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防苑》2006,(3)
世人皆知大西洋中的百慕大三角海域是一个令世界上众多探险家们视为畏途的“魔鬼”海域。这片令人惊恐万状的凶险海域不知吞噬了多少经过那里的舰艇船舶,甚至从其上空飞过的飞机也常遭不测。那里有什么样的自然力量在作怪呢?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至今还  相似文献   

2.
王倩雯  曾坚  辛儒鸿 《灾害学》2021,(1):192-200
灾害风险辨识是灾害有效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辨识体系与风险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复杂关系使研究方法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闽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开放区,独特的“山-海”自然地理格局、起伏破碎的地形、高发的台风暴潮和极端短时降雨特征使其常遭受洪涝灾害侵扰。以闽三角为例,将生态服务价值纳入风险评价体系,构建基于GIS多准则评价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风险辨识方法,旨在完善评价体系的同时,弥补传统评价方法存在的非线性缺陷和主观依赖,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该地区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格局,为灾害风险防控提供思路。结果表明:①基于GIS多准则评价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风险辨识方法能够系统准确的认知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水平与空间分布;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河口处、湾区,且人口、经济活动较活跃地区,城市化发展快速区与缓慢区相比,更容易遭受洪涝灾害威胁;③洪涝风险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风险根据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分为“整体随机”“局部随机-邻域集聚”和“整体集聚”三种类型。最后根据风险特征将闽三角地区高风险分为“厦门集美版块”“泉州湾区版块”“漳州县区版块”,分别提出灾害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防灾博览》2013,(6):85-85
冬天的冷空气带来了寒冷干燥,同时还带来了一个调皮的小“魔鬼”——静电。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与人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就会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  相似文献   

4.
消失的马帮     
山子 《防灾博览》2009,(5):66-77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险山恶水和原野丛林之间,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串起了众多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9,(2):F0003-F0003
1月20日,闵行区民防协会宣告成立。60个会员单位代表、市民防办、区民政局领导,区民防办班子成员和部分新闻记者近百人参加了成立仪式。闵行区民防协会是以公益性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平战结合,为民造福”为宗旨,以“战时保护人民,平时造福人民”为准则,本着“天道酬勤、  相似文献   

6.
马涛  胡勇  杨琳晗 《灾害学》2020,(4):113-120
利用FNL1°×1°再分析资料,云南站点降水实况资料,中国台风天气网资料,气象灾情直报系统数据和中国气象灾害年鉴等资料,分析“威马逊”、“海鸥”和“天鸽”系统对云南造成的强降水及灾害成因,结果表明:“威马逊”灾情最严重,受灾和伤亡人数最多,“天鸽”直接经济损失低于“威马逊”;“海鸥”灾情和直接经济损失均相对最轻。三个台风低压进入云南的位置和强度不同,其西移过程中造成云南大到暴雨的范围、落区分布明显不同,“天鸽”从文山州的广南进入云南,位置较偏东偏北,向西南-西移动;“海鸥”位置则偏西偏南,从红河州的金平入境云南,向西北-西-西南移动;“威马逊”从文山州的麻栗坡附近进入云南,逐渐加强西北移。“威马逊”西行影响云南持续时间最长达78 h、影响范围最大,对云南9个州市造成影响,其次是“天鸽”持续影响时间达66 h、对云南7个州市造成影响,“海鸥”持续时间为54 h,影响范围相对要小。从水汽输送的情况来看,“海鸥”的净水汽量最大为20.53×107 kg/s,“天鸽”次之为15.07×107 kg/s,“威马逊”最小为14.03×107 kg/s,并且东向输送到云南的水汽量最大。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对西行台风进入云南有重要影响。“威马逊”影响云南以台风低压降水为主,“天鸽”和“海鸥”影响造成云南东部出现强降水与冷空气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有“东方鲁尔”“共和国第一长子”的美誉.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正在建设中的沈阳经济区(沈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工业门类齐全,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宁夏40年灾害性冰雹天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61-2000年5-9月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及相应时段的NCEP/NCAR逐日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宁夏灾害性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然后对74次有灾情记录的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等进行了合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冰雹主要分布在南部六盘山区和北部贺兰山区,集中出现在6-7月;冰雹发生于“西高东低”环流背景下;产生冰雹天气主要有平直气流、两槽一脊、一槽一脊和一脊一槽等4种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主要有切变线、低涡和冷槽,这几种系统往往是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的;同时也表明,在不同的环流背景下,不同影响系统造成的冰雹天气落区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艾利"台风异常路径与登陆地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18号台风“艾利”的移动路径在登陆前发生了两次左折,是一次十分罕见的异常路径。从大尺度环流、天气尺度特征分析发现,双台风作用使两个台风产生逆时针旋转效应,及由东西环副高联成的东西向高压坝的阻挡作用,台风西北侧我国江南一福建的偏东一东北气流的加强和沿海地形摩擦效应的综合效果是造成台风“艾利”异常路径的原因。“艾利”台风第二次左折向西南方向移动,沿着福建海岸线的移动阶段,利用沿海多部雷达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定位,准确及时地反映了台风西折的动向,为防台抗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二次左折路径预报存在一定偏差的不足。分析还发现,“艾利”台风在第二次左折前后,多普勒雷达速度图象上出现了明显的风速极值区不对称特征,西北象限风速极值大于其它象限的不对称分布可能是导致并维持AERE台风向西南方向移动的重要原因。最后,利用沿海地区稠密的自动气象站探测到的风和气压资料,较好地验证了雷达定位的准确性,同时能够更精确地判定台风的登陆点。  相似文献   

10.
欧阳 《防灾博览》2007,(6):34-35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臣轮在日本以南空旷清冷的海面上神秘失踪,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失踪前都没能发出求救讯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它们失踪后的相关命运。如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它恰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这就是令人恐惧的日本龙三角.  相似文献   

11.
“砂石化”是我国南方山地河谷区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伴生的一种灾变现象,视其地理景观,酷似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荒漠。作者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就“砂石化”的形成过程、类型特征和控制对策等进行剖析,以期引起人们对此类灾变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云娜台风灾害特点与浙江省台风灾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云娜台风造成的灾害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浙江台风灾害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主要结论为台风灾害主要表现为罕见的强降水、创纪录的风力、部分地区的洪涝和多发的次生灾害。影响浙江的台风(或热带低压)的时间在5—11月,主要在7—9月,其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台风暴雨引起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强风造成房屋倒塌,有时遇到“三碰头”导致严重风暴潮灾害;间接影响主要是在浙江地区产生强降水,进而引发洪涝灾害,诱发地质灾害,沿海地区常会因为东风波或东风系统中的云团“登陆”而产生强降水,并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3.
粘性泥石流体触变应力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直接测定含有粗颗粒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原样的流变特性,专门研制了大型泥石流流变仪,利用该仪器测试的结果,分析研究了粘性泥石流体启动的应力本构方程和触变特性的关系。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阶段,颗粒间的作用以接触挤压和滑动摩擦为主,其应力本构关系可用剪切稀化的幂定理方程来描述。粘性泥石流体在剪切“上行”与“下行”曲线环绕的延迟区域的存在,说明该流体具有触变能量,并通过触变能量的计算以及与泥石流运动要素的对比,探讨了粘性泥石流体触变应力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气象灾害综合区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区域气象灾害的研究,以往多侧重单一灾种或气象灾害系统中某一子系统的研究,缺乏对区域多灾种气象灾害综合分析。本文采取“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的十种气象灾害资料,首先通过春、夏、秋、冬各季主导气象灾害的频率分布,构成各季节气象灾害地域组合类型,再依据综合区划原则,制定出各季综合灾害区:春季划分成6个综合灾害区,夏季划分成5个综合灾害区,秋季划分成4个综合灾害区,冬季划分成3个综合灾害区。  相似文献   

15.
宜兴地处江苏省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南峙天目山余脉,东濒浩瀚太湖,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喀斯特地貌的丘陵山区,西部为低洼圩区。市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人口105.85万人。宜兴自然条件优越,山水脉源贯通,历史文化悠久,物产资源丰富,素以“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之美誉而闻名海内外。宜兴市委、市政府根据“经济建设和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晋城煤业集团在部分矿井减产的情况下,对各大矿井进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发展战略问题,利用矿井通风仿真系统MVSS3.0,对该集团成庄矿的通风网络在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利用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实现了二、四盘区和三、五盘区的分区通风,为矿井的以风定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二、四盘区分区通风不但解决了风机“对拉”问题,也解决了风速超限、风流不稳等问题,并且能满足后续的开拓、生产。同时也解决了瓦斯问题。采用6道压力平衡风门将三、五盘区隔开,这种方法施工简单、易行、经济,调节设施少,便于通风管理,分区后通风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以呼和浩特市街道为例,采用熵权与GIS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市绿色与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33个街道进行韧性评价,其中2/3的街道韧性水平值低于平均值,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空间上韧性水平较低的街道在研究区西南集聚,高韧性街道从中心往外大致呈“高-低-高”分布格局,研究结果与城市用地扩建方向与时间、功能布局等实际情况比较吻合。最终从街道、市辖区和市级角度提出韧性提升对策建议,对绿色安全城市建设和防灾规划从“多城一策”向“一城一策”转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 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 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的地震断层。在1985年6月以前,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呈随机分布,1985年6月以后ML≥3.0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 苍山 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来回迁移;1974年以后沿苍山 尼山断裂的ML≥3.0地震都发生在52级地震震中附近,说明在苍山 尼山断裂与沂沭断裂带交汇区西侧较长时间的能量积蓄。苍山52级地震前最后发生的两个ML≥2.0地震与苍山52级地震震中形成沿地震断层的临震小震活动条带。  相似文献   

19.
汶川特大地震“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坤  张令心  刘洁平 《灾害学》2012,27(3):92-96,121
在汶川特大地震现场,调查收集了大量有关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资料,在各种文献和网上又补充收集了大量此类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了各烈度区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典型现象;探讨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与烈度的关系;找出各烈度区的共性内容.旨在使我国的地震烈度表在“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方面更便于地震烈度评定,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煤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崔树军  宋志敏 《灾害学》2000,15(3):67-71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占用土地,“三废”污染、地面变形与沉降、矿井突水等地质环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致使地质环境质量下降,影响着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用环境地质学的观点,论述了我国煤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防治地质环境灾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