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评价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实施以来常州市酸雨污染改善效果,本文利用2011-2020年常州市大气环境酸雨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近十年来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大气污染减排工作的持续推进,常州市区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酸雨污染呈逐年改善趋势,污染类型由硫酸型主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