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引言 稀土(REE)族元素(原子序数57到71)的地球化学行为十分相近,这主要是由于稀土元素三价阳离子的离子半径虽有系统差异,但差异不大(图1)。在自然界中只有铈(Ce~(+3)、Ce~(+4))和铕(Eu~(+3)、Eu~(+2))有非+3价的氧化态。由于该族元素的行为可以预测,稀土元素已经成为探讨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岩石成因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指示剂。  相似文献   

2.
<正> 由于对科罗拉多州含辉钼矿的第三纪火成岩中原生副成分重矿物的现代矿物学和化学的研究,使我们得以研究前寒武纪的红皮花岗岩。该花岗岩是大约距今10亿年侵入的派克斯山大岩基(图1,2)的一个晚期侵入体。 本文主要的目的旨在确定新鲜无矿化花岗岩中副矿物组合;测定岩石和矿物中锡、铌、钽等元素组成的变化和寻找锡、铌、钽、钍和稀土元素的主要富集  相似文献   

3.
<正> 利用稀土元素作痕量元素模式已广泛用于花岗岩岩石成因研究中。一般认为,REE并不是象在基性火成岩中那样呈痕量元素进入主要矿物,而是浓集于副矿物组合中。Pagel(1982)提出锆石、褐帘石和独居石等矿物中REE浓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含矿溶液的地球化学专属性,通常是根据矿石和近矿交代岩石的地球化学谱来判定的。目前已经积累了有关成矿过程中造岩、成矿元素行为的大量实际资料,但是,对普通金属矿石中的稀有亲石元素的分布却研究得很少,稀有碱金属可能除外。众所周知,稀土元素行为的分析对岩浆体系的起源和演化判断可以提供很重要的信息。本文的目的,是以某些金属矿床为例,阐明含矿溶液在稀土元素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 一般的造岩硅酸盐矿物通常含有低含量的REE(大部分低于10ppm),因为相对较大的REE离子与这些矿物的晶体结构是不相容的。火成岩的总REE含量通常在几百ppm的范围内,而副矿物相是这些元素的赋存体。这些副矿物对火成岩和变质岩成岩过程中REE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正> 近三十年来,对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对地球岩石,而且对陨石、月岩等地球外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微量元素中,Cr、Ni、Co、V 等过渡元素与同它们的离子结晶化学性质相近的 Mg、Fe 等主元素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介绍在火成岩中的 V、Ni、Co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稀土元素丰度的研究对岩石成因模式讨论要求建立快速测定各种不同的火成岩、沉积岩和造岩矿物中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早先报道了一种测定某些矿物岩石中的 Y、Nd、Eu、Dy、Ho、Er、Tm 和 Yb 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它是将样品溶液(含1%La 作光谱缓冲剂的高氯酸盐乙醇介质)直接抽吸进入氧化亚氮-乙炔焰。而稀土元素(REE)是先通过草酸钙共  相似文献   

8.
<正> 在火成岩系统的岩石成因研究中,需要精密而准确地测定稀土元素。电感耦合氩等离子体光学发射光谱法(ICAP/OES)可测定全部稀土元素和钇。发表的检出限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满足岩石成因研究中分析地质样品所需要的理论灵敏度。但迄今用 ICAP/OES 所做的研究,不是对岩石成因研究中分析稀土元素所要求的检出限不能充分满足,就是不能包括全部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9.
对太平洋伊豆-小笠原海沟南部、小笠原海台和火山海沟北部超基性岩、玻古安山岩和玄武岩中的稀土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内绝大部分超基性岩已强烈蛇纹石化,但未发现稀土元素行为与蛇纹石化的强度有什么联系。据分析,超基性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为球粒陨石中的3~5倍。根据REE的分布,超基性岩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岩石的特点是轻镧系元素较之重镧系元素有明显亏损;稀土分馏曲线比较平缓,但在重镧系元素区突然升高。Ⅱ型岩石的特点是:具有稳定的、相对于球粒陨石未分异的稀土元素含量;La/Yb比值变化不大,接近1。 玻古安山岩的特点是:稀土元素的含量很低;稀土元素的绝对含量和变化范围以及镧系元素的分馏特征均类似于所研究的橄榄岩。在许多大洋海域,玻古安山岩的产生与岛弧的早期火山作用有关。但研究区玻古安山岩中碱质和稀土元素的行为与这种稳定关系相矛盾。 研究区的玄武岩具有镧系元素含量高和轻稀土较重稀土占优势的特点。按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不相容元素的行为和Eu的相对浓度,这些玄武岩可分为5种类型。根据实验和计算资料,这些玄武岩是由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起基性岩的低度熔融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用大量的资料,论述了元素(包括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在两相(不混溶的两熔体相、熔体/溶液相、矿物/熔体相和矿物/溶液相)之间的分配行为;探讨了影响元素在两相间分配的因素——两相的成分、性质,平衡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元素本身的性质(价态、半径)等;指出了进行元素分配实验研究的意义——元素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有助于地质学家定量模拟岩石的形成、演化过程,准确了解岩石、矿床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元素的富集、成矿机理等;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洞庭湖流域水体中溶解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来揭示小流域水体中微量元素的来源和行为。结果表明:各流域均因地质背景不同而表现出某些元素相对富集的特点;稀土元素除了一般的分布规律以外,则有在迁移过程中总量逐渐增加并最终达到某种平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雅鲁藏布江上游干支流水体及沉积物稀土元素含量、配分模式以及Ce、Eu特征元素参数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体溶解态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为19.28ng/L,沉积物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为190.8mg/kg.水体稀土元素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LaN/YbN <1),沉积物并表现为轻稀土富集(LaN/YbN>1);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水体Ce为负异常,沉积物Ce为无异常和弱负异常;受水岩相互作用对稀土元素在水-沉积物系统中迁移转化得影响,水体Eu表现为正异常,沉积物Eu表现为负异常.由于源岩类型不同导致的风化过程的差异,河源段与河流段稀土元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一、绪言 磷灰石是大多数火成岩和变质岩中常见的一种副矿物,而且在这种环境中,磷灰石是磷的主要载体之一。此外,磷灰石是已知的一种重要的富集稀土元素的矿物;根据报导,其REE浓度可达11.14%(重量%)。因此,有理由假设某种岩石的稀土  相似文献   

14.
在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槽对坑和铁龙尾矿库酸性矿山废水,选取不同p H水体的9个采样点,进行水样和底泥的稀土元素以及水样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探讨酸性矿山废水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p H值对酸性水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矿山酸性矿山废水的稀土总量及轻重稀土比值较高:槽对坑水样稀土总量为115.71~1 307.68μg/L,LREE/HREE比值为7.45~13.59;铁龙水样稀土总量为6.86~2 498.83μg/L,LREE/HREE比值为6.32~10.98。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分布模式呈略为右倾的重稀土元素亏损模式,Gd为正异常,与底泥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但水样中Ce呈正异常。(2)酸性水的稀土总量明显受p H值控制,p H值越低,水样的稀土总量越高;在p H3时,水样的稀土总量显著增高,达812μg/L以上。(3)影响酸性水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关键p H值为3;p H3不仅有利于稀土在水体富集,而且会使水体发生富含Ce和中稀土元素(MREE)的稀土分异作用。(4)在p H4时,水体同时富集稀土元素和Cu、Pb、Zn、Mn、Cd等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15.
<正> K 和 Rb 在残余硅酸盐熔体和碱性熔体中的富集,是它们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地球化学行为的突出特点。因此,在现代岩石学中,这两种元素同 Zr、Nb 及稀土元素一样,都列为残余(“不相干”)元素。这与以前综合得出的有关结论——岩浆岩中 Rb 与 K 的含量存在规律性的相关关系以及 Rb 含量随岩浆总碱度的增  相似文献   

16.
<正> 引言在火成岩体内微量元素变化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但经常被忽略的问题是这些元素在所观察的矿物组合中的实际分配。这种分配是在矿物和熔体间分配的一种反映,也是结晶顺序的一种反映。因此,测量这些分配提供了在结晶作用及有关分异过程中微量元素行为的直接信息。这种信息对于解释有关岩套的各成员之  相似文献   

17.
<正> 引言近年来,与火成岩伴生的萤石矿床已成为注意的目标,因为它可能与具工业意义的锡、铍、铀和钼伴生。这种伴生关系的中心问题是形成萤石的元素来源。关于这些来源的知识,可对形成萤石的热液体系的几何学及化学提供有益的限制,并圈定伴生矿体的勘探靶区。在对与次火山作用和喷出火成岩伴生的富氟体系的研究中,Burt 和 Sheridan(1980)提出,萤石的沉淀是当碳酸盐含水层中的钙饱和水遇到了土覆富氟火成岩的氟以后发生的。与此相反,Ruiz 等(1980)认为墨西哥中部的拉斯  相似文献   

18.
<正> 笔者研究了植物从其生长土壤中对35种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的摄取情况。对稀土元素摄取的研究特别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自然环境中稀土元素的超铀类似物长期活动的指示剂。在过去,人们对于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水平、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植物从土壤中对稀土元素的摄取情况几乎一无所知。W.O.Robinson(1943)和 W.O.Robinson 等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人们还不能想出一种能被所有岩石学家接受的、单一而标准的火成岩分类方法。这主要是因为,火成岩岩石学是由不太相容的描述性的岩相学和解释性岩石成因学二部分组成的。后者迄今还不能提供一种清晰明了的模式,或模式系列:既考虑到所有火成岩类的成因,又考虑到其演化。本文对用于火成岩分类的若干重要概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三种独立的、  相似文献   

20.
<正> 对采自赤道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的62个锰结核和17个伴生沉积物样品,用仪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大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西南太平洋锰结核中Sc、Co、As、Hf、Th和REE等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