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餐饮油烟不仅对当前大气质量产生多重环境效应,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空间。针对餐饮油烟污染控制难题,结合餐饮油烟化学性质进行排放特征分析,论述了传统油烟净化技术和VOCs控制技术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油烟净化组合工艺的技术展望,即传统油烟净化技术与VOCs控制技术的有机结合,最后结合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对餐饮油烟减排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餐饮油烟(COFs)排放量与日俱增,其释放的油烟颗粒物(CFPM)和气态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持续增加,由此引发了科研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传统的油烟净化技术如高压静电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和液体洗涤法等,已经不能满足排放要求;一些成熟的VOCs治理技术在这个背景下被应用到餐饮油烟的VOCs净化中,并取得了显著进展。鉴于此,本综述总结了高温催化氧化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技术的最新进展,着重分析了餐饮油烟VOCs消除应用中催化材料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餐饮油烟VOCs高效净化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油烟净化技术有机械式、静电式、湿式及复合式处理法.而餐饮业主面对市场上由此形成众多的四种类型的净化设备,却无从选择.文章将模糊评判法引入油烟净化,系统地利用模糊评判法对市场上常见的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进行评判.从评判过程可看出,运行费用和投资最受关心,净化效果和系统安全可靠性分列3、4位.评判结果表明,复合式油烟净化技术的综合评定值最高,其次为湿式油烟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了餐饮业油烟的危害和特性,归纳了餐饮业油烟净化技术分类,介绍了一种集多种湿法除油烟技术之长处于一体的自吸式文丘里旋流板餐饮油烟净化设备,分析了该设备结构尺寸对除油烟效率及系统阻力的影响;采用清水、1%NaOH溶液、Y吸收剂的净化实验表明:油烟专用吸收液Y吸收剂可以明显提高除油烟效率,有效去除油烟异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油烟净化设备对不同餐饮排放物的净化效率,研究了静电除尘净化设备、水喷雾净化设备、紫外光解净化设备、撞击流净化设备等对餐饮排放的油烟、挥发性有机物、PM_(2.5)的净化效率。结果显示:紫外光解净化设备和撞击流净化设备相对经典静电除尘净化设备和水喷雾净化设备对餐饮排放油烟的净化效率要高很多,对PM_(2.5)和VOC的净化效率达45%以上。  相似文献   

6.
餐饮行业的发展持续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同时商居矛盾、异味投诉等一系列餐饮油烟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目前餐饮企业在治理餐饮油烟方面可选用的净化设施类型较多,紫外光解与高压静电的复合式产品在油烟净化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紫外光解和高压静电在净化油烟污染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臭氧的二次污染.在某实际应用场景下,对紫外光解和高压静电不...  相似文献   

7.
餐饮行业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但人们对其实际存在状况、活动水平及排放量的了解有限.以菏泽市为例,采用逐户摸排的方式获得辖区内餐饮单位的基本状况,最终建立餐饮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①菏泽市餐饮单位共9 259家,其中大型、中型、小型餐饮单位占比分别为4%、14%和82%,其分布与人口聚居及流动相关,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区域空气质量时应考虑这些因素.②餐饮单位的员工人数和餐位数均与表征单位规模的基准灶头数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员工人数与基准灶头数的线性方程为y=2.5x1.3(R2为0.93),餐位数与基准灶头数的线性方程为y=23.0x1.5(R2为0.98),其丰富了表征餐饮单位规模的手段.③在全部被调查的餐饮单位中,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仅占45%,大型、中型、小型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占比分别为64%、59%、41%,其相应的油烟净化率算术平均值分别为52.8%、49.1%、32.1%,表明餐饮单位规模越大越重视油烟的净化.④菏泽市餐饮行业污染主要来自于油烟排放及燃料使用2个部分,其中,SO2、NOx、NH3和CO主要来源于燃料使用,而PM10、PM2.5、VOCs(挥发性有机物)、BC(黑碳)、OC(有机碳)则来源于燃料使用和油烟排放,并且油烟排放的贡献较高.⑤餐饮行业的能源结构中气体燃料占比(76%)较大,液体燃料、煤、生物质占比分别为6%、11%、7%,电能占比不足1%.研究显示,餐饮油烟排放控制的重点在于油烟净化设备的普及、能力维护及运行保障,因此有关部门需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硅胶管采集了9家餐饮企业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前后的醛酮类VOCs样品,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家餐饮企业处理前后的油烟中醛酮类VOCs浓度范围分别为419.5~3372,415.8~2934μg/m3,经过基准风量折算后的浓度分别为783.4~3761和541.7~2997μg/m3,VOCs排放浓度与烹饪方式、实际使用灶头数和排风量有关.从排放的醛酮类VOCs的种类来看,C1~C3化合物的浓度占检测到的总羰基的66%以上,且甲醛占比最高,其次是乙醛;C4~C8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低.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醛酮类VOCs的平均净化效率为31.82%,最高可达69.14%,其中对甲醛的净化效果最佳,平均为35.21%,最高达80.10%.复合式静电油烟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要稍好于单一静电油烟净化器.  相似文献   

9.
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硅胶管采集了9家餐饮企业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前后的醛酮类VOCs样品,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家餐饮企业处理前后的油烟中醛酮类VOCs浓度范围分别为419.5~3372,415.8~2934μg/m3,经过基准风量折算后的浓度分别为783.4~3761和541.7~2997μg/m3,VOCs排放浓度与烹饪方式、实际使用灶头数和排风量有关.从排放的醛酮类VOCs的种类来看,C1~C3化合物的浓度占检测到的总羰基的66%以上,且甲醛占比最高,其次是乙醛;C4~C8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低.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醛酮类VOCs的平均净化效率为31.82%,最高可达69.14%,其中对甲醛的净化效果最佳,平均为35.21%,最高达80.10%.复合式静电油烟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要稍好于单一静电油烟净化器.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非热放电荷电并捕集油烟颗粒的原理净化餐饮油烟 ,实现油烟净化单元高效化和小型化。本文设计制作了非热放电油烟捕集装置、实验研究了油烟捕集效率、并考察了捕集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最终确认非热放电油烟净化装置小型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湿法离心式油烟净化器及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清清  龙激波 《环境工程》2005,23(6):42-44,47
采用湿法和离心法等净化原理,研制了一种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每1000m3烹调油烟废气在800~1500元左右,运行维护简单,不需要人工清洗,试验结果显示,油烟净化效率在80%以上,最高可达到92%,与相同效率的油烟净化设备相比,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GC-MS的烹调油烟VOCs的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万清  聂磊  田刚  李靖  邵霞  王敏燕 《环境科学》2013,34(12):4605-46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PM2.5和臭氧生成的重要前体物之一,而VOCs组分不同,对大气反应的贡献也不同.烹调油烟排放的VOCs作为大气中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化学成分随所选用的食用油种类、食品种类、烹调方式、加热温度等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从对食用油的烧杯加热实验入手,简化模拟烹调油烟发生情景,以油温和油品为变量,采用Tenax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不同油品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产生的VOCs进行组分分析,根据谱库检索和图谱解析,利用面积归一化的半定量法,对各条件下油烟VOCs的具体组分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和定量.  相似文献   

13.
烹调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何万清  田刚  聂磊  曲松  李靖  王敏燕 《环境科学》2012,33(9):2973-2978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大气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关键前体物,而烹调油烟排放的VOCs作为大气中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其排放浓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食用油的烧杯加热实验入手,简化模拟烹调油烟发生情景,采用Tenax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量检测分析,以加热温度和油品作为变量,对花生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调和油和橄榄油在不同温度下加热生成的油烟VOCs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初步估算了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典型食用油单位时间内油烟VOCs的排放强度.结果表明,5种典型食用油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排放的油烟中VOCs的浓度也随之升高;而在同一温度下加热5种食用油,调和油产生的油烟中VOCs的浓度最低;对不同温度下典型食用油单位时间内油烟VOCs的排放强度进行拟合,结果为二项式最优,其单位时间内油烟VOCs的排放强度范围为1.6~11.1 mg.(kg.min)-1.  相似文献   

14.
饮食业油烟净化工艺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萍  李德生  李安桂 《环境工程》2005,23(2):45-47,51
针对饮食业厨房油烟组成及污染特点 ,在比较现有净化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雾化湿法与过滤吸附相结合的油烟净化新工艺 ,且对油烟净化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试验结果表明 :雾化湿法与过滤吸附相结合的净化工艺对油烟的去除效率在 92 %以上 ,净化后的油烟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适合中、小型餐馆使用。  相似文献   

15.
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按照HJ/T62-2001的要求,通过没来回净化设备实验室检测系统,比较了国内4种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的去除效率,本体阻力等技术性能指标,并结合用户调查,对目前国内饮食业油烟治理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复合式净化设备油烟的去除效率较高,静电式净化设备的本体阻力较小,而湿式净化设备的维护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16.
雾化电晕等离子体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与装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阐述饮食业油烟净化的必要性及其净化的难度 ,提出了接地放电极雾化电晕等离子体烟气净化技术 ,论述了该技术的原理 ,介绍了半湿式和湿式两种形式的接地放电极雾化电晕等离子体烟气净化装置 ,适用于单纯净化烹调油烟 ,或同时净化烹调油烟及燃烧柴油、木炭所产生的灶烟。  相似文献   

17.
餐饮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风险评估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餐饮油烟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过参与大气化学反应、气味效应、毒性效应影响室内外环境及人体健康. 分别于冬夏两季(6月和12月)用餐高峰时段对天津某中型餐馆排放油烟中VOCs进行实地监测,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得出厨房油烟VOCs中主要污染物为乙醇和丙烷;餐馆油烟去除效率不足30%,对环境影响显著;醛类是影响油烟排放源臭气指数的主要污染物,油烟平均嗅阈值与丁醛嗅阈值相当;厨房排放油烟中含氧有机物和烯烃是其光化学活性的主要贡献者,油烟单位数浓度活性为3.8×10-12,与正己烷相当;厨房油烟中1,3-丁二烯、苯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3×10-3和1.6×10-5,存在较大的人群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8.
应用自激原理净化烹饪油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自激原理进行了烹饪油烟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其应用效果的途径 ,对研究和开发实用新型的油烟净化设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典型城市工业VOCs处理技术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研长三角典型城市213家重点行业企业398套废气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吸附、吸收、冷凝、光解/光催化、低温等离子体、燃烧法和生物处理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情况,同时分析了以上处理技术的不同组合工艺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实际的VOCs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吸附是最常用的VOCs处理技术,具有广谱性,应用占比为47.49%,吸附再生与燃烧和冷凝等末端处理技术结合时可以达到90%的净化效率,同时废吸附剂产生量降低90%以上,实现VOCs废气处理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吸收、冷凝、光解/光催化、低温等离子体和生物法处理工艺则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偏好性。选择合理的组合处理技术,可以发挥不同处理技术的优势,保证处理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