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萍 《环境保护》2023,(13):62-63
<正>推进黄河流域山东段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保护黄河、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相似文献   

2.
林瑞荣  李旭明 《环境》2023,(2):60-62
<正>云浮,因云而名,山葱郁,水秀丽。生态,始终是云浮突出的优势。2022年以来,云浮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目标任务,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黄慧诚  周念 《环境》2023,(6):66-67
<正>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按照“重实践”要求,紧紧锚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的目标任务,积极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引领、倒逼作用,有效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蕴。强化政策支撑,健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需求,不断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建立助推高质量发展“1+3+N”环保举措。  相似文献   

4.
张俊帆  王成超 《环境》2023,(1):78-8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论述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科学指引,为应对生态环境质量与产业持续兴旺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中国方案。从定位、原则、方向、内容和方式五个方面学习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佛山市形成了“破解土地制约瓶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产业升级”“构建绿色发展格局,筑牢生态屏障”等实践路径。对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环境》2024,(2):59-62
<正>《环境》杂志:请问潮州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取得哪些成效?刘胜:近年来,潮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实施市委“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安排,坚持以“双碳”引领绿色经济发展,以“减排”促进节约循环利用,以“治污”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发展绿色金融,是加快推动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提升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抓手。绿色金融的产品与服务是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的重要依托。我国通过大力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市场,运用金融资本鼓励、支持和引导生态环保项目和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绿色保险制度,运用专业化的市场评估机制,强化对企业的环境风险监管;通过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推进各地区碳减排目标的落实,切实履行中国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中的承诺。  相似文献   

7.
肖欢欢 《环境》2023,(2):45-47
<正>大道致远,奋楫笃行。在中山奋力融入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能级过程中,绿色一直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珠江西岸重要枢纽城市,中山市以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坚决扛起“治水攻坚”、低效工业园改造等重担,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创新与服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交出一张精彩的“时代答卷”。一幅生态环境更加友好、产业发展更加高质、城乡品质更加优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画卷,正在中山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8.
陈岩  赵琰鑫  赵越  徐敏 《环境保护》2022,(14):32-35
坚持“四水四定”,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解读了“四水四定”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出台的背景和内涵,分析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从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推进降污降碳等方面提出了黄河流域落实“四水四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冯俊  崔益斌 《环境保护》2022,50(3):56-59
长江经济带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生态资源存量优势,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更具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和可持续性。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对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统筹谋划,夯实绿色发展基底,提升绿色发展质效;因地制宜,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产业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渠道;明晰产权,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促进生态产品可量化;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作用,提升绿色金融支撑能力,破解生态产品难变现、难抵押、难交易等难题。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首次着重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中国正在构建“双碳”政策体系,并已经陆续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时期控碳降碳工作正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  相似文献   

11.
林瑞荣  李旭明 《环境》2022,(6):39-41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去年以来,云浮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党中央及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这一目标定位,扛牢抓实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美丽云浮的生态底色持续擦亮,青山常在、秀水长清、空气常新的生态画卷正徐徐舒展。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山东将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努力打造全面创新实验区、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15,(11)
<正>韶关,地处北江上游,韶关的环境安全,事关下游清远、佛山、广州等地近千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近年来,韶关接二连三发生重金属污染事故,重金属污染形势极为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韶关重金属污染整治。2013年,省委书记胡春华在韶关调研时,强调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必须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今年8月31日,经省政府同意,省环保厅印发了《韶关市涉重金属行业环境  相似文献   

14.
邓婷  潘廷凤 《环境》2024,(1):52-54
<正>记者: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韶关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过程中,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张彬: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保护好韶关的生态环境,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既是韶关服务全省发展的责任担当,也是韶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韶关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全市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进。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实施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通过制定《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露天焚烧得到有效遏制;督促施工工地从严落实“6个100%”,扬尘整治效果显著。统筹推进城镇、  相似文献   

15.
王璟 《环境保护》2023,(5):67-68
<正>山西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把握减污降碳总要求,统筹“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化推进,全方位筑牢生态屏障。一幅天蓝水碧美丽山西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6.
汪万发 《环境保护》2022,50(8):68-71
在世纪疫情、百年变局和地球生态危机等背景下,中国同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打造“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正在成为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全球绿色治理和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巴黎协定》目标实现的重要布局。“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契合国际社会的现实需求、契合“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导向等,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可以从治理主体、理念、战略等维度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这些年,浙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到美丽浙江,一张蓝图、一以贯之,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一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正>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流域在滇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处理好洱海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深化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格局和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以来,云南进一步突出生态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大理洱海考察,在洱海边“立此存照”,特别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我国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幅度大、困难多。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体废物兼具“资源”和“环境”双重属性以及污染“源”和“汇”双重属性,其妥善治理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不同类型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利用处置能力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黄河流域固废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偏重、固废增量存量压力大,无害化处置存在短板弱项,底数不清、环境风险较大,流域上下游、固废水气以及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等协同治理不足.根据流域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行业产业特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建议以“无废流域”建设为抓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补齐利用处置能力短板,着力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推进固体废物协同治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