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1-3级是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形成了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惰性大的不良习惯。要纠正并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长期而细心地训练。经过近20年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和低年级教学工作的实践,我对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现从理解与宽容学生犯错误,赏识学生、树榜样、及时补救工作中的失误方面,谈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固然重要,但教师往往忽略或不够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与美,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审美教育。那么,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对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七境小学以低碳教育为理念,作者开创性地运用低碳教育"五结合",提高了学生低碳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低碳教育现已成为该农村小学的办学特色,大大促进了整体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阶段,学生语言兴趣的培养、语言基础的建立都有赖于初中英语教学,因此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非常重要。初中英语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教师的爱去感染学生。教师应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人施爱"上探索和运用新的、好的教学方法,另外,还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素质的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创意地解决各  相似文献   

5.
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言行,挖掘学科的德育因素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公共场合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就必须以学生实际突破为重点,以环境文化育人为核心,以自我教育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和教师的互动和交流,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提问的艺术来进行课堂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在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教育中,学生只掌握大量的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知识的记忆只能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量的积累,对他们语文素质的培养起不到较好地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同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以个人魅力吸引学生;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教育学生重视对学习目的的教育,在教学中要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正>"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因此,以培养良好习惯为目的的养成教育被认为是德育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首先要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从而激发其道德情感,其次要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特别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的良好情感来感染,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实践交往、情绪体验、调动幼儿的内心感受而逐渐形成其良好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备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准备充分的一堂课,不仅能增加教师的自信,还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如今传统的备课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了,"三度备课"这种方式也会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三度备课"也成了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和社会的长远需要和发展为方向,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重点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要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政策,以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教育要求和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确立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依据新课程所设定的标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倡导"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学生能力提高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正>在当今,各个国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国民的素质,让国民的素质在经济社会当中起主导作用,从而在二十一世纪占领主动地位。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要求国民素质的提升。在目前新课改的形式下,英语教师要适应社会大潮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要位置。英语教学肩负着培养更多英语人才的重要任务,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呢?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是一项重大的变化,也是一次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保障,是贯彻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培养学生素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所以,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  相似文献   

14.
<正>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呢?我想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树立"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把学生放到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思维的创新性。在进行新课改的同时,教师为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在有效的时间中不仅能具备丰富的生物知识,还能利用已有的生物知识进行知识创新,来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在实现课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创新"。教师创新是一种教育观,要培养创新意识的人才,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达到学会求知、学会创新的目的。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高中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潜能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中语文是一门具有明显的文学特征以及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激发学生潜能的学科,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创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自由思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培养,还要肩负起提升学生德育的重任。德育教育对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法制观念、文明行为习惯,以及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德育的涵义德育指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并把这些内在的思想外化为实际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换言之,德育就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时要从发展学生的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入手。在语文教学时也要如此,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熟练掌握对文字、词语和句子的运用,还要具备自主学习、自发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学习数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要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下面我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一、切合实际的导入,萌发学生的应用意识导人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们熟悉的现实生活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