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选择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铁(PFC)为絮凝剂,对比研究3种絮凝剂去除温室龟鳖养殖(greenhouse turtle aquaculture)废水悬浮物效果。结果表明,絮凝剂PAC的絮凝效果最佳。选择PAC为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通过响应面法以浊度去除率为响应值,PAC和PAM的投加量和搅拌时间为影响因素,对工艺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根据响应面分析结果,确定龟鳖养殖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为PAC质量浓度85.3 mg/L、PAM质量浓度19.8 mg/L、搅拌时间2 min。在此条件下浊度去除率为97.1%,为温室龟鳖养殖废水的优化絮凝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磁絮凝方法处理城市溢流雨水,以自制的絮凝剂PSFS和磁种为原料做絮凝试验,研究了磁场、絮凝剂投加量、磁种投加量、废水pH等参数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可以改变絮凝剂的理化性质,增强絮凝剂的净水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场强为8000 Cs,磁种投加量为200mg/L,絮凝剂投加量为4 mL/L...  相似文献   

3.
磁絮凝法处理规模化猪场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通过磁絮凝法处理猪场废水,确定适宜的磁种和絮凝剂、助凝剂的投加量,以及搅拌条件。结果表明,对于CODCr为3 232 mg/L、浊度435 NTU的猪场废水样,PAC加入量为0.75 g/L,磁种用量为1.5 g/L,PAM加入量为16 mg/L,搅拌速度300 r/min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脱硫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采用磁絮凝技术对实际脱硫废水进行试验研究,以COD、浊度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磁粉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pH值、温度、药剂投加方式等因素对磁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投加量为180 mg/L,磁粉投加量为400 mg/L,pH值为8,温度为30℃,投加方式为先加磁粉再加絮凝剂时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达到65.62%,浊度去除率可达到69.96%,均明显优于现实际运行工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快速净化景观湖泊的补水,采用磁絮凝法对Ⅴ类甚至劣Ⅴ类河道水体进行预处理,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絮凝剂(PAC)、助凝剂(PAM)以及磁铁粉的投加量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一步优化磁絮凝预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磁铁粉加入量100 mg/L,PAC投加量150 mg/L,PAM投加量2 mg/L。在此最佳工艺参数下,进行验证试验,COD去除率达到50.39%,TP去除率为96.65%,浊度去除率为91.59%,氨氮去除率为6.31%,除氨氮外,其他各指标基本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Ⅲ类水体标准,达到了预处理目的,为后续深度净化减轻负荷压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离纯化技术从淤泥样品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M-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鉴定M-3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对M-3菌株进行产絮培养条件优化,并测定了最佳培养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絮凝物质对屠宰场废水的絮凝效率。结果表明:该菌最佳培养条件为p H=7.0,培养温度30℃,装液量200 m L/500 m L;活性絮凝物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88.4%;在屠宰场废水p H值超过8时有较好的絮凝效果,p H值为12时效果最佳,絮凝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8.0%、34.6%,絮凝剂最佳投加比例为1~2 m L/100 m L,助絮剂1%Ca Cl2最佳投加比例为3~4 m L/100 m L。  相似文献   

7.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高岭土和铁盐(FeCl3)为助凝剂,研究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高岭上作前助凝剂、氯化铁作后助凝剂时,可显著提高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果.PAC投加前将高岭土混匀在原水中,在絮凝阶段投加氯化铁后絮凝体体积增大,沉降速度明显加快.实验室条件下,氰化铁宜在絮凝开始后第3 min投加,适宜投加量为1 ms/L.研究表明,氯化铁作后助凝可使叶绿告素a的去除率达94.07%.而且去除效果受水体PH值的影响变小.  相似文献   

8.
SDF絮凝剂的研制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甲醛、二氰胺为主要原料,氯化铵为催化剂及一定量的助剂研制出SDF阳离子絮凝剂.对模拟废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SDF絮凝剂对工业印染废水和模拟印染废水均有理想的处理效果,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超过95%和75%,在和其他絮凝剂比较时,SDF絮凝剂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等絮凝剂.  相似文献   

9.
确定了絮凝-氧化工艺对焦化二沉池水进行强化处理,选择了聚硅硫酸铁(PFSS)作为絮凝剂,次氯酸盐作为氧化剂,并考察了pH值、n(Fe)/n(Si)、药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絮凝时废水pH=6.0~7.5,絮凝剂PFSS投加量为400mg/L(以Fe3 计),其中n(Fe)/n(Si)=2;氧化时废水pH=6.5~7.5,氧化剂M-180B投加量为0.4 g/L.处理后焦化废水的COD由1 837.6 mg/L降至125.3 mg/L,出水pH值在7.3左右,能够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氧化-絮凝工艺对焦化废水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选择针对焦化废水研发的M180作为絮凝剂,NaQO作为氧化剂,考察了药剂投加量和废水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氧化时废水pH为4,氧化剂NaClO的投加量为0.9g/L;絮凝时pH为7,絮凝剂M180的投加量为0.05 g/L.处理后出水COD由160.8 mg/L降至56.9 mg/L,色度为20倍,浊度为0.5 NTU,满足《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1992)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聚氯化铝-Fe_3O_4-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对硫化黑染料废水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絮凝剂对硫化黑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在絮凝剂投加量为20 mg/L、废水pH值为8.0的条件下,该复合絮凝剂对硫化黑染料废水的浊度、色度、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5.59%,97.67%,85.55%。  相似文献   

12.
针对煤矿矿区缺水、矿井水综合处理利用率低及处理成本高的现状,选取混凝法对矿井水进行处理.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絮凝时间和pH值对处理水浊度、色度和CODCr的影响,并对试验得出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添加助凝剂(PAM)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对浊度和色度的去除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是影响煤矿矿井水浊度和色度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5种混凝剂(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氧化钙、粉煤灰)中,聚合氯化铝去除浊度和色度的效果最好,氧化钙效果最差;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为20 mg/L时,在pH值为7.93(原水pH值),絮凝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处理后水的浊度、色度和CODCr分别为5.2 NTU、1倍和7.56 mg/L,去除率分别达97.28%、98.44%和96.35%;添加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不如单独用聚合氯化铝(PAC)对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烧杯混凝试验研究了加碱种类、pH值、混凝剂聚氯化铝(PAC)投加量、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以及初始铅质量浓度对除铅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为期1个月规模为4 m3/h的中试,对小试结果进行了验证,考察了优化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对不同铅质量浓度原水的去除效果.小试结果表明,采用石灰乳调pH值的除铅效率优于氢氧化钠和石灰水,最佳pH值为9~10.强化混凝能提高铅的去除效率,PAC最佳投加量为20 mg/L,PAM的最佳投加量为0.4 mg/L,铅初始质量浓度在2 mg/L以下时铅去除率都在97%以上.中试运行结果与小试基本一致.原水铅质量浓度超标168倍以下,采用预加碱强化混凝的应急处理工艺能使滤后水中铅稳定达标,沉淀出水中铅质量浓度低于0.03 mg/L.预加碱强化混凝应急技术可行性高,处理费用仅0.026 37元/t,为可能突发的水源铅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确定PAC和PAM复合混凝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混凝药剂,以COD和浊度作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试验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pH=5.5,PAC的投加量为1 000 mg/L、PAM投加量为15mg/L、混凝反应1 min(快速搅拌结束后)投加PAM,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2种提高膨润土絮凝去除铜绿微囊藻效果的方法--在膨润土中引入聚合氯化铝(PAC)及利用壳聚糖将膨润土进行改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均在投加量较低时就能产生明显的去除效果,而相同用量的膨润土则几乎没有去处能力.当膨润土投加量为40 mg/L,PAC投加量为10 mg/L时,两者复合除藻效果最好,藻悬液的浊度...  相似文献   

16.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两株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P-31和MBG-15.通过培养条件优化,考察各种因素,如碳源、氮源、pH值、碳氮比、培养时间、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BP-31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絮凝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尿素,pH值为7.0~8.0,碳氮比为25,培养时间为48 h,絮凝剂投加量为1 mL.MBG-15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絮凝条件为: 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pH值为7.0~8.0,碳氮比为25,培养时间为96 h,絮凝剂投加量为2 mL.在最佳絮凝条件下进行絮凝试验,MBP-31、MBG-15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分别达到89.87%、91.25%.对两菌株所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活性分布、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两种微生物絮凝剂均分布在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中,MBG-15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3种混凝剂和添加助凝剂的对比实验,找出适合的混凝剂和投加量,然后采用混凝过滤的方法处理校园洗涤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去除浊度、COD和投加量方面,复合高效聚合氯化铝(净水灵)比聚合硫酸铁(PF5)和聚合氯化铝(PAC)用量少、去除率高.投加助凝剂聚丙烯酸胺(PAM)效果不明显.不添加助凝剂,净水灵投加量40mg/L...  相似文献   

18.
吸附-絮凝法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附-絮凝法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进行处理,优化了累托石吸附处理亚甲基蓝的条件,探讨了4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吸附-絮凝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累托石用量0.1 g,振荡速度200 r/min,pH=12,吸附时间60 min,0.1%阴离子型絮凝剂NX-A7用量3 m L为最佳处理条件,此时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到97.1%,比单一吸附去除效率高17.3%。加入絮凝剂后不仅易于固液分离,亚甲基蓝去除率也大大提高。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吸附-絮凝法比单吸附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对机加工乳化液废水进行了破乳剂筛选及絮凝条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破乳剂为浓硫酸,投加量为0.5%(体积分数)时即可将含油量从8670 mg/L降至30 mg/L以下;pH呈弱碱性,PAM投加量为50 mg/L时絮凝效果最好,COD最低可降至480 mg/L。根据实验结果及企业现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酸化破乳-中和-絮凝"的工艺流程,最终出水可直排入城市下水道。  相似文献   

20.
新型环保絮凝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铁和四硼酸钠为原料,制备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了絮凝动力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当焦化厂生化后废水pH在8.0左右、加入量为10mg/L时,除浊率达到98%以上.并初步分析了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