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F0002-F0002
2008年1月15日至16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暨新区评审会。在本次会议上,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河区省廊坊市、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F0003-F0003
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6年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2006年5月9日至11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组织专家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了验收考察。验收组专家由科技部社会发展与科技司社会事业处调研员、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成员何革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赵正中理事,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刘学敏教授,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小城镇研究所王宝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技术局陆亚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7年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2007年11月22日-23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组织环境.建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专家一行八人,赴上海市徐汇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了验收考察。考察组组长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雷世钧理事担任.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田保国处长、何革华调研员以及上海市科委寿子琪副主任等领导参加了本次验收活动。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 4月 2日 ,由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召集 ,由国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 1 5个部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组成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审委员会对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等 5个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区 (市 )进行了评审。评审委员采取观看申报区 (市 )录象、听取申报区 (市 )负责同志汇报以及询问了有关情况等方式进行了评审 ,并综合有关情况进行了打分。根据评审结果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湖南省韶山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和海林市等 5个省级实验区通过评审进入国家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牟平区自1994年10月被国家批准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提高人口质量、合理开发资源、加强环境治理等工作为重点,使牟平实验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于2002年9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检查验收。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于2005年12月27日至29日在太湖之滨的江苏省无锡市华庄镇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34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部、建设部等部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以及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共计200余人聚集一堂,以城镇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研讨,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27日至29日,以“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华庄镇召开。本次论坛由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主办,承办单位是江苏省科技厅、无锡市政府、华庄镇政府。来自科技部、教育部、建设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的代表,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的有关同志,34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负责同志,部分省级实验区的负责同志以及无锡市各县、市、区科技局的同志,共计2加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相似文献   

8.
自1992年以来,沈河区积极开展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工作,并于1993年7月,通过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的评审,被正式批准成为目前全国城区中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从而开始担负起在中国大城市中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社区,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高速发展的使命,在城区社会发展和城区政府如何组织和推进城区社会向现代化迈进方面初步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于2006年6月22日至24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市牟平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50个国家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部、建设部、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以及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代表共计210余人,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题,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社会节约意识薄弱,铺张浪费的行为仍较普遍存在。为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我们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10.
短讯     
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会议于1995年7月19日在京举行。经过严格评审,北京市西城区、山东省长岛县、安徽省合肥市郊区三个省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被列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28个部委的有关领导同志、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三个实验区及其省、市的负责同志也列席了会议。国家科委  相似文献   

11.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也是依靠创新驱动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国家级实验区的建设经验进行文献梳理,结合对北京市部分实验区的调研,分析了实验区在整体规划、创新意识、创新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促进实验区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北碚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直接反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重庆市北碚区作为"城乡结合"型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对重庆市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较强的示范作用。为将北碚建设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探讨有北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建立反映北碚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三大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数;将综合评价指数代入eview软件选择适合的回归方程,再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计算出成立试验区以来北碚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最后在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度的基础上,发现北碚区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东可持续发展试验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国家和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论述了山东省构建可持续发展试验带的必要性。利用区位论的基本原理,结合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经验,综合考虑城市间的距离、经济聚集规模及对资源依赖程度等因素,分析了山东省17个市的相互作用潜力.计算出淄博、济南、烟台、青岛、潍坊、威海、泰安、东营、济宁、滨州、临沂等11个城市具有划入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带的潜力.为规划山东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F0002-F0002
2006年6月22日至24日,主题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第四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召开。本届论坛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主办,山东省科技厅,烟台市政府,牟平区政府承办,来自科技部,教育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委的代表,来自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的有关同志。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5日上午,由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授牌仪式暨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次会议为我国首批共15家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进行了授牌。来自国家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13家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50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发挥科技引导作用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地 ,是探索科技引导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样板。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自 1991年开展以来 ,已有临沂市罗庄办事处、烟台市牟平区、长岛县和日照市 4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泰安市、广饶县大王镇和东营黄河三角洲 3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年来 ,在国家科技部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 ,山东省各级实验区坚持从实际出发 ,选择重点领域 ,通过科技引导和综合配套改革 ,积极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发展模式 ,为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  相似文献   

17.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区长侯大川北碚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是一座既与母城重庆相连,又相对独立的城乡结合型卫星城区,也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区和文化教育区,她以经济较为发达、风景秀丽、人口素质高、科技力量雄厚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要实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作为我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制约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实验和示范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因素和区域协调问题对运行机制的影响,剖析了目前实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类似区域的经验,研究探索了相关区域的管理模式.提出应考虑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产业的战略定位,结合区域特点,形成开放型多层联动的促进机制模式,并在政府推动机制、决策咨询机制、开放式联动机制、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市场机制、创新型人才跨行政区合作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诞生于1986年,是我国针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发起的一项地方试点工作,旨在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推广应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相协调。30年来,实验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突出体现在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内的普及、探索出了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地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发挥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可持续发展成就的窗口作用三个方面。但是,实验区建设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存在缺陷、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中没有占据应有位置以及能力建设工作滞后三个方面。随着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变化,特别是国际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国内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实验区建设新的历史使命。着眼未来,实验区建设应在深入分析总结30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统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为目标,以破解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着力点,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探索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凝练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实验和示范效应,并依托"一带一路"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经验和鲜活案例。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底,国务院领导同志听取国家科委邓楠副主任的汇报后建议,将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改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从以人为中心全面综合发展为宗旨的示范试点,逐步走上了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中心,实施科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