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06,(8):49-49
“吊睛虎”——大货车跟在它后面,视线受到严重阻碍,闯红灯之事最容易发生。十字路口,等能看见交通指示灯时,却发现已变为红灯,跟在这个高手后面.还要时刻留意它“身上”的东西是否会掉下来,一不小心,你可能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相似文献   

2.
救护车飞快地朝八五二农场医院驶去。车上躺着的是神志不清、满身是血少了一支左臂的一名工人。他叫刘文民,是五二农场七分场三队的晒场修理工。 那是1991年11月1日夜间,康拜因驾驶员刘洪生开车在田间收大豆,刘文民跟在康拜因后面用麻袋接豆皮子。大约晚10点钟,在地头拐弯时,康拜因撞到树上,刮掉了粉碎机的防护罩。刘洪生对刘文民说:“老刘,天黑看不清你就别接了,白天再接吧!”刘文民说;“再接几袋就不接了。”刘洪生用了半个小时修防护罩还是没修好,就又次告诉刘文民说:“老刘,粉碎机没防护罩,你在后面接豆皮子太危险了,还是不接了吧。”刘…  相似文献   

3.
一不跟大型货车。大型货车又宽又大,易遮挡行车视线,既容易使后面的车随着它闯红灯(大货车过去后红灯亮了,后车难以停车,而出现违章),又得防止货物掉落而伤及自己车辆。 二不跟公交车。一些公交车司机进出站时强进强出,还不开转向灯,如果跟得过近或在其两侧,就容易发生事故。 三不跟出租车。尤其是空驶的出租车,它一旦发现有人打车,就急刹车;载客的出租车司机会随意停车,经常连转向灯也不打,如果跟车过近,就没有了刹车距离,很容易追尾。  相似文献   

4.
不跟大型货车。大型货车又宽又大,易遮挡行车视线,既容易使后面的车随着它闯红灯(大货车过去后红灯亮了,后车难以停车,而出现违章),又得防止货物掉落而伤及自己车辆。  相似文献   

5.
交通幽默     
《安全与健康》2007,(10):51-51
大雾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中,汽车一辆紧跟一辆行驶着。突然,前面的一辆车刹车停了下来,后面紧跟的那辆车撞到前车的车尾。后面那辆车的驾车人跳下车大吼:"找死吗?这么大的雾,怎么可以在这里急刹车?"  相似文献   

6.
绝妙的比喻     
《劳动保护》杂志2003年第2期编辑部文章《新春祈愿》中引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对于一个人来讲,安全健康是‘1’,事业、爱情、家庭、金钱、职位都是‘1’后面的‘0’。一旦没有了‘1’,后面的‘0’都没有了意义。”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安全健康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极端重要性。我们早就知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而这个比喻通俗而又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安全第一”。其实,这个“1”不仅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大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企业没有了“1”,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很可能没了意义,…  相似文献   

7.
狼与隐患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牧童与狼的故事,读后颇有感触。 有只狼一日复一日地跟在羊群后面转来转去,牧童把它当作大敌时时提防着。但时间长了,牧童见狼并没有伤害羊群的迹象,渐渐就不那么警惕了,甚至把狼看成朋友。有一天他要进城便把羊群托给狼照管。狼一看机会已到,立刻冲向羊群饱餐一顿。牧童回来慨叹道:“我真真是个大傻瓜!把羊托给狼看管,哪有不吃苦头的!” 这使我联想到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无异于这只狼,而有的管理干部竟也成了那个糊涂的牧童。比如某矿坑口有根电线杆距电车道很近,电车通过时,它与车的间隔只有15厘米,乘车的人稍不注意常有…  相似文献   

8.
去年9月19日晚8点钟,北京矿务局房山矿四段二组专职安全岗员宋宝明正在邻居家吃饭.听说有人找他。出门一看,是段里的一名工友,跟在后面的,是段里主管安全的副段长。他的心“ ”地跳到胸口。顿时,两手打颤腿筛糠、心里咯咯直打鼓,“从矿上到我家有近一百公里的路程,这次派车来找我,准是出了事儿!”乘副段长去招呼司机的机会,他小声向同来的那位工友问起来由。“你们班昨天夜里出了大事故,死了两个人。”工友道出了实情。“呵──”刚才那预感得到证实。他把副段长等人领到家里,越发感到问题的严重。沏茶时,手里的茶壶也跟着颤抖,两条腿象酥…  相似文献   

9.
家是亲人团聚休息的地方,可有人把它变成了第二战场,回家也办公,跟家里人“貌合神离”。有的人虽然表面上没在办公心里却在想单位的事,有时甚至彻夜不眠,跟爱人“同床异梦”。还有的晚饭后干脆去了单位。如果这只是偶尔的突击完全情有可原,可有人却把它制度化、常规化了。难怪他(她)的亲人觉得很没趣。有的埋怨“你把家当成旅馆了”。甚至有因此离异的。 对于那些一辈子只顾赚钱不懂享受的人很多人不以为然,而那些把工作当成一切的人却很受人尊敬。其实钱和工作都只是人类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更不是唯一。就连实现四化也不是目的,而只是为了提高人民  相似文献   

10.
美国:校车不能随便超 一个个四四方方的黄色厢式客车,行驶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公路上。只要车门一开,就会自动伸出一个写着“stop(停)”的红色牌子,同时从右前方“变”出一条1米多长的栏杆。这就是在美国最具特权的校车。只要它稍一“变形”,后面的车必须停下。如果贸然超车,不仅要被罚款,严重时还会丢了驾照。可以说,校车的“待遇”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  相似文献   

11.
“6·22”山西繁峙特大爆炸事故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现已尘埃落定。这次矿难,共造成38人死亡。在受到惩处的人员中,矿主后面是一长串政府官员的名字。他们或因收受贿赂,或因瞒报事故,或因失职渎职,重复着特大矿难后面必有官员腐败的故事。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些受到惩处官员名单后面,还有一长串记者的名字,这些记者也加入了收受贿赂的行列。事故发生后,这些记者大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他们本应该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这起特大事故的真相,并将它告诉读者和观众。可是,这些记者在金钱面前却丧失了一个记者应有的责任和操守,成了金钱的俘…  相似文献   

12.
许多到国外考察过的同志,都对国外“车”让“人”印象颇深。回国后每见斑马线上车与人争道的景况,就难免发一番感慨。 对国外“车”让“人”的情形,我也见过不少。每见一回都悬一个问号在心头:“他们为什么会车让人?”有一次,终于找到了答案。那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街头,一行人晚饭后在华人朋友的陪同下,到街那边的广场散步。我先来到斑马线边上,站在那里等后面的人。一辆敞蓬车停下了,司机是个老头,示意要我先过。我指了指后面正在  相似文献   

13.
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员工这样抱怨:“我比他入公司要早,工作量又比他大,凭什么他的工资比我高?”“某某岗位工作轻松.责任不大,但它的工资很高,真搞不懂公司是怎么确定工资的?”等等类似的牢骚。其实,员工在企业当中,随时都会拿自己的收入跟别的员工相比,  相似文献   

14.
德国汽车虽多,道路交通却总是秩序井然。德国交通法没有汽车应礼让行人的规定,但德国司机总是充分尊重行人的路权。前方路上如有行人,司机不会按喇叭催促,而是耐心等待行人觉察身后有车并主动闪开,或者先慢慢跟在后面,再想办法绕开行人。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健康》2007,(10):55-55
阿根延人“打的”愿坐后排 在阿根廷“打的”,除非后排人坐满了,否则他们宁肯挤在后面也不肯前面就坐。这倒不是乘车者考虑安全因素,也不是同伴“打的”不愿付车费,而是他们觉得,坐在出租车司机旁边是件丢面子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电脑上下象棋,连下三盘,三盘皆胜。激动之下,竟不知天高地厚地跑到院门口,跟一位老伯叫起板来。结果是乘胜而去,铩羽而归。认真找寻“失败”的原因,幡然悟到:跟电脑下棋可以“悔棋”,正是电脑提供了许多可以改正失误的机会,才使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由此我不由想到,一些司机  相似文献   

17.
德国汽车虽多.道路交通却总是秩序井然。 德国交通法没有汽车应礼让行人的规定,但德国司机总是充分尊重行人的路权。前方路上如有行人,司机不会按喇叭催促,而是耐心等待行人觉察身后有车并主动闪开,或者先慢慢跟在后面,再想办法绕开行人。  相似文献   

18.
汽车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维修方法被时代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取而代之的科学修车,使汽修厂逐渐向“汽车医院”过渡。那些利用先进电子仪器检测和诊断的技术人员就是“汽车医生”.而一线维修操作工则为“护士”:“医生”将诊断设备通过接口与汽车电控单元相连.读取故障代码.就可向“护士”提供故障的的症结。  相似文献   

19.
张:老王,咱们搞了这么多年安全工作,总是跟在事故后面跑,出了事故就抓瞎。有没有什么新的科学方法管安全呢? 王:有一种新学科叫安全系统工程学,它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解决安全管理问题,挺起作用。 张:系统工程这个词我倒听说过,好象挺深奥,咱们能搞得懂吗? 王:其实也容易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解释说,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世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叫作一个系统。比如一个企业生产也是一个系统,它由原料、设备、资金、人员、技术、产品这6个分系统组成,分系统还可分成更小的分系统。它的目标是完成生产任务。系统工程就是用技术和工程的…  相似文献   

20.
下班了,我骑着自行车回家,到一个交叉路口时红灯亮了,我在白线后面停了下来。这时,一个怯生生的童音在我耳边响起:“妈妈- 妈妈-”,我侧头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坐在女式摩托车后座上的小女孩,背着一个小书包在喊着。她妈妈闻声回过头来“嗯”了一声。“……压线了!”小女孩指了指已经越过白线的摩托车前轮,提醒妈妈。“真是交通法规的好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