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远亮 《山东环境》2000,(6):47-47,45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较为紧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分布很不均衡,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山东作为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357方,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均1000方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少于500方的水资源危险地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料占有量的1/4,开展再生水回用、污水处理、节水、海水淡化等成为我国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手段.其中,海水淡化可以提供的水资源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天津作为资源型缺水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75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70m3,(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加上入境和引滦入津外调水量),属重度缺水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天津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缺水逼出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无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不大,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水资源已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资源。而钢铁工业是耗水大户,水资源的不足已将成为制约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四方面阐述了钢铁工业应对水资源不足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欧奋起 《福建环境》2001,18(3):41-41
近几年来 ,台湾的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 ,水已成为台湾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和制约因素 ,也已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 ,水质污染也日益恶化 ,一些水体由于受到污染丧失了特定的使用功能 ,加剧了水资源危机。1 949年— 1 986年台湾的平均降雨量是2 50 4毫米 ,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5倍。由于台湾人口密度大 ,每人每年降雨指数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 /6。台湾平均每年水资源总量是 71 4亿立方米 ,以 2 1 0 0万人计算 ,人均占有量 340 0立方米 ,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1 /3。台湾每年用水量是 1 89亿立方米 ,占水资源总量的 1 7% ,…  相似文献   

6.
水是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而且不能替代的物质,又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630m~3,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也很不均匀,华北地区(指京津冀晋两市两省)属水资源较少的地区,海河流域尤少,人均占有量仅300m~3,为全国平均值的九分之一,华北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中心地区,这里的水资源紧缺关系到  相似文献   

7.
马瑞  莫妤 《环境保护》2007,(7B):14-16
水是最基础的自然资源,既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控制因素,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它还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虽然总量不少,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加之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水资源管理主要分为水量和水质管理两个部分,如何对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如何从源头上解决中国“水”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任何其他资源都无法取代的、有限的资源.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秦皇岛市人均水资源量为597 吨/年,是全国平均值的1/4左右,属于缺水城市.在可供水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水资源需求量又在不断增加,因此,未来水资源的短缺形势将更为严峻,以水资源紧张为特征的水危机将会不断加剧.面对水资源短缺危机,节水成为秦皇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资源化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危机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的严峻课题,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时空分配不均、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危机尤为严重.城市污水回用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着重论述城市污水回用的意义、技术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当前世界上的贫水国之一。淡水总量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之又少。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成为我国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一大对策。本文将就我国在借鉴国外水资源基础上所采用的一系列节水措施进行详细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的水文效应及其利用模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西北干旱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及内蒙西部。这里气候干旱,水资源对干旱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在干旱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水资源不仅影响到农牧业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工矿资源开发和城市的发展。水资源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干旱区自然环境综合体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引起一系列水文效应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中水循环各要素变化是很强烈的,因此研究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的水文效应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湛 《自然资源学报》1991,6(4):352-360
本文从长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角度出发,侧重研究了长江水力运输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分析计算了长江水力运输资源的巨大开发潜力,阐述了利用水力运输资源的落后状态及其原因。通过研究、计算和论证,提出了开发和利用长江水力运输资源的措施和方案,可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咸水利用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利 《自然资源学报》1994,9(4):375-378
河北省东部黑龙港地区淡水资源十分紧缺,但是这一地区地下富存大量的咸水和微咸水资源。试验和实践证明,除2-3g/l的微咸水可以利用之外,在适当的条件下,4-6g/l的咸水也可以利用,为解决本地水资源不足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管理的一种交互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据大系统多级递阶优化控制理论,将水资源系统分解成地面水资源系统与地下水资源系统。在地面水系统中,给出了多目标开发利用管理模型;在地下水系统中,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管理模型。区域经济涉及区域内的各种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部门──用水系统。对该用水系统提出了分解──协调优化管理模型。据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系统的特点,在最高级设置总协调器来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与用水系统,进而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管理的一种交互式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灌溉系统点影子价格的概念,引出一条空间配置水资源的途径,并尝试讨论我国水资源空间配置的若干问题。结论为:①以点影子价格为农业水资源的定价依据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激励对灌溉系统的投入;②根据点影子价格定价农业水资源有助于构成完整的水市场;③该定价体系可能与平等原则相违,但可以调整以达到平等目标。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城市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城市是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耦合成的大系统,也是地下水高度集中开发的地区。地下水是干旱区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文章从内蒙古自治区城市水资源供需现状出发,阐述了城市水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重点探讨了城市地下水超采对周边地区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资源有诸多特点,除某些不利因素外,还具有水资源可利用性较好,河流径流利用率高,少水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好,贫水区中存在相对富水区,有取之不尽的海水等有利因素。应结合本国水资源特点,趋利除弊,不断完善对水资源管理,使有限水资源更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榆林地区能源基地建设水资源保证程度及供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水资源贫乏是影响该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区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条件、供需平衡分析后认为,只要兴建水库,调节径流及加强污水处理,增加区域供水能力,区内水资源可以基本满足近阶段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傀儡湖、阳澄湖水源区各水源组成部分的功能,重点分析了阳澄湖、傀儡湖等水源在安全保障中的功能作用,详细分析了昆山市饮用水源保护中所面临的水质和水量问题,探讨了饮用水源安全保障的对策和建议,并提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0.
西辽河流域赤峰段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辽河赤峰段水资源分布、利用和水质现状出发,分析了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赤峰市在维护西辽河水源水质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提出生态价值观、生态补偿概念和进一步加强水源涵养区、水资源、湿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