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又是祖国的忧患。这忧患是从黄河下游、特别从山东地区洪水灾难中反映出来的。在中国水问题中 ,黄河治理是天下第一难题。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黄河流域曾长期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治黄几乎是每个朝代的第一水利要务。康熙大帝曾告诫群臣 :“黄河安危 ,关乎大清江山 ;涛起波落 ,直系花翎顶戴。”多年来 ,我认真研究黄河、特别深入研究稳定黄河口问题 ,发现我国的治水、治黄方略 ,有明显的阶段性 ,有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从而形成了科技治黄不同的历史分期。认清这一特点 ,是走出现实治黄困境、正确把握当…  相似文献   

2.
对于黄河治理 ,水利部汪恕诚部长提出具体要求 :“堤防不决口 ,河道不断流 ,污染不超标 ,河床不抬高。”这四项要求的实质是 ,稳定河口 ,稳定河势 ,保证水质 ,为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是我们在新世纪之初不可不思而又必须认真研究清楚的一个重大的水问题。达到以上基本要求并开辟根治黄河的成功之路 ,必须认真总结人民治黄的经验 ,积极采用当代水利科研成果 ,研究发挥黄河自身优势的工程措施 ,建设确保黄河防洪安全、除害兴利的工程保障体系。1 实现科技治黄目标 ,需要正确处理 四大关系开国之初 ,人民治黄的理论准备不足 …  相似文献   

3.
关于黄河下游防洪及根治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水患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沿黄省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这些问题在黄河下游尤为突出。因此 ,用可持续发展理念 ,根治黄河下游水患 ,促进防灾减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甚为重要。黄河下游的主要问题是河道淤积、大堤加高 ,造成高堤悬河 ,一遇大水年份 ,洪水出槽漫滩 ,如无有效的控导措施 ,极易造成顺堤行洪、冲决大堤 ,酿成大祸。这种河床淤积、大堤加高的恶性循环 ,在黄河缺水断流的情况下正在加剧。建国以来 ,人民治黄的伟大成就已为根治黄河水患 ,解决中国水问题创造了基础条件。黄河下游强大的防护工程成功地抵御了建国以来的多次洪…  相似文献   

4.
加快山东黄河滩区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黄河滩区基本情况1 .1滩区概况黄河在山东流经菏泽、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济南、滨州、淄博、东营九个地市 2 5个县市区 ,河道长 6 0 0多km。位于黄河主槽与黄河大堤之间的区域为黄河滩区。山东黄河滩区总面积 1 31 0km2 (不包括西河口以下滩地 ) ,耕地约 9.0万hm2 ,区内居住着 894个自然村 6 1 .94万人。黄河滩区在滞蓄洪水和保障沿黄人民生命财产及黄河防洪安全方面做出很大贡献。人民治黄以来 ,国家对滩区群众非常关心 ,帮助滩区群众解决了许多困难。但由于这一区域洪、涝、旱、碱、沙等灾害严重 ,农业生产条件落后 ,粮食产…  相似文献   

5.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日前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九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十五”期间科技工作部署。“十五”期间 ,我国科技工作将按照“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徐冠华说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以及洁净煤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烟气脱硫技术、电动汽车等方面安排了一批科研项目 ,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五”期间的八项重点科技发展任务已经明确。一是加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在信息…  相似文献   

6.
自 195 2年 10月 3 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 ,北方水少 ,如有可能 ,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 ,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 5 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 ,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 ,在分析比较 5 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 ,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 ,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 ,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  相似文献   

7.
论科技产业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需要加大知识资本的动作 ,增强科技产业的投入 ,而且需要通过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形成一种新的竞争战略资源和发展格局。本文认为 :①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增长战略来说 ,科技产业发展对于GDP的贡献率 ,以及在制造业中的主体比重 ,将必然纳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新经济增长体系。②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化科技产业竞争 ,实质上是稀缺资源和存量结构调整的战略竞争。在这一竞争发展的过程中 ,显性竞争表现在科技产业在市场领域的竞争 ,隐性竞争则表现在人才竞争、科技创新竞争以及科技产业化竞争。③进入 2 1世纪 ,面向全球化竞争 ,各国在维护国家利益 ,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等方面 ,将会逐渐扩大为影响全球性竞争。为调动国内竞争资源和力量 ,协调发展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中均要消耗数量不等的水资源,在产品贸易过程中,这些看不见的水消耗也伴随着贸易产生了空间转移,即为虚拟水贸易。世界各国通过虚拟水贸易调整着水资源在本国的配置,国际水资源转移消耗的空间格局是如何的?国际贸易对我国水资源配置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基于国际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测度了1995-2009年40个主要经济体之间虚拟水贸易量,研究了国际水资源转移消耗的结构特征与格局演变轨迹。结果显示,全球虚拟水贸易网络庞大且复杂,国际间水资源转移已占世界水资源消耗的很大份额,水资源的空间转移在部分国家产生了节水效益。中国、美国、印度、墨西哥以及其他西方工业化国家是国际虚拟水贸易中最主要的国家。本文发现,国际水资源转移的结构并不平衡,虚拟水主要由发展中经济体流向发达经济体,国际贸易和分工的现状导致发达工业化国家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水资源占用,将进一步加剧新兴经济体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因此,在水资源环境问题已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应充分重视国际贸易中对我国水资源的消耗影响,通过政策工具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长江经济带省会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测量水生态文明,指导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综述国内水生态文明评价研究文献基础上,按水生态、水经济和水社会三大系统,从水生态、水工程、水经济、水管理和水文化等方面筛选了18项指标构建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平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会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长沙、杭州、成都和贵阳的城市水生态文明综合得分靠前,上海、南京得分较低,并且与其他城市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会城市的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5个等级,以体现不同城市水生态文明的差异性,并按空间格局分析了长江经济带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水生态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0.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是国家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而制定的法规。为检验“水十条”的政策影响效应,文章利用2012—2017年全国269个地级市的数据,结合工业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技术进步、人口规模、水资源禀赋等控制变量,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水十条”政策实施是否有助于减轻工业水污染强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原因,工业水污染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水十条”政策实施显著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工业水污染强度。通过改变政策实施时间、剔除中心城市、增加控制变量以及剔除严重污染等方式进行重新回归,检验结果依然具有较强稳健性。进一步分析中,文章研究了产业结构以及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发现第一产业比重显著降低,而第三产业显著提升,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并且技术创新效应显著加强。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创新均为“水十条”政策改善工业水污染强度的有效途径。在空间异质性方面,在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地区“水十条”政策对工业水污染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在环境规制强度较低地区却呈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原因在于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地区水污染情况原本较好,因此污染强度降低幅度较小。因此,文章认为“水十条”政策能够显著改善工业水污染强度,并且加上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手段的辅助能够更好地发挥政策效果。文章的发现为中国水污染防治行动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