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钒矿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钒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与此同时,钒矿的开发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石煤是我国独特的一种钒矿资源,储量极为丰富。研究石煤(含钒矿碳质页岩)的开采、提钒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氨氮、高价钒等,并提出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选取资源能源利用、生产工艺技术、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4类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18个二级指标,对陕西省18家钒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分析结果:陕西省钒行业各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属中等偏上清洁水平,矿石回采率、浸出率(湿法)、沉钒率、热解率、钒总回收率等指标得分较高,氨消耗和排放量、废石排放量、废水钒浓度及酸消耗量(火法)等指标得分较低,提出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生产工艺设备三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3.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存在结垢、堵塞、副产品销路困难等问题,而传统钒矿提钒生产过程中硫酸等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针对以上2个问题,进行了以焙烧钒矿作为脱硫剂,在中试规模的环栅式喷射鼓泡塔中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同时二氧化硫又用于焙烧钒矿中V2O5提取的耦合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气压降为3.0kPa,气体流量为2350m3.h-1左右,钒矿浆液pH值在4.5以上时,脱硫效率持续稳定在90%左右,整个过程长达20min;脱硫率随吸收剂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2次循环比1次循环的脱硫率高3.5%;吸收塔运行约40min后,塔中钒的平均浸出率为20%左右,脱硫渣再用5%的稀硫酸浸取10h后浸取率可达到60%.焙烧钒矿是一种较好的新型脱硫剂,脱硫渣可副产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五氧化二钒产品,并且解决了传统提钒工艺中钠离子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因此,该法是一种较好的资源化烟气脱硫方法,可应用于脱硫或湿法冶金等行业.  相似文献   

4.
连续处理酸性沉钒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处理酸性沉钒废水的研究程正东(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北京100081)目前存在多种提钒废水处理方法,如FeSO4法、铁屑法、SO2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FeSO4法存在净水剂耗量高,净水渣二次污染等问题;铁屑法处理成本低,但存在腐蚀钝化现象,净水效...  相似文献   

5.
含钒石煤烧渣的稳定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含钒石煤烧渣稳定化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石灰为稳定剂与烧渣相混合进行稳定化处理,渣中的水溶态钒转化为钒酸钙沉淀而降低毒性。浸出试验表明,水中钒浓度〈5mg/h,并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6.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剑湖表层及柱状沉积物钒(V)含量,采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提取V各形态,并对V空间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粒度对剑湖沉积物V及形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剑湖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颗粒均以粉砂粒和细砂为主,细颗粒V含量更高.表层沉积物V含量为(117.82±63.31)mg/kg,其水平空间分布差异较大.V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分别为(8.91±8.91),(18.36±10.53),(7.67±7.67),(80.22±58.71)mg/kg,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且黏粒和粉砂粒对V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影响较大.V垂直分布差异大,底层V含量高于表层,少部分区域受黏粒和粉砂粒影响.剑湖沉积物V污染程度小,大部分地区潜在生态风险较低,底层沉积物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都高于表层.  相似文献   

7.
石煤提钒行业污染防治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张一敏  李佳 《环境保护》2013,41(15):58-59
石煤型含钒页岩是我国优势的钒资源,国内石煤型含钒页岩中五氧化二钒储量是我国钒钛磁铁矿中五氧化二钒储量的七倍,超过国外的总储量。石煤型含钒页岩提钒行业的先进工艺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的重视,自2000年起,包括湖北省在内的我国所有含钒页岩产出省份,开发出了如含钒页岩空白焙烧工艺、钠化焙烧工艺、复合氧化焙烧工艺、直接酸浸等提钒技术。但提钒工艺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石煤提钒行业生产工艺的深入分析,以生命周期系统评价为基础,以易操作性、特殊性和兼容性为原则构建了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准则层是相互独立、分别隶属于目标层的一级指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概括性指标;指标层为二级指标,该层隶属于准则层。包括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两大类,其中定量指标为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等4个一级指标及所属的20个二级指标,定性指标为生产工艺指标、执行环境保护法规指标、环境管理体系及清洁生产审核指标等3个一级指标及所属的9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9.
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统计数据、国家行业标准及对石煤提钒行业专家咨询基础上,制定该行业清洁生产工艺评价路线。对已选定的指标体系,在中国相关领域清洁生产标准中等级划分的基础上,确定出各指标的清洁生产水平、一般水平、落后水平3个等级的评价基准值,制定了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引入模糊数学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方法有效解决了清洁生产评价中系统复杂性与评价精确性之间的矛盾,将定量计算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为该行业科学、合理的开展清洁生产评价,实现石煤提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我国生产硫酸的厂家每年更换的废钒触媒约五千余吨,堆置室外,没有回收利用,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废钒触媒中含钒平均约5%,远高于以含钒石煤为原料的五氧化二钒生产厂家的原料含钒量。五氧化二钒主要用于制造钒铁合金、硫酸工业和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ADA 法脱硫助催化剂和热钾碱脱碳缓蚀剂。目前国内市场价格约为8万元/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遗传算法(GA)对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于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评价.在系统研究石煤提钒工艺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前期已建立的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GA改进SVM的应用思路,通过对3种工艺类型企业的现场数据采集,形成训练和测试样本,并利用GA算法确定出各类参数(惩罚参数C和核函数参数g),分别为强酸浸工艺C=2.1049,g=5.2184;弱酸浸工艺C=0.0035286,g=1.9947;水浸工艺C=0.39587,g=1.4105.GA-SVM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分类精度达到100%.通过与其他评价方法对比表明,训练好的GA-SVM方法针对小样本数据在分类精度和可操作性上都较其他方法有明显优势,实现了对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喻旗  龙明礼 《环境工程》2007,25(6):96-97,39
介绍用含钒石煤生产五氧化二钒的原理和低污染生产工艺。论述了五氧化二钒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的产生及其废水、废气、噪声的治理方法与效果。并介绍了废渣的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及五氧化二钒生产可能带来的放射性影响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石煤灰渣酸浸提钒后残渣作水泥混合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钒残渣用作水泥混合材的可行性,根据提钒残渣的物化特性分析,设计出合理的配料方案,通过对试样的物理检验,研究了提钒残渣的掺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钒残渣属于活性混合材,在掺量为25%-40%时,可单独用作水泥混合材,且不论单掺还是和水泥厂石煤渣对掺,水泥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  相似文献   

14.
以河南某酒精生产企业为例,研究玉米发酵酒精废水厌氧处理产沼气发电系统工艺可行性和环境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经"两级厌氧+好氧+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COD浓度从40 607 mg/L可降到100mg/L以下,出水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酒精废水二级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厌氧产生沼气净化后,采用内燃式发电机组燃烧发电,日均发电量为45.1万kwh,经济收益明显;理论上沼气发电系统每年可节标煤53 578.8 t,减少40 719.9 t二氧化碳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美国戴安公司ICS-900型离子色谱仪研究粉煤灰吸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氨氮,用甲基磺酸溶液作淋洗液,通过对淋洗液溶液浓度和淋洗速度的优化,将NH;分离出来,并与纳氏试剂光度法做比较以分析其可行性。经实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离子色谱法的线性相关性高,调节淋洗条件,就能较好地分离出各种元素,且与钠氏试剂光度法测定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离子色谱法可替代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研究水中的氨氮。  相似文献   

16.
MAP法即磷酸铵镁沉淀法,是一种比较新颖有效的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化学沉淀的方式使废水中的氨氮浓度降到很低,其基木原理是向含NH^4^+废水中投加Mg^2+和PO4^3-使之和NH4^+生成难溶复盐MgNH。PO4·6H2O(简称MAP)结晶,然后通过重力沉淀,使MAP从废水中分离,而且沉淀反应不受温度、水中毒素的限制。文章介绍了MAP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反应机理,分析了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综合分析最终得出:pH在9左右、温度25℃-30℃、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在1:1:1左右氨氮去除率效果较好,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磷酸镁铵是通过向氨氮废水中加入镁盐和磷酸盐,使Mg2+、PO43-离子的药剂与氨氮废水中的NH4+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磷酸镁铵(MgNH4P04·6H2O),再通过重力沉淀或过滤得到MAP。但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要受到pH值、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等等因素影响。综合分析:pH值在9左右,温度在25℃-30℃,反应物配比值因氨氮废水产生的污染源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8.
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药废水由于制药原料化学纯度较高,废水中常含高浓度氮、磷污染物,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可同时回收两种元素不仅可以有效同时去除两种污染物,而且可以得到附加值较高的磷酸铵镁盐,因此本研究用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小试实验处理制药废水,讨论了磷酸铵镁沉淀法pH、晶种、初始浓度对P0^3- 4和NI-14同时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镁盐,在pH=9.5的条件下,可去除90%PO^3- 4,同时可去除15%NH4,在Po^-3 4和NH4浓度较低时,投加晶种可使Po;一去除率提高20%,该法渴望为制药废水处理提供创造经济效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MAP)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采用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研究了该方法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得出了最佳处理条件,即在室温条件时,pH值为10~10.5、反应摩尔比n(Mg2+):n(NH4+):n(PO43-)为1.2:1.0:0.9时,对于本试验中的垃圾渗滤液来说,为最佳反应条件,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97%以上,达到国家杂用水水质标准中对氨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