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灾害学》2020,(2)
为探究价值观引导在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教育中的作用,深入分析灾后青少年心理教育重建存在问题,组织协调不足、有待加强沟通与灾后初期救援较多,缺乏规范性和长久性两点因素是制约灾后青少年心理教育重建的主要问题,采用青少年需要结构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9种积极价值需要对灾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不同价值观对灾后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在此基础上价值观通过个性品质引导青少年对重大灾害认知、通过意志引导青少年对重大灾害的承受力以及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缓解情绪,分析价值观引导在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教育中作用。积极价值观引导可完善灾后青少年人格和世界观,并扩大心理教育重建范围,实现对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教育的目的,为灾后心理重建提供全息视角。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19,(2)
传统的基于动态网络流的区域疏散分析模型,从不同环境因素分析人员疏散速度,并未考虑企业管理漏洞的影响,导致分析结果可信度低的弊端,为此提出企业管理漏洞对矿井灾难人员疏散速度的影响模型。通过感知由企业管理漏洞造成的外部环境参数变化,实现对外部环境参数的读取和实时更新;采用花费时间最少的疏散算法栅格处理矿井网络拓扑图,通过设置灾难人员的方向矢量控制疏散方向,标记灾难人员疏散过程的栅格,生成最少时间疏散路线,实现企业管理漏洞下矿井灾难人员疏散速度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矿井因疏于管理而出现烟气时,采用所构建模型后矿下人员从发现危情到开始疏散的反应时间在60 s左右,三组人员全部疏散完成的用时在200 s左右,说明该模型能对灾难人员速度和出口流量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丹  王越  刘海霞 《灾害学》2021,(1):153-156,163
为分析突发性灾难重大事件发生后公众对心理服务的认知和需求现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458名群众作为被试,使用“突发性灾难重大事件后公众心理服务认知和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人群、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突发性灾难重大事件后心理服务”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X^2=9.82,p<0.05;X^2=33.99,p<0.05)。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民众开展心理服务的必要性态度存在显著差异(X^2=15.84,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不同性别人群对突发性灾难重大事件后心理服务活动的参与意愿存在显著差异(X^2=7.20,p<0.05;X^2=6.78,p<0.05)。③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心理服务知识和技能需求存在显著差异(X^2=28.65,p<0.05),在接受心理服务场所的选择上也存在显著差异(X^2=16.44,p<0.05)。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接受心理服务场所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X^2=21.52,p<0.05)。分析结果显示:在遭受突发性灾难重大事件时,公众对心理服务的了解程度一般,但参与意愿和需求强烈,因此,国家和社会应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公众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口膨胀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的生态危机导致了灾难多发。为了引起全球对于灾难性现象的关注,美国选择灾难性题材的方式,引起了一股灾难电影的热潮。对于美国灾难电影背后的反思,对我们反思抗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意义。灾难电影的定义及其特点美国的灾难电影主要聚焦于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自然灾难,人造灾难或超自然灾难的题材上,它不仅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还具有试图解决未来危机的形而上学特色。美国好莱坞灾难电影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未  相似文献   

5.
徐选华  洪享 《灾害学》2015,(2):32-40
以受灾后的农村为背景,并考虑个人灾害心理资源,以322名洪涝灾区农民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农民灾后心理健康在个人和集体层面的影响因素,以及集体社会资本对个人心理资源和灾后心理健康关联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年龄在44~56周岁、收入在1 001~3 000元的灾区农民,在应对灾害方面付出的努力较多,获得社会支持较少的农民更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集体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和互动对农民创后压力有显著影响;集体信任水平会削弱灾害应对努力和创后压力之间的正向关系,集体互动水平会削弱灾害支持和创后压力之间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京市密云县境内密云水库上游山洪泥石流发生特点,以系统科学为基本思想,将Bayes判别分析法引入山区小流域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建立之中。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县境内密云水库上游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系统内部要素和其外部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前15d实效降雨量和当日降雨量作为预报模型因子,分别建立了三种不同流域面积范围的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所建立的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适用的流域面积范围分别为0.30~2.00 km2、2.00~5.00 km2和5.00~15.42 km2。经检验,三组预报模型的正确率分别为86.4%、92.9%和83.3%,均满足了Bayes判别分析法所规定的其验证正确率的要求,表明模型可以应用于研究区域不同流域面积范围的山洪泥石流预报。预报模型的建立为北京市密云县境内密云水库上游山洪泥石流的即时预报提供了一种简捷易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在自然与人为灾害频发的当下社会,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其心理援助、疏导与引导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它不仅有助于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复原和适应。另一方面,心理援助还能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预防长期后遗症,并培养弹性和全球公民意识,这些价值的实现有助于儿童在灾难后重建他们的生活,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金磊 《防灾博览》2011,(4):70-73
大量研究与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的快速化演变过程充满了非理性的意味,不少地区一直以一种割裂的方式高速度地建设城市,大建设与大破坏并存,大中城市都已“疾病”缠身,频发事故与灾难,使城市终日忙于应急,至少难以找到中国哪座大中城市当灾变猝然发生时,可感受到综合减灾能力成熟且从容应对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刘传正  肖锐铧 《灾害学》2021,(2):130-133,150
1980年6月3日,湖北省远安县盐池河磷矿发生大规模山崩,造成284人死亡。该文分析认为,山崩是在地形、岩性、构造、采矿和降雨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大规模磷矿采空区的悬板张拉作用是山体顶部开裂的主要因素,顺倾软弱带的强度弱化是开裂山体滑移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盐池河山崩地质模型和力学模型,结合变形监测资料分析,建立了顺倾山体开裂力学判据和开裂后山体滑移力学判据。从减灾文化建设角度,探讨了当事人、管理干部和技术专家在盐池河山崩灾难防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防灾启示,可为闻者戒。  相似文献   

10.
《灾害学》2016,(2)
在灾难发生前和发生后,往往会出现一些危机或突发事件,它们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或者进一步扩大。对危机或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灾难。突发事件或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危机沟通,但各国的危机沟通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危机沟通不当的问题。危机沟通中目标不一致、缺少原则性的理论指导,是造成危机沟通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总结了各国在危机沟通中的案例以及危机沟通的目标,并分析和提出危机沟通中实现事件最佳处理结果总目标;接下来对总目标进行阶段性和层次性分解,对目标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通过对危机沟通目标科学系统的分析,为危机沟通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灾难模型化及其国外主要开发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略分析了灾难模型化和它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介绍了当前国外从事灾难模型化的主要研发单位,包括独立的模型化公司、大学研究所、再保险公司、再保险中介经纪公司和政府机构。同时收集了一些最近灾难模型化些文献,希望这些信息能有助于同行在我国减灾保险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灵绍直流某次单极闭锁事故,详细介绍了事故前后宁夏电网运行状态及灵绍直流单极闭锁后对主网的影响。在PSASP程序中搭建了与实际系统一致的仿真模型,并还原了事故发生前时刻的电网运行方式,参照事故前后电网实际动作逻辑,利用PSASP开展了事故离线仿真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PMU实测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曲线与PMU曲线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方法与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3种方法,即灰色模型GM,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了上海市2001年后(含2001年)强热带气旋出现的趋势与规律,结果表明,2001、2006和2010年将出现中级以上灾难而两个年份灾情较重。通过数值计算结果比较了3种方法的应用特点,为进一步建立综合预测模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灾难救援过程中,护士作为医疗救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代替。通过对我国参与灾难救援的护士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目前灾难救援护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灾难救援护士的方式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完善我国的灾难救援体系中医疗救护的灾难救援护士这重要的一个环节,最大限度的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5.
《十万个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影响最大的科普书。此次第六版的出版更可谓是少儿科普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大创举。整套图书共含18册.邀请数十位两院院士担任主编,110多位院士参与编写,各界专家作者更是多达700多人。《灾难与防护》作为新增的一册,由马宗晋院士出任主编.高建国教授为副主编。《灾难与防护》力求能够通过活生生的灾难事实.敲响人类的防范警钟;同时传达在灾难面前.防范比抢险更加重要的观念.不让这种思想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相似文献   

16.
正据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受灾害影响的儿童有6650万。由于受年龄、生活阅历等因素影响,幼儿、少年儿童往往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意外灾难。当灾难来临时,他们往往比成年人更易受到伤害。幼儿、少年儿童防灾教育是一项专业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防灾减灾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极端暴雨易引发地铁洪涝灾害,其致灾因子具有复杂性特征,辨识地铁洪涝灾害的致灾因素,可以有效提升地铁系统应对洪涝灾害的韧性。为此,建立了Bow-Tie—贝叶斯网络的灾害风险分析模型,利用事故树构建致灾模型,再以贝叶斯网络模型预测灾害的后验概率。通过节点后验概率、关键重要度分析等对地铁洪涝灾害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进行分析,提取出导致灾害发生的关键基本事件。分析结果表明,地铁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的缺陷是导致灾害发生的重要中间事件。该文从灾前预防、灾中抵御、灾后恢复三个维度对地铁洪涝灾害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建设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二要素多部门CGE模型的灾害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一般均衡分析的思想,构建了一个二要素多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用以分析和计算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的三种不同直接经济损失对经济系统的间接影响是不同的,一次具体的自然灾害的经济影响是三种损失后果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3,(6)
7月份以来,由于天气情况异常,加之人为因素影响,美国、加拿大、法国、葡萄牙等国相继发生森林大火,形成严重的自然和人文灾难,本文介绍各国火灾概况及扑救措施,在目前气候异常的情况下,加强对各种异常性气候灾难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埋地管线作为城市水、气等的重要传输载体,对城市正常功能的运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土壤环境腐蚀的影响,在突发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破坏,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基于随机腐蚀过程,针对多龄期埋地钢管的地震响应规律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考虑埋地管线腐蚀发生的随机性,建立了基于齐次马尔可夫过程的随机腐蚀发生模型;考虑不同腐蚀环境的影响,建立了酸性环境下的全面腐蚀模型与近中性及碱性环境下的局部腐蚀模型;基于钢材标准试件的加速腐蚀模拟及拉伸破坏试验,建立了考虑随机腐蚀作用的钢材力学性能退化模型及埋地钢管的时变本构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揭示了不同土壤环境下多龄期埋地钢管的地震响应规律,为埋地钢管的震前加固及震后破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