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在评价水质时,溶解氧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它反映出水体的污染状况。本文在采用水质质量参数法进行水质评价时,对溶解氧进行倒数处理,用以判断水质状况。 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的评价参数有: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氰化物、氟化物、氨氮、挥发酚等六项。 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
结合水流大涡模拟和气泡的颗粒轨道模型建立了曝气池气泡羽流数学模型,依据实测的气泡直径分布在数学模型中设定了10组气泡尺寸。通过对曝气池物理模型的数值模拟和清水氧转移测定实验研究了气泡羽流的流动特性及其对氧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池内水流在气泡羽流中心区两侧形成环流,在底部区域水流流速的方向基本上是向上的;在距曝气器0.4 m以上的高度上气泡群发生横向摆动,摆动幅度随高度增加而变大;溶解氧的分布主要由水流对流作用决定,水流的扩散作用对溶解氧的传输效果可忽略;曝气池内氧总转移系数在不同地方的相差较小,在通气量为2 m3/h,面积为3 m2的曝气池内最大相对差值约为10%。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了低温下倒置AAO流程与正置AAO流程的脱氮性能,工艺参数涉及流程进水的流量、TCOD、氨氮、总磷以及污泥回流比、混合液回流比、好氧池溶解氧浓度。发现在13℃时,为使氨氮满足国标1级B,宜选用倒置AAO流程;为使总氮达标,宜采用较高混合液回流比,或考虑选用正置AAO流程;在10℃时,为使氨氮达标,宜选用正置AAO流程,但对于污泥回流比及溶解氧浓度须注意调试;为使总氮达标,倒置、正置均可采用,但要对进水总磷、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及好氧池溶解氧浓度进行仔细监控,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BOD测定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D作为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是水质常规监测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BOD参数起源于Dupre发现河流中溶解氧减少是生物代谢活动的结果,并于1884年把这一现象称为生物化学氧化过程。1913年,英国皇家污水处理委员会首次提议,把有机物在65°F(18.3℃)下进行5天生物氧化所需的溶解氧作为水质有机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标。此后,  相似文献   

5.
利用MATLAB/SIMULINK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内的氨氧化细菌与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生化反应进行仿真预测。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适当的选择模型中的溶解氧浓度、碱度以及温度3种参数,SIMULINK仿真动力学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对氨氧化细菌与亚硝酸氧化细菌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进行仿真和预测.NH4+-N、NO2--N和NO3--N 3种基质仿真值的绝对平均误差最大为15.88,最小为1.13;NH4+-N、NO2--N和NO3--N的Nash.Sut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分别为99.36%、98.64%和99.25%;此外,还对SIMULINK仿真动力学模型中的溶解氧浓度、碱度以及温度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的灵敏度最大、溶解氧次之、碱度灵敏度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SBR工艺处理汽车电泳废水在不同有机负荷、溶解氧条件下污泥膨胀的现象 ,分析膨胀发生机理 ,分别提出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中、高负荷时 ,只要溶解氧发生变化 ,均有可能发生膨胀。低负荷、正常溶解氧时发生的膨胀可以通过前联好氧生物选择器加以控制 ;中负荷、低溶解氧及高负荷、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发生膨胀时可以通过强化曝气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污水处理厂脱氮效果及相关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沙某污水处理厂进行24 h水质、水量的监测,分析了其Carrousel氧化沟处理污水的特点.从脱氮的原理出发,结合流速、溶解氧等运行参数的考察,发现造成脱氮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沟内缺少厌氧区段,提出改进措施,从宏观改善流体的流动人手,以达到调控溶解氧传递的目的,既而促进微观的硝化与反硝化反应,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压静电场处理水伴随其电导率、溶解氧、pH值等物理化学参数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杀菌灭藻效果。指出其杀菌灭藻机理,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破坏了细胞的生存条件所致。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氨氧化细菌短程硝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采用固定化细胞增殖技术固定氨氧化细菌,研究温度、pH、碱度和溶解氧等因素对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温度、pH分别是30℃和8.5;当碱度/NH4 -N(质量比)=6.75时,亚硝化率为87.5%;溶解氧浓度影响氨氧化速率,但对亚硝化率影响不大,溶解氧的适宜质量浓度为403 m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培养成熟并稳定运行一段时间的生物除铁除锰除氨氮滤柱,考察进水氨氮浓度变化对铁锰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氨氮从约1.2 mg·L~(-1)逐步提高到约2.0 mg·L~(-1)的过程中,铁、锰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没有受到影响。当进水氨氮超过2 mg·L~(-1)时,进水溶解氧不足,铁的去除效果不受影响;生物除锰受到氨氮升高过程中产生的亚硝氮的抑制,并且与氨氮竞争溶解氧,导致出水锰升高,然而锰氧化菌能够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将锰氧化,出水锰数天后又降到0.05 mg·L~(-1)以下;出水氨氮随进水氨氮的升高而升高。沿程分析发现,进水溶解氧充足时,氨氮和锰的氧化速率没有受到影响;但进水溶解氧不足时,氨氮和锰的氧化速率明显降低;铁的去除速率不受溶解氧的限制。生物净化滤柱可以在较低的溶解氧条件下运行,从而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1.
3池交替运行活性污泥法生物除磷脱氮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3池交替运行活性污泥法进行生物除磷脱氮的运行模式,从理论上探讨了溶解氧、污泥龄等运行参数的确定与控制及碳源、硝酸盐对工艺生物除磷脱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 3池交替运行活性污泥法进行生物除磷脱氮的运行模式 ,从理论上探讨了溶解氧、污泥龄等运行参数的确定与控制及碳源、硝酸盐对工艺生物除磷脱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浮萍为供试植物,通过静态水培试验分析不同进水浓度条件下浮萍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及溶解氧的变化,为进一步大规模应用浮萍净化自然水体及净化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进水条件下浮萍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水培第10天氨氮去除率即达100.00%。试验结束(第14天)时,浮萍对TP的去除率达到最高,为95.65%,此时水中溶解氧含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4.
鱼和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的氧称为溶解氧(DO),常用百万分率(ppm)或每升的毫克数(mg/l)表示溶解氧的含量。鱼就是依靠呼吸水中的溶解氧来维持生存的。溶解氧不仅对鱼的生存,而且对鱼的生长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水体中的溶解氧有两个来源,一是空气与水面的接触,在这种接触过程中,氧气溶入水中;二是水生物(如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的氧气。  相似文献   

15.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和溶解氧在线测试仪对管式曝气池在不同进水流量和不同曝气强度工况下的液相流态和氧传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管式曝气池在相同曝气强度下,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均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相同进水流量时,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均随曝气强度的增大呈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综合考虑理论和实际情况,PIV测量时曝气强度选择0.750m3/h。当进水流量为0.234m~3/h时,管式曝气池上中下3个区域的涡量面积分布最均匀,液相死区最少,说明此时气液两相混合程度最好。因此,管式曝气池的最佳进水流量确定为0.234m~3/h。  相似文献   

16.
有机负荷和溶解氧的变化对SBR污泥膨胀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SBR工艺处理汽车电泳废水在不同有机负荷、溶解氧条件下污泥膨胀的现象,分析膨胀发生机理,分别提出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中、高负荷时,只要溶解氧发生变化,均有可能发生膨胀。低负荷、正常溶解氧时发生的膨胀可以通过前联好氧生物选择器加以控制;中负荷、低溶解氧及高负荷、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发生膨胀时可以通过强化曝气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作为水体有机物污染的指标.也是考察水质质量和水处理设备效率的重要参数. 实际测定BOD_5时,只有某些天然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BOD_5小于4毫克/升,可以直接测定;对于大部分污水和严重污染的天然水则要稀释后培养测定.稀释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曝气池空间内水质的分布及变化规律,采用了YSI6600 V2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对成都市三瓦窑污水处理厂的一期工程传统污泥法(CAS)、二期工程缺氧、好氧和内源呼吸(AOE)工艺中的曝气池分别进行了包括DO、NH3-N、NO3--N、pH、氯化物和温度等水质指标的场的检测,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揭示了曝气池内部水质变化的规律,并比较了CAS工艺与AOE工艺内水质处理效果的差别。结果表明,(1)溶解氧沿池深方向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CAS工艺中随池深增加,溶解氧增加,AOE工艺中随着池深的增加,溶解氧降低;(2)AOE工艺对氨氮在O区的去除率可达97.64%,明显高于CAS工艺的41.76%;(3)沿曝气池长度测量溶解氧空间分布规律,参照理论曲线及依据水质处理要求,调整曝气量的方法具有长期运行经济、水质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氨基苯胂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胂化合物,常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畜牧业。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pH3.5)铝制易拉罐(AlBCs)/Fe(Ⅱ)/O_2体系降解水中的对氨基苯胂酸的机理。通过对各种实验参数如pH值、Fe(Ⅱ)的浓度、羟基自由基清除剂和气体氛围等条件的考察,发现:在酸性条件下,零价铝发生电子转移,体系中的溶解氧和水得电子生成过氧化氢,在外加Fe(Ⅱ)的条件下,促进了芬顿反应的发生,产生强氧化性的物质(·OH),实现对对氨基苯胂酸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电极测试技术,对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沿程生物膜内部溶解氧分布特性进行分析测定,并结合沿程脱氮效率揭示了反应器中的氮的迁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氨氮、总氮去除率分别稳定至约88.9%±2.4%和53.5%±3.1%时,沿程生物膜厚度沿水流方向从610μm逐渐降低至150μm;BAF前段生物膜内部整体基本处于缺氧状态;中段生物膜内部存在好氧-缺氧分区,膜底溶解氧降为0μmol·L-1;后段生物膜整体溶解氧浓度均大于70μ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