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规定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测算了黑龙江省2002-201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运用Kaya分解法,预测了黑龙江省2011—2020年在不同情境下的人均碳排放量。研究表明,2002-2010年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人均碳排量年均增长率为8.18%。在四种经济增长情境下,黑龙江省2011—2020年人均碳排放量的年均增长率均远远低于2002-2010年,但人均碳排放量仍逐年增长,且GDP增长速度越快,人均碳排放量增长也越快。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测算甘肃省1993-2011年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构建该省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Tapio脱钩指标模型,研究了甘肃省1994-2011年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农业投入导致显著的碳排放增长;脱钩弹性曲线大体上呈现周期性“较理想状态—畸形状态—较理想状态”的“W”型变化,其中一、三阶段整体发展良好,强弱脱钩状态占比达82.5%;各阶段有不同的脱钩指标值,出现各类状态的原因各不相同.依据结论,提出了相关低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九五”和2010年行业发展和污染防治规划“九五”和2010年,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必须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九五”计划机制纸及纸板产量3000万吨,平均年增长4.6%,人均消耗量达26公斤。要在2010年规划机制纸及纸板产量4000万吨,平均年增长3%,人均消费量36公斤。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使造纸工业从规模小、技术落后、污染严重逐步向原料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重点企业实现大型化和生产现代化,基本控制环境污染的方向发展。“九五”期间造纸行业环境污染以厂内治理为主,加强实施综合防治,力争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期间邢台市经济与环境现状“九五”期间,我们邢台市国民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69.8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2006亿元,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8.l亿元,比1995年增长162.8%。可喜的是,这期间,我市的环境污染并没有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步增长。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由1990年的326吨下降到1996年的93吨,废水处理率由引.8%提高到8入9%,废气处理率由89.l%提高到926%。城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一直保持100%。全市环境污染防治水平进一步提高,1995年用于防治工业污染的直接投资达3752.01万元;完成污染源治理项目35个,…  相似文献   

5.
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和我国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现状,构建了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与碳排放量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碳排放计算,发现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重工业产值每增长1%,将引起碳排放量增长0.284391%;在短期内,碳排放量的变动受到当期重工业产值和上一期碳排放量的共同影响.从改革传统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型工业化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0--2010年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能源消费数据和经济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测算出西北各地区的碳排放量;采用脱钩理论对西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进行分析,运用LMDI分解方法构建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趋于不稳定状态,其中2002年、2004年为强脱钩,2001年、2007年、2009年、2010年为弱脱钩,2003年、2005年、2008年为扩展性负脱钩,2006年为增长连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是西北地区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西北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是控制碳排放增加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1995—2015年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数据测算碳排放总量,借助弹性脱钩模型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利用等维灰色递补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长江经济带碳排放量逐年增长,约70%的碳排放来自于工业部门;原煤和电力碳排放量占总量1/2左右;江浙、湖南与四川分别成为东、中、西部地区的碳排放中心;②长江经济带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先后经历:较理想的弱脱钩状态恶化为增长连结甚至扩张的负脱钩状态,逐渐改善为增长连结或弱脱钩状态,再进一步改善为弱脱钩或强脱钩状态;③2016—2026年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碳排放及GDP均持续增长,导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均呈现出弱脱钩状态,而排放与能源消费呈现出增长连结状态,该状态与理想的强脱钩状态尚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2,(6):70-70
联合国呼吁土地退化零增长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近日发布报告,呼吁国际社会为“土地退化总面积零增长”做出努力。世界范围内有l5亿人口直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可耕地由于土地退化和干旱而流失。另一方面,全世界对粮食的需求将在2030年增长50%,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则要增加1.2亿公顷的可耕地。  相似文献   

9.
工业园区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方法,是园区科学推进低碳发展的必要前提。本研究剖析了园区碳核算的复杂性,明确了园区“双碳”工作的核心要义,建立了“一芯四核”互馈式园区碳核算方法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应用目标与范围定义、流分析与排放清单建立、碳排放计算、结果解释与决策支撑四个核心环节,四“核”间相互作用、迭代优化,根据园区发展实际进行具象化,并充分考虑向上与所在行政区域碳核算清单、向下与企业碳排放核算兼容,最终服务于准确把握低碳发展内涵、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一关键内“芯”。进一步地,研究阐述了“一芯四核”方法框架各主要步骤,分析了园区碳核算实践中面临的园区边界、核算范围、清单建立、数据质量等方面的难点,提出了基于检验清单的各环节工作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研究为“千园千面”的工业园区提供了科学统一的碳核算理论框架,可为工业园区在低碳转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供决策支撑,为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奠定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0.
薛艳艳 《绿叶》2010,(8):62-70
作为一个碳排放大国.中国已经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宣布了减排目标: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水平下降40%~45%。城市位于节能减碳目标分解的末端,这意味着城市应肩负着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责任,而世界城市的低碳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本文希望通过对几个国际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文件的追踪和分析.为中国城市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2):25-25
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人大会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要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从今年起每年公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情况。据有关方面估算,如果将20%的节能降耗目标具体分解到年,“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年节能率要达到4.4%。这是能耗指标首次与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并列成为中国的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小虫 《环境教育》2007,(2):47-48
2006年,我国进入“十一五”新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幅度强化了环境保护施政力度。这一年,中央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要并重、同步和综合的要求.这被称为“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张敏 《青海环境》1999,9(2):94-95
1998年环境统计结果表明,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上年下降134%,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15%,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85%。乡镇工业“三废”排放量减少。现将1998年环境统计数据分析如下:一、“三废”排放情况(一)废水1998年全省废水排放量为13...  相似文献   

14.
冯杰 《环境教育》2009,(1):82-83
工业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但仍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 甘肃省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省份,也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结构性”污染比较严重的资源开发地区。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699.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001年到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由355亿元增加到1066亿元。全省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占15%,第二产业占46%,第三产业占39%。其中,第二产业在“十五”期间提高了接近7%,主要得益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化、有色、冶金、电力、食品、机械六大支柱行业实现利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92.7%,支柱行业支撑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STIRPAT模型,探究天津市2000年以来碳排放变化,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对天津市碳达峰时间和碳中和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口总量、城镇化率、地区生产总值、能源强度和高技术比重都影响天津市碳排放,其每变化1%,碳排放平均变化-1.10%,9.46%,0.70%,0.98%和-0.42%;天津市2013年碳排放达...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色污染”这一城市固体废物的治理已引起全球各国高度重视。本文在对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现状的实地勘查和管理制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染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井提出了要控制“白色污染”,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寻求一条适合国情的控制对策。一、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现状多年来,哈尔滨市的白色污染随着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百分含量的增长而日益突出。哈尔滨市1997年生活垃圾产生量是1984年的2.67倍。其中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百分比是:1984年仅占0.60%,1997年上升到5.08%。哈尔滨市废塑料排放量1…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修正传统的LMDI指数分解法并构建Tapio及交叉脱钩模型,结合灰色预测模型GM(1, 1),实证分析2006—2025年京津冀钢铁领域碳排放的碳强度、驱动因素、脱钩指数及协同关系。结果发现:(1)京津冀从“十一五”到“十四五”时期钢铁领域碳排放由快速增长变为缓慢增长,北京市和天津市钢铁领域的碳排放强度均低于地区平均水平,河北省则高于平均水平;(2)碳增排因素为能源消费碳强度和资本投入,碳减排因素为能源强度和技术进步,劳动投入逐渐从碳增排效应转变为碳减排效应;(3)京津冀钢铁领域碳排放与工业增加值未实现脱钩,且京津冀三地间脱钩协同关系多表现为不协同。鉴于京津冀城市群钢铁领域聚集,需推进钢铁领域实现协同脱钩,积极引领“双碳”行动。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及碳汇特征,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碳汇量核算体系,利用基尼系数评价了16地市区域差异,构建耦合模型研究了净碳汇与种植业产值之间的关系,利用核密度函数分析了净碳汇空间差异动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2000~2020年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先上升后下降,碳汇量、净碳汇、净碳汇强度均波动上升;各地市种植业碳排放量、碳汇量及净碳汇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平均碳排放生态承载力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净碳汇与产值耦合效果一般;净碳汇由两极分化演变为单极化,地区间差异有扩大趋势。根据结论提出种植业碳减排增汇建议,对山东省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平江区从1980年建立环保机构开始.经过多年努力,全区环境污染状况基本上得到了控制,1989年、1992年分别通过了建设“烟气黑度、固定噪声源双控制区”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省级验收。1993年全区283个固定噪声源、91个社会生活噪声源、125台工业锅(窑)炉排尘浓度、1947台(眼)E级锅炉(茶水炉、饮食炉灶)烟气黑度达标率分别为96.5%、100%、97.1%和96.7%,8.93平方公里建成区785个200米×200米网络200秒平均连续等效(A)声级为53.8dB(A),辖区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一、全面系统地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  相似文献   

20.
涪陵市位于长江、乌江汇合处,有“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又是中外驰名的“榨菜之乡”。全市工业以建材(水泥)、食品加工、化工、轻纺为主。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涪陵市的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到1994年已有46290个.其中乡村两级企业达1642个,比1984年增加1007个,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54万人,乡镇企业年产值已达15.12亿元,比1984年增加1473亿元。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涪陵市采取措施,积极治理。据1994年统计,工业污水处理量为10。万吨,比1990年增加67万吨,处理率29.7%,比199O年增长16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