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北京常见绿化树种叶片富集重金属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少宁  孔令伟  鲁绍伟  陈波  高琛  石媛 《环境科学》2014,35(5):1891-1900
以北京地区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对其季节变化规律和污染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植物叶片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①植物叶片中重金属Cu、Pb、Zn含量随季节变化(由春到冬)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Cr含量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秋季达最高值;春、夏、秋这3季对Cu富集能力较强的为柳树和国槐,冬季为油松;对Cr、Pb富集能力较强的是国槐和侧柏,冬季为侧柏和白皮松;对Zn富集能力较强的为柳树和白皮松,冬季为侧柏;②由市中心至远郊,4种重金属(Cu、Cr、Pb、Zn)污染程度为:景山(C=2.48,C为污染系数)>奥林(C=1.27)>松山(C=1.20)>水关(C=1.18);③水关长城景区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较大,其它3个研究区域重金属含量排序为:景山>奥林>松山;同一树种叶片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排序均为:Zn>Cu>Pb>Cr,且Zn含量与Cr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④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呈二次多项式关系,除Cu元素外,其余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关性较强,且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PM_(2.5)为主的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绿化树种叶片磁性对PM_(2.5)具有指示作用。该研究通过对平顶山市不同功能区内常见的19种绿化树种叶片样品进行磁性测试,旨在比较不同树种叶片磁性的差异,探讨叶片磁性与PM_(2.5)的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城市功能区,不同树种的叶片质量磁化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污染严重的矿区,不同绿化树种叶片磁性参数均高于其它区域。其中广玉兰叶片磁性参数最高,为67.30×10~(-9)m~3/kg,悬铃木叶片磁性最低,为6.41×10~(-9)m~3/kg。同一区域,广玉兰、构树、侧柏、栾树、油松叶片磁性参数均较大,对空气有较好的净化作用;(2)不同城市功能区,同一树种叶片质量磁化率差异显著(p0.05);(3)在5个城市功能区均有大量分布的绿化树种(悬铃木、广玉兰和杨树)叶片磁性均与PM_(2.5)回归关系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在不同城市功能区,可以栽植叶片磁性较大的树种对PM_(2.5)进行净化,并可利用在不同城市功能区广泛分布的悬铃木、广玉兰和杨树的叶片磁性对该市PM_(2.5)污染程度及其分布的空间格局进行指示和监测。  相似文献   

3.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灌溉后重金属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经l年的渗滤液浇灌后,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量未超过国标允许值,原液浇灌的土壤酶活性受到抑制,其他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豆科树种(台湾相思和海南红豆)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明显强于非豆科树种(桃形杧果、人面子、美人蕉、尖叶杜英),对Cu、Zn的吸收也强于草本植物香根草,狗牙根、美人蕉和膨蜞菊,但对Pb、Cd的吸收则次之,不同植物对渗滤液的耐性差别明显,台湾相思、海南红豆、香根草、狗牙根和蟛蜞菊对渗滤液有较强的耐性,对渗滤液污染的土壤有较好的净化修复能力,适合作为垃圾填埋场植被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污染与其它化合物的污染状况不同,即使浓度很低,但在自然净化循环中很难分解和消除,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明显。树木对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富集与净化作用,对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的生态平衡,起有积极的作用。笔者近年来在黄山、庐山、西天目山、乌岩岭、福建长汀红山及上海市沪闵路两侧,采集了几种亚热带常见树种的叶片,对其重金属吸收与富集作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样品采集 1.树种:青岗、甜槠、苦槠、短柄抱、石  相似文献   

5.
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吸收、迁移和积累过程模拟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施亚星  吴绍华  周生路  王春辉  陈浩 《环境科学》2016,37(10):3996-4003
土壤-作物系统是重金属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研究和了解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迁移和积累过程,对重金属污染的防控与管理以及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作物吸收重金属的模型,计算小麦根、茎、叶以及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在小麦生长周期中,根、茎、叶以及籽粒的重金属积累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并将预测值与实测值作对比来检验模型的精确度.结果表明,小麦的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根的吸收能力最强,叶片次之,茎和籽粒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弱.小麦的各部位中不同重金属的含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Cu元素的含量最高,Ni次之,Pb元素和Cd元素的含量较小.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茎、叶和籽粒中的重金属积累速度分别在小麦生长90、60和135 d左右开始减缓,重金属含量逐渐达到最大值,而根部重金属积累的速度则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吸收、迁移和积累过程,可为防范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粘土和壤土为实验材料,研究两种不同土壤对渗滤液中COD、重金属含量的吸收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相同高度的粘土比壤土吸附效果好,同一种土壤对pH、COD、重金属的去除效果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常见落叶树种叶片滞纳空气颗粒物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兵  王晓燕  牛香  张维康  汪金松 《环境科学》2015,36(6):2005-2009
为了探求北京市常见落叶乔木树种滞纳空气颗粒物的功能,选取了6种典型落叶乔木树种(杨树、刺槐、栾树、垂柳、元宝枫、银杏),利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了不同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滞纳量.结果表明:16个树种的叶片对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均能起到一定的滞纳作用,且不同树种滞纳量表现出较大差异,栾树和刺槐单位面积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纳量最高,杨树的滞纳量最小;2不同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纳量并不完全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雨后8 d和雨后5 d,不同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TSP和粗颗粒物的滞纳量差异较大,但不同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细颗粒物的滞纳量在不同取样时间下没有明显差异.在北京以空气污染的生态治理为目标选择落叶树种时,与银杏、垂柳、元宝枫、杨树相比,应优先选择栾树,其次为刺槐.  相似文献   

8.
对武河湿地两种主要植物——芦苇和菖蒲不同组织及其底泥中Cu、Zn、Cd、Pb 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在两种植物中的含量表现为Cu(628.51 mg/kg)Zn(578.05 mg/kg)Pb(32.01 mg/kg)Cd(11.71 mg/kg),但同一种元素在植物体不同组织中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芦苇对于4种重金属元素的转移能力表现为ZnCuPbCd,富集能力表现为ZnCuCdPb,菖蒲对于4种重金属元素的转移能力表现为ZnCdPbCu,富集能力表现为ZnCdCuPb;芦苇处理Cu、Zn复合污染及Cd污染的污水效果较好,菖蒲净化Zn污染及Cd污染的水体效果较好,二者对于Pb元素的净化能力有限;相关分析表明,芦苇茎部对于碳酸盐结合态Pb元素的吸收效果良好,芦苇根部对于残渣态Pb吸收效果较好,但有机结合态Pb可能会抑制芦苇根部对于Pb元素的吸收,离子态的Pb可能会抑制菖蒲根部对其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在贵州龙里地区开展降雨连续监测,依据监测结果,配置不同pH值梯度的模拟酸雨;选择杨梅、油茶等10种贵州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对植物叶片开展模拟酸雨喷淋试验;并利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观测喷淋前后叶片的光合作用,研究酸雨对贵州典型森林群落植物叶片的直接伤害作用.实验结果显示:①pH值5.0和4.0的模拟酸雨基本不会影响供试树种冠层叶片的光合作用;pH值3.0的模拟酸雨使小果红椿、枫树冠层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不同程度地升高,升高率为11.03%和0.62%,其他树种效果不明显;②pH值2.0的模拟酸雨使供试树种冠层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其中小果红椿、枫树、白栗和香叶树尤为明显,降低率为28.32%、30.32%、12.21%和11.37%;pH值2.0的模拟酸雨使小果红椿叶片出现可见直接伤害,叶缘和脉间出现黄白色斑点,有穿孔,其他树种未发现可见直接伤害症状.研究表明,研究区典型森林群落植物叶片出现可见直接伤害的酸雨pH值阈值在2.0~3.0之间;同时,在酸雨对叶片造成可见直接伤害之前,存在隐性直接伤害,对叶片造成隐性直接伤害的酸雨pH值阈值为3.0.依据试验结果,从研究区监测数据分析,目前酸雨对该区植物冠层叶片的直接伤害有限.  相似文献   

10.
不同污染区对绿化树种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兰州市大气污染的情况,选择兰州市的主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且运用Statistica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树种在不同污染区的脯氨酸含量不同,存在极显著性的差异,同一污染区的各种绿化植物的脯氨酸含量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5种绿化树种的抗污染能力为杨树>小叶黄杨>椿树>国槐>圆柏,兰州市7个污染区的污染程度为兰炼厂区>兰化厂区>橡胶厂>西关>西站>交大>兴隆山.研究结果可以为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废弃尾矿库15种植物对重金属Pb、Zn的积累和养分吸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施翔  陈益泰  王树凤  李江川 《环境科学》2012,33(6):2021-2027
在废弃的铅锌尾矿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对3年生15种植物重金属积累和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表明,植物对土壤重金属和养分的吸收积累因植物种类、部位、金属种类和种植时间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树木不同器官Pb质量浓度高低的总趋势为根〉叶〉茎,部分树种Zn质量浓度表现为叶〉根和茎;在15种参试植物中,加拿大紫荆根系Pb和Zn质量浓度均处于最高水平(分别为1 803 mg.kg-1和2 120 mg.kg-1),盐肤木具有最高的茎枝Pb、叶片Pb和Zn质量浓度(分别为280、546和1 507 mg.kg-1),旱柳具有最高的茎枝Zn质量浓度(729 mg.kg-1)和较高的叶片Zn质量浓度(1 153 mg.kg-1).枫香、紫花苜蓿对Pb,旱柳、盐肤木、紫花苜蓿对Zn的转移系数TF值均〉1.植物Pb的富集系数BCF值均小于0.17,旱柳、盐肤木、紫花苜蓿Zn的BCF值达0.37~0.43.固氮植物体内N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植物,火炬树、臭椿对P和夹竹桃对K的吸收积累能力强.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植株体内有重金属质量浓度增加、营养元素含量下降的趋势.盐肤木、旱柳等重金属积累树种及紫穗槐、紫花苜蓿、截叶胡枝子、桤木等固氮植物在铅锌尾矿治理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重金属(包括Cu、Zn、Pb和Cd)复合污染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Glomus mosseae对蚕豆(Vicia faba)生长及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接种菌根真菌对蚕豆生物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却显著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接种菌根真菌对蚕豆吸收4种重金属元素的作用有差异。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法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蚕豆叶片的DNA损伤的影响,与重金属吸收的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接种处理可显著增加蚕豆叶片的DNA损伤程度,这与接种处理可提高植物的重金属吸收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7):84-90
研究城市绿地树木对空气颗粒物的消减作用及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可为探索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通过在沈阳市代表不同污染源区域设置斑块状绿地(英雄公园和北陵公园代表交通污染源,沈阳化工大学代表工业污染源,南湖公园代表商业和生活污染源,棋盘山森林公园代表相对清洁区)研究其对PM_(2.5)等颗粒物的消减效率规律,并选择典型树种油松研究叶片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TSP、PM_(10)、PM_(2.5)和PM_1 4种粒径颗粒物浓度总体上由高到低依次为英雄公园、北陵公园、沈阳化工大学、南湖公园和棋盘山森林公园。不同污染源区域绿地景观内距林缘不同位置处空气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与林分结构的"顶盖效应"以及空气污染状况关系密切。绿地景观对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的消减效率的规律表现为棋盘山森林公园和南湖公园最高,英雄公园和北陵公园次之,沈阳化工大学最低。各污染源区域油松针叶的Cr、Hg、As、Pb、Cu和Cd含量均是多年生叶高于一年生叶;Zn和Ni含量则除南湖公园为多年生叶高于一年生叶外,其余均为多年生叶与一年生叶相差不大。As、Cu、Hg和Pb含量一年生叶和多年生叶间的差异显著;Cd、Cr、Ni和Zn含量则差异不显著。各区域间油松针叶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除了Cr元素之外,土壤和叶片Cr、Ni、Cu、Zn、Cd、Hg、As、Pb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斑块状绿地对空气颗粒物的消减作用较明显,随着污染源的强度增加有所减弱,同时受到林分结构的影响;树木叶片对重金属具有显著的累积效应,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兰州市大气污染的情况,选择兰州市的主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且运用statistic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树种在不同污染区的可溶性糖含量不同,存在极显著性的差异,同一污染区的各种绿化植物的可溶性糖含量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5种树种的抗污染能力为:杨树>小叶黄杨>椿树>国槐>圆柏,兰州主要功能区的污染程度为:兰炼厂区>兰化厂区>橡胶厂>西关>西站>交大>兴隆山。研究结果可以为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港湾污水排放对红树林湿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方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港湾污水的排放对红树林湿地中水体、土壤和植物3个子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水体自净和红树林湿地的净化作用,随着湿地与排污口距离的加大,水体污染逐渐减轻;(2)港湾污水的排入未改变红树林湿地中土壤的质地,增大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3)红树林土壤对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吸附、积累能力较强,可作为重金属的沉积地;(4)港湾污水的排放对红树林植物群落结构和生长没有造成不良影响;(5)重金属元素被红树林植物吸收后大多积累在根部,避免了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影响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6.
植物对二氧化硫的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试用一种新方法测算植物对SO2的净化能力 植物在伤害阈值的情况下,对SO2的最大吸收强度定为净化SO2的能力。利用开顶式熏气罩对植物进行SO2慢性(低浓度、长时间)处理。达到SO2伤害阈值(5%叶面积上出现可见伤害症状)时,停止处理 根据此时叶内硫含量的增加,计算硫积累速率。从停止熏气后叶内硫含量下降(直至对照水平)的速率计算硫的转运速率。从硫的积累速率和转运速率计算叶片吸收SO2的强度 再引进生物量和生长期两个参数,就可估算地区植被年净化SO2的潜力 本研究对阔叶树(杨、柳、刺槐)、针叶树(油松、桧柏)和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进行了净化SO2能力的测算 初步结果表明,此法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7.
陈国梁  林清 《环境科技》2009,22(1):9-12,16
为探求不同种类的沉水植物对水中Cu,Pb,Cd,Zn吸收积累的差异.对生长在广西刁江流域中的几种常见的沉水植物:菹草、黑藻、狐尾藻、苦草、黄丝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采样点与不同时期里.Cu.Pb,Cd,Zn元素在同一沉水植物中吸收变化比较大,Zn元素含量在被测元素中变化最大,最高值和最低值差约581倍.这说明沉水植物受环境影响比较大,能较好的反应出周围环境的变化;但不同的沉水植物对周围环境反应能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菹草、黑藻、狐尾藻、苦草、黄丝草对Cu,Cd,Zn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顺序依次为:菹草>黑藻>狐尾藻>苦草>黄丝草;而黄丝草对Pb吸收累积能力在所有被检测沉水植物中富集能力是最强的.因此,我们在利用沉水植物来指示或修复水体环境时,必须依据不同的元素来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  相似文献   

18.
Cd-Cu-Pb复合污染对芥菜吸收Cd、Cu和Pb及矿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十字花科的芥菜为材料,通过室内盆栽均匀设计试验,研究了Cd-Cu-Pb复合污染下芥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特点以及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在芥菜体内积累能力为Cd>Cu>Pb;芥菜对Pb、Cd有较强耐性,对高浓度Cu耐性不强. 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是影响芥菜各部分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Cd可抑制芥菜对Pb的吸收和转移,促进Cu向芥菜地上部转移;Cd-Pb复合效应促进了Cd在芥菜体内累积;Cu抑制芥菜吸收Pb;Cu-Pb可促进Cd抑制Cu在芥菜各部的积累. 与对照相比,复合污染显著降低了芥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累积,各处理芥菜对Mg、Fe和K的吸收转移特点显示出相似的规律,即地上部w(Mg)远大于地下部而w(Fe)和w(K)为地下部占优. Cd可极大促进芥菜对K的吸收而抑制对Fe的吸收,Cu则阻碍地下部对K的吸收;Cu与Cd-Pb复合效应可抑制K向地上部转移.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重金属Hg、As、Pb在烤烟中的累积分布。结果表明:烤烟对Hg、As、Pb的耐受力较强;Hg抑制K326根系的生长,Pb、As对K326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各部位重金属含量和烟株累积总量多呈增加趋势。在不同的处理下,3种重金属的含量在根系中最高;在相同的处理下,重金属在烟叶各部位的含量按大小顺序均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分配在根系中的重金属元素的比例不断增加,而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不断降低;按重金属元素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排序为Hg>As>Pb。  相似文献   

20.
重庆某些树种对SO2的耐性和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重庆市绿化树种对SO_2的耐性和净化能力,为针对大气污染的绿化树种选择和树种区域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用开顶式熏气装置对树苗进行人工SO_2处理,确定树木的SO_2急性和慢性伤害阈值剂量。根据植物对SO_2的净化能力是叶片对硫的积累强度和运转速率的函数这一原理,用熏气前后叶片硫含量的变化估算树木净化SO_2的能力。耐性大和净化能力强的树种(杉木、喜树和香樟等)可做为优先选择树种。耐性大而净化能力弱的树种(洋傀等)泡可选用。在SO_2污染程度不同的各区,宜配置相应的不同耐性和净化能力的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