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农业风险特点和农业保险模式选择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江苏省涟水县农业保险的调查数据为例,论述了该县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并运用Logit模型探索了影响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各个因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意愿主要受其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情况、政府补贴水平以及农户的投保满意度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证明了地方政府实施的"联办共保"的补贴性保险模式极大的促进了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保险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国部分地区也发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保险。就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现行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左璇  张峭 《灾害学》2016,(4):191-195,204
当前,虽然农业保险发展势不可挡,但行业内还未形成统一标准衡量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亟待进一步研究。根据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构建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信度检验对指标进行筛选,通过主成分分析排序确定权重,以北京为例实证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基本与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各区县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民对农业自然灾害和农业保险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荣茂  冯荣伟 《灾害学》2006,21(1):117-120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何保护农民的农业财产,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使农民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江苏十个地区农民参加农业保险意愿情况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实施和推广农业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与农业政策性保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荣茂  邱敏 《灾害学》2007,22(3):109-113,138
在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主要农业自然灾害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来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农业保险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农业保险立法、提高保险意识、加强保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救灾保险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整个民政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农村救灾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已经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而举办农村救灾保险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一、试办农村救灾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近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给我国的农业生产注入了活力,自然经济开始  相似文献   

8.
周美琴  宁松  聂文东  赵智国  史培军 《灾害学》2012,(4):103-106,113
基于566户调研数据,对湖南省开展的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做了深入分析,以期对农业保险的开展和相关政策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调查结果显示:水稻和棉花保险保障程度有限,低于基本物化成本;对相关政策的不理解以及担心得不到赔偿是限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农户愿意支付的水稻与棉花的保险费率平均在2.6%~3.0%。建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设防水平;结合农民需求和支付意愿,设计合理丰富的保险产品;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保险知识教育;加大农业保险宣传,保证基层政府和保险公司良好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洪水保险的模式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保险是抗洪救灾的主要对策之一。本文对洪水保险的几种模式:通用保险型、定向保险型、集资型保险和强制性全国洪水保险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洪水保险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气象指数保险作为最有前景的农业保险创新工具,在保障农产品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运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综合气象指数模型来设计棉花保险产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熵权法构建综合气象指数,综合考量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指标对棉花生产的影响。相比单一气象指数模型,综合气象指数模型能够整合多种气象条件信息,提高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模型的精度。基于该模型,以1999—2016年北京市棉花作物为例进行保险设计,在综合气象指数模型框架下计算出该地区不同灾害等级下的棉花气象灾害指数保险的纯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市场分析及其合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萎靡的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市场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从产品特性、风险和费率设定三方面分析了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市场的特征,通过对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市场进行经济学分析,找出其衰退的原因,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实行洪水保险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回顾洪水保险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洪水保险与世界洪水保险的差距,根据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和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洪水保险措施:建立洪水保险准备金是进行洪水保险的前提,洪水保险的特殊性决定了洪水保险不可能是个营利性的保险,因此要保证洪水保险的正常运行必须有社会和国家的扶持,洪水保险机构应按流域设立,中国洪水灾害发生的空间特点决定了洪水保险机构只能按流域设置,洪水灾害发生的时间特点决定了洪水保险的对象必须是固定资产,而不应该是流动资产,遭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大的是农田,因此农田应该是洪水保险的对象,不应该是种植在农田里的农作物,另外可以通过农业保险对不同农作物进行保险,洪水保险需要洪水风险的分析和研究作技术支撑,没有科学的洪水风险分析,洪水保险很难顺利进行,加强与洪水保险有关的各方面法律法规的建立,在洪水保险法中明确界定洪水保险的保险对象,明确保险双方的义务和权利。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农业旱灾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旱灾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并考虑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了农业旱灾风险。应用信息扩散理论计算了干旱出现机率,将灰色系统理论和风险分析理论相结合,在确定干旱出现机率的基础上计算农业旱灾灰色风险率,前者考虑了系统的模糊不确定性,后者考虑了对系统认知缺乏所产生的主观不确定性,完善了农业旱灾风险分析,为防灾减灾和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回顾与评述,阐述了我国主要农业灾害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学术问题,探讨了农业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灾害性天气只是农业成灾的外部环境条件(环境胁迫),在这种环境胁迫下,农业生产系统是否最终成灾,还要取决于农业生产系统本身对这种环境胁迫的应对和作用.因此农业灾害机理反映了环境胁迫与农业生产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当前,对农业灾害机理研究不足,农业成灾过程和关键因子认识不深入,农业灾害监测理论与方法不完善,已经成为建立有效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灾害时空动态监测,以及国家进行重大防灾减灾决策的瓶颈和障碍.对主要农业灾害机理开展研究以及发展农业灾害理论和监测方法,是国家实现农业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多门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With high profile flooding events and increasing risk and probable damages of flooding in the future flood risk management (FRM) in England and Wales has undergone substantial changes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flood risk communication in the areas of flood forecasting, warning and response, spati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ontrol and flood insurance at a national level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Research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21 representatives of key organisations and activities at a national level of FRM. Drawing on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key contextual features at pl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flow through organis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policy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informed and constrained by flood events, organisational agendas,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clear policy guidance on activities in certain government FRM communication initiatives and the commercial imperative driving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