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正>音乐是美妙的.但是学琴路上充满了枯燥与艰辛.许多琴童因为不能坚持而选择了放奔。在学琴路上,你坚持下来了吗?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我当初学琴是妈妈选择的.记得小时候.每次练琴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但为了不让妈妈失望.我一直坚持着.到现在.我学琴已经5年了.我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钢琴了.而且同学们也因为我会弹琴而羡幕我.这使我充满了自信.  相似文献   

2.
琴童风采     
<正>卞崔灿年龄:11岁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现在11岁半了。和很多琴童不一样,我是10岁才开始正式学琴的。虽然我学得很晚.但我相信,只要多付出.就一定会成功的。课余时间我喜欢看书、画画、练琴。我很喜欢看《琴童》.特别是"音乐百事通"和"缤纷世界"栏目.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我是一名快乐的琴童!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妈妈是老师,乌黑的大眼睛,卷翘的长睫毛,看起来温文尔雅。可就是这么斯文的妈妈竟然获得了一个与之极不相称的绰号——"赌王",妈妈竟还以此为荣呢!因为妈妈喜欢"赌",所以得了这么一个绰号,小时候,我还以为妈妈姓"赌"名"王"呢!印象最深的是,我4岁学游泳的时候,妈妈说:"涛涛,如果你能在半天之内学会游泳,妈妈就在地上爬三圈,让你当  相似文献   

4.
<正>三年级的那个寒假,妈妈带我去见夏老师。之前的我对音乐并没有多大兴趣,随着老师深情演奏的开始,我心动了,原来长笛的声音是那么悠扬,那么婉转。从那时起,我便梦想也能成为一名长笛演奏家。入门学习是枯燥的。一开始我学的是夏老师的自编教材,练的都是音阶与琶音,单一的调子,不算动听的音色,偶尔还会破音。我开始疑惑:长笛不是婉转动听的吗?为什么根本不是?我想到了放弃。夏老师告诉我,这些基础,都是为了以后那些美妙的乐曲做铺垫呢!我豁然开朗,便更加勤奋地练习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一个"小宅男",完成作业后,就会在家看书、看电视,不过有的时候就"宅"不住喽!因为我也喜欢亲近大自然。"小宅男"和亲近大自然可是一点也不矛盾哟!下雨天,总是有些不方便,出门要穿戴雨具,但我想,还是会有很多人喜欢春雨吧!我就特别喜欢不带雨具,在毛毛细雨中感受春的脚步。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我仿佛变成了春天里的一棵小草,浑身舒展,鼓足了劲。  相似文献   

6.
<正>乐乐姐姐:你好!我是一名学钢琴的琴童。我有一个一起学琴的好朋友,平时我们都会一起去琴行上课。有一次,等老师上课时,她在那练琴,有一个地方弹错了,我就给她指出来。没想到,她竟然两眼瞪着我说:"你弹得好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好心居然当成了驴肝肺!我很伤心。她后来主动跟我说话,我真不想再理她了。乐乐姐姐,你说我该怎样和她相处啊?李梦迪  相似文献   

7.
<正>黄老师:您好!小毓让您费心了。她这一学期的精神面貌改变很大,她乐观、自信多了。她经常对我说:"妈妈,原来我最不喜欢语文课(二年级在西安),现在,我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我想孩子能有这样大的转变,一是黄老师精心备课的上课内容吸引了孩子;二是黄老师对于她的关注和鼓励,让她树立了信心。所以,从内心来讲,我们非常感谢黄老师……这是上学期末小毓家长发给我的电子邮件,看完后我感到欣慰与快乐,对工作更是充满了信心!一学期以来,小毓的转变确实很大,以前上课她经常走神,为此我批评她很多次,甚至是严厉批  相似文献   

8.
和谐学琴路     
<正>在孩子没有学琴时,我查阅过相关资料,感觉家有琴童,都会发生不和谐的"交响乐"。正是这种心理上的阴影,在女儿学琴后,我倍加小心,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与她发生冲突。她的学琴之路虽有曲折,好在并没因学琴而影响亲子关系。孩子学得不深,还是二度开学,今年寒假准备考级。在备级之前,对小女短暂的学琴生涯作个小结吧。一、学前的诱导孩子在上幼儿园前,我曾告诉她,不乖不让上幼儿园,把她的胃口吊高、吊足,让她加倍珍惜。学琴的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驻江苏金坛市小记者孙昊恍然大悟地报道:今天,妈妈给了我五角钱,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又可以去买一袋蟹条了。我喜欢吃蟹条,不仅因为这种蟹条美味,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走运的话,还能中奖呢!记得上次我去小卖部买东西,爸爸多给了我一元钱。刚到小卖部,就听见一位小朋友说:"姐姐,咱们买一袋蟹条吧。上次我买了一袋,里面还有一角钱呢!"她姐姐说:"行。"我一听,觉得这可是一件好事,五毛钱不仅能买一袋蟹条,还可能得到额外的一角钱,那样我又可以用这一角钱来买一  相似文献   

10.
<正>我有一位好妈妈,她对我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但她喜欢整天在我耳边唠叨:"英语阅读短文做了没?新买的奥数习题完成得怎样了?有空要多看课外书,多看书能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更令我苦恼的是,妈妈为我报了各种兴趣班:周一晚上学舞蹈,周二晚上学小提琴,周三晚上学钢琴,好不容易盼到周末,还要补习语文,练习书法与绘画……为此我十分苦恼。我知道妈妈对我的爱,她希望我笨鸟先飞,不落  相似文献   

11.
<正>素材招招新之"最特别的我"写作文往往从写"我"开始,为什么呀?因为自己对自己最熟悉嘛!有一首歌叫《小小的我》:"我是山间一滴水,也有生命的浪花;我是地上一棵小草,也有生命的绿色。"可见,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我",也如此与众不同。接下来,我们就来展示一下那个独特的"我"吧!  相似文献   

12.
<正>大概是因为有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谈到学琴,很多家长马上会问"我怎么培养孩子的学琴兴趣?"但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解。我认为,兴趣来源于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对各种事物的普遍的好奇,是家长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培养的。如果具备,等到儿童开始学琴,他们能很快或逐渐发展出对包括学琴在内几乎所有音乐活动的兴趣。有的家长问这个问题时,可能已经稍晚,他们在孩子学琴之初可能没有恰当地引导,孩子不是带着兴趣去学琴的。所以,在此意义上说,兴趣不可能无中生有,也无法培养,只能是被保护和被帮助。一、激发兴趣欲扬先抑兴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产生,发展和保持。儿童  相似文献   

13.
儿子的爱心     
<正>一个星期天,儿子去同学家玩。我去接他的时候,他兴奋地提着一个笼子,喜笑颜开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养一只小仓鼠啊?于佳送我一只小仓鼠,我想养。"我想都没想,就说:"不可以!不要看到别人家的好东西就想占为己有,这样不好!"儿子辩解:"我才没有想占为己有呢,是他看我真的喜欢,所以才要送给我的。"我说:"老鼠又脏又臭,还会传播鼠疫。"儿子据理力争:"才不脏呢!我会每天定时给它打扫笼子的。还有一种白粉是防鼠疫  相似文献   

14.
<正>圣诞节快到了,妈妈说要送我一份特别的圣诞礼物,会是什么呢?我收到过文学丛书、可爱的毛绒玩具、会唱歌的圣诞老人……我缠着妈妈,让她告诉我答案,妈妈拗不过我,说:"我在网上给你买了一棵圣诞树。"这让我期待不已。快递在我的翘首期盼之下终于送来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们生活当中,往往存在一些人,他们什么都好,就是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如果有人夸奖了身边的同学、同事,总会有人议论:"真是虚伪!""看,某人又在巴结上司了!"我以前也是很少去赞美别人,总认为对别人的赞美无异于自降身价,为了维持自己固守的"清高"形象,我也从不喜欢赞美别人。可刚刚大学毕业的一位新老师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她总喜欢夸奖别人,一开始我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虚伪大于真诚,可有一天她夸起我优点的时候,我心里也美滋滋的!我这才发现,原来得到别人的欣赏是这么开心的事情!于是,我冒出一个想法:语文课也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欣赏是如此重要,那  相似文献   

16.
狗奶爸日记     
<正>今年春节可真是非比寻常,因为我有了一个新身份——狗奶爸。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新年新生命2月1日正月初二星期六晴今天一早,我到奶奶家拜年。刚进门,奶奶就急忙告诉我:"狗妈妈生狗宝宝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嘿,狗妈妈还真会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从小喜欢画画。我能把漫画人物画得俏皮可爱。上幼儿园时候的我,捏橡皮泥一捏就是几个小时。然而音乐却是带给我启发最大、伴随我时间最久的。小时候,我的嗓音不好。可是我喜欢上了唱歌,从此便天天在家里"练声",时时哼哼曲调,竞然有了一副好嗓子。那时幼小的我,全然不知在坚持练唱的过程中,已为自己竖立了一个梦想——唱歌!  相似文献   

18.
<正>创创姐姐温馨提示:亲爱的"创粉",快把这个栏目推荐给你的爸爸妈妈看吧!我和女儿喜欢玩游戏,但是游戏的项目却是"老三样",不是拼图、猜谜,就是成语接龙。某日,我突发奇想,决定与女儿玩新游戏:角色互换——她当妈妈,我当女儿。女儿虽然眨巴着眼睛,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怀疑,却比我先进入角色,冲着我扯开嗓子喊:"丫头,陪妈妈去逛超市!"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从我的钱包里抽出一百元,不由分说地出了门。我也只好进入"女儿"的角色,快步跟上。  相似文献   

19.
<正>吹总:阿笨,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你一定喜欢,是机器动物餐厅!阿笨:我已经对美味失去了兴趣,因为昨天我在附近的西餐厅吃煎牛排时,在牛排里发现了一块橡胶轮胎。可是服务员却说,这是因为时代进步了,汽车代替了牛马……吹总:……一号小牛皮魂不守舍地吹道:我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一看闹钟,呀,都快中午了!今天可是正月初一,昨天晚上,大家在奶奶家团聚,一起看晚会、放礼花,玩得很晚,所以大人们现在还在睡觉。我走出房间,发现妹妹也起床了。她嘟着个嘴,对我说:"哥哥,我饿了。"我冲她一  相似文献   

20.
哈皮记者站     
<正>说起学技能,哈皮最难忘的还是第一次煮绿豆汤。翻开记忆的老照片,把时间定格在哈皮十一岁的一天早晨——起床穿好衣服后,我本想喊妈妈做早饭,但想到她因为工作熬红的双眼,便不忍心喊醒她。这时,我脑海里闪现一个念头:我已经十一岁了,也该学做饭了。我来到厨房,准备"就地取材",最后发现了绿豆,想到最近妈妈熬夜多,易上火,我决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