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助理执行主任吉纳迪戈卢别夫认为,世界粮食生产环境的日趋恶化正威胁着人类在保持粮食生产领先于人口的迅速增长方面所做的努力。戈卢别夫先生列举了与日俱增的侵蚀、森林砍伐沙漠化和其他威胁性问题,这些问题使联合国关于发展中国家在八十年代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为4%的目标面临危险。他说,4%的增长速度本来被认为是“乐观的”。戈卢别夫先生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于罗马举行的年会上讲话时指出,1983年世界粮食形势,特别是遭受旱灾的非洲的粮食形势在继续恶化。他说,非洲处于特别困难的境地,几个国家面临群众饥荒的可能威胁。  相似文献   

2.
人口与环境     
引言1984年8月在墨西哥城召开了世界人口会议。会议认为,目前人口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不平衡。同时也看到,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持续增长。从而使诸如土壤侵蚀、沙漠化、森林退化等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更加严重。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但长期以来,人们常把环境资源看成是无偿资源,任意开发。而且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国民经济总产值虽迅速增长,但各种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严重污染环境,使天然资源枯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为此,经济学家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在一个粮食充足的世界,然而仍有8.7亿人口面临着营养和发育不良的窘境.为了创造一个我们期望的未来,我们必须纠正这种不平等的现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界环境日致辞中表示.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数据显示,每年有1/3、约13亿t食物被浪费,相当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每年的粮食生产总量,价值约为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1/7的人口仍处于饥饿状态,并且每天有超过两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  相似文献   

5.
过去二十五年泰国发展的特征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家的自然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如许多别的国家一样,目前,泰国正面临着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而又不进一步破坏自然资源,从而使子孙后代的繁荣发展受到损害的两难处境。这种窘境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现在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已经损害了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泰王国政府过去试图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来制止这种环境破坏,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必须先解决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基本问题,以减轻对资源需求的压力,因此这些尝试都先后失败。现在人们认识到,引起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五十、六十年代人口的急剧增长,造成了土地不足或者没有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土地,结果,不是土地生产率低,就是初级产品价格过低导致收益减少。同时,迁往新居的移民常常缺乏经营资源基地的技术或投资,因而不能采用保护性的长期开发战略。泰王国政府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已逐渐关注,在控制环境方面,继最初划定自然保护林区之后,又建立了国家  相似文献   

6.
一、全球环境问题1 土壤遭到破坏人们对土壤遭到破坏这个问题的关注远不如对地球变暖或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我们发现,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口)内的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化肥和农药的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的降落,危险废料的到处抛弃,所以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2 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据2500名有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海平面将升高,许多人口稠密的地…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在刚刚发表的全球环境展望报告中警告说,现在要制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阶段问题已经为时太晚,报告中说,目前全世界数以千计的物种已经遭到破坏,亚洲和非洲今后25年水源短缺甚至会引发战争。联合国发表全球环境展望报告  相似文献   

8.
人们正切身感受着环境破坏带来的恶劣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在全球范围肆虐,频频造成气候反常甚至灾害天气;淮河水的污染使下游大量人口的饮水和农田灌溉成为困难…… 既然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人类为什么不能采取有效、果断的措施来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呢?事实上人们已经想了很多办法来治理污染,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看来,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个技术的问题,它还涉及到更多的因素,比如广义的伦理学问题,涉及到人的认识问题,等等。 一些环境伦理学家认为,环境恶化、自然遭到破坏是由于人的骄奢淫逸…  相似文献   

9.
景洪市目前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为此,除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外,应建设生态示范区,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生态环境监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活动,如果不加以自觉的调协和控制,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已是我们急需加以研究的生态学课题。随着上海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致使城市、郊县的环境质量渐趋下降,污染现象十分严重。郊县农业生产不稳定,水产资源遭到了破坏,动植物种类不断减少,人们的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这都与城市污染物的过量排放,郊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有关。农业生产是由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所组成的网络结构。系统内各成分之间,结合得好就彼此促进,共同发展,处理不当,就会相互制约。农业生产与其它生产一样,是物质能量的转化过程(如图)。  相似文献   

11.
自本世纪以来,由于金属、化学品和有关工业品迅速增长,人们生产和使用了成千上万种化学品,其中,许多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作为气体、液体或固体废物排入环境之中,另一方面,农药等化合物,被广泛地应用到环境的各个领域,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增加粮食生产,供给世界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毫无疑问,许多化学品给人类带来了益处;但另一方面,它们造成的环境破坏却超过了这种益  相似文献   

12.
据1985年4月联合国本部发表:1985年世界人口48亿,年增长率1.65%,本世纪末人口将达61亿.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当今世界人口的3/4,预测到本世纪末将为世界人口的80%.今年在非洲发生干旱与饥荒,构成今年国际性的问题.非洲人口增长率3%,而粮食增长率为2%.在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1985年农业与环境报告中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十年里,对世界环境的研究表明,有许多环境破坏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已超越国界。为了保护全球环境,各国都应共同努力以避免产生共同性的破坏问题。正如国际开发问题独立委员会最近在一份关于“南北共同危机:为实现世界性的痊愈进行合作”的报告指出: “土地受到的压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生产和滥用化学品和化肥,沙漠蔓延,滥伐森林、森林植被的消失以及水土流失等正在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遭到严重破坏。这种退化已经到了紧  相似文献   

14.
X24 9402671世界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龙习才(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农业环境与发展/农业部环保科研监测所.1994,11(l)一14一17 环情X一120 世界粮农组织在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制定了未来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和战略。一、第三世界人口与粮食问题: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粮食供给能力差距将越拉越大,而且今后将更加明显地低于发达国家。二、发展粮食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如热带森林减少、土地沙模化、土壤侵蚀以及土坡盐碱化等问题。三、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保护环境发展农业的新模式——生态农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农场的提出为了解决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而产生的食物匮乏,农业生产中能量的大量浪费和森林的破坏,以及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和衰退,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调,使生产处于恶性循环之中,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使能流和物流在生态系统中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以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农业生态系统,本来就是人们尽量保存自然生态系统的情况下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太阳能被植物吸收形成森林,产生的枯枝落叶,以及通过食草、食肉动物制造的有机废杂物,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又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各类消费需求扩大,导致了资源过量开发和耗竭;加上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从我国国情出发,开展全方位的资源合理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曲格平 《环境》1999,(4):8-9
从诞生到农业社会结束,人类主要靠天吃饭,所使用的肥料是农家肥,产量很低,但粮食很少污染。在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对粮食和其他食品的需要也在急剧增加,在食物的压力下,农业生产有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生产进  相似文献   

18.
世界淡水总储量大于人类当前和今后的需求量。但是,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和日趋严重的污染,对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需求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增长和都市化发展(特别是在非洲和东亚地区)使饮用水供应更加紧张。增加农业灌溉有助于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但灌溉使用了世界70%的淡水资源。目前大部分灌溉系统耗用了远远超过需要的水量,造成土地盐碱化和涝浸,土质退化。当然,复杂的微灌技术(如滴灌系统)具有节水的巨大潜力,但更重要的是改进对世界用水具有重大影响的重力漫灌系统。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而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农业减排势在必行。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几种典型(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的污染及其对农田土壤造成的危害,同时针对化肥污染和农业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0~2015年中国地级市化肥使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潘晓东  李品  冯兆忠  段昌群 《环境科学》2019,40(10):4733-4742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对粮食增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但过量使用也带来诸如地表水富营养化、土壤结构恶化及农业承载力下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对于化肥的研究多集中于利用效率方面,而空间变化特征的研究很少,充分认识化肥使用量空间上的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5年全国地级市化肥折纯使用量和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分析等方法,比较了2000、2005、2010和2015年这4年全国尺度各地区化肥使用总量及单位面积化肥使用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我国的化肥折纯使用量呈直线增加趋势,而在区域内一直处于比较高的集聚状态.化肥折纯使用量经历2000~2005年区域聚集状态增强,2005~2010年聚集状态减弱,2010~2015年又增加的过程.②从全国化肥使用的空间分布来看,2000~2015化肥使用总量呈现增加趋势,主要表现在化肥使用量超标的地级市变多,区域变广.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广东省和福建省由于播种面积减少比例大于化肥使用量的增长比例,导致超标地级市较为密集.③2000~2015年我国粮食重心的移动轨迹和化肥使用量的移动轨迹不相符,粮食重心往东北地区移动,而化肥使用量的重心往西部移动.一是表明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是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化肥使用量逐渐增加,有超标的趋势,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