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劳动保护》2008,(7):47-47
清淡,被人们奉为健康饮食之根本。可除了饮食,为了保健养生,在为人处世方面,保持一颗清淡的平常心更重要。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这样谈自己的养生之道:“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  相似文献   

2.
以德修身 ,仁人长寿 孔子一生倡导“仁”。仁的核心是“忠恕” ,“恕”就是 :爱人”。“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孔子就是这样事事处处为别人着想。他理想的最高境界是“博施于民而济众” ,“修已以安百姓”。他用广施仁德 ,博爱民众来要求自己与学生 ,也希望统治者能用“仁”治理天下 ,真是一片拳拳的爱人救世之心。他特别提出了“仁者寿”的养生观 ,倡导用“仁”来修身立命 ,讲求心胸广阔 ,内心平静。对外物没有贪恋之心 ,遇事能泰然处之 ,待人则宽厚仁爱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这样的人对…  相似文献   

3.
<正>食物可以让生命更具活力。选择好的食物,会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无形中有延年益寿的功效。MSN英文网近日公布了7种长寿食物。1.鱼肉有助心脏健康。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之一,可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却很少受到这一疾病的困扰,原因就在于他们经常以鱼肉为食,从而补充了大量的ω-3脂肪酸。这种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控制胆固醇水平,并能预防心律失常,是人类的贴"心"卫士。2.长寿秘诀——酸奶。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拥  相似文献   

4.
感悟人生     
(一) 当情趣、意境、品位、格调……成为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生命旋律的交响曲的时候,生活便不再是生存的代名词,人们发现生活已经被演绎成为“生动地活着”。这时,生活也就丰富、优雅、浪漫起来。人们在创造世界,在创造美好的人生,在创造幸福的生活,这是天赋的权力,也是神圣的使命。生活因此更有质量,生命更有意义,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二) 生动地活着是一种享受。时尚和经典是拥抱现代生活的两朵并蒂花。时尚是缤  相似文献   

5.
深度思考     
胡新宇,一个灿烂的生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他的英年早逝却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健康,一切皆无。“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这是《里约宣言》的第一条原则。但是通常为人们引以自豪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度开发之举,其直接后果就是人类不仅为此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的同时,也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  相似文献   

6.
安全工作的本质就是使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受威胁。实际上人类会受到各种因素造成的伤害,迫使人们团结协作,以感情为纽带彼此联结在一起来保护自己,这就是安全工作,所以构成安全工作的基本要素就是“感情”。  相似文献   

7.
人生即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更接近自己的本质。我们选择职业就是在孕育自己的事业——所谓事业,也就是将职业优化、美化,成为人们羡慕的一种职业。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受过职业的困扰,为自己当初设选择最理想的职业而遗憾。选择职业不是简单的能与不能,有兴趣与无爱好。每一次谋划都不应是瞎想;每一次审视都应该为自己壮胆……有没有“最理想的职业”“好工作”被世俗定为“少出力。多挣钱,有发展”的模式,于是各大机关、科研单位、企业,在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单位和部门就成了人们求职的热点。然而许多人忘了:任何岗位都是具体的,在…  相似文献   

8.
说到冬季养生该吃什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萝卜。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养生谚语,常吃白萝卜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人生四度     
央视“艺术人生”栏目一位名编剧说:“人活着,要有长度、厚度、宽度和深度。长度是人的寿命;厚度是人的为人;宽度是人的度量;深度是人的能量。”此乃至理名言,发人深思。人的寿命长短,谁也无法确定,有人叹息,人生苦短,黄泉路上无老少。说来,时代在发展,寿命在延长。解放前,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仅为35岁。前几年,已超过70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父母遗传,占15分;环境,占17分;医疗、医院、技术,占8分,个人生活方式、生活行为,占60分。”美国科学家珀尔说:“每个人的预期寿命都为80多岁。改掉坏习惯,轻轻松松能让你多活10年!”可见,长寿的钥匙就在自己手里。  相似文献   

10.
《林业劳动安全》1996,(3):15-16
为进一步促进和做好林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推动林业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和快速地发展,特制定云南省林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九五”计划。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与健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不仅是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八五”期间全省林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在各级领导、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和广大林业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贯彻落实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国家、省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二是从法规、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讲究生活的质量。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中国古代几位著名的养生家的养生之道。 庄子:战国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提出了“依乎天理,固其自然”的养生原则。其中,“保身、全生、尽年”的养生目的,以达“形全精复”的“养神”为途径,以“坐忘”、“离形”为养生的基本方法,形成了庄子养生思想体系。 华佗:汉末医学家。他毕其全生创编了导引套路五禽戏,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导引术“即把呼吸运动与肢体运动和谐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健身术”。他把著名的养生…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什么是我们的救捞精神吗?”这是王浩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我们的精神就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我们的集体是一个很优秀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当成功救助一条生命,我们就特有成就感,特充实。我喜欢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浅谈跨世纪人们的安全文化素质徐德蜀(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安全、舒适、富裕、长寿、珍惜生命、享度人生就是跨世的热门话题,它强力地激励人们去开拓人生价值哲学及人体科学领域。跨入21世纪仅弹指一挥间,22世纪似乎也并不遥远,万里征途,始于足下。当代人...  相似文献   

14.
正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不受损害。安全是一种尊严,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安全是一种文明,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安全是人生幸福的港湾。有了安全,才有欢乐和温暖;有了安全,才会拥有美丽的人生。安全,是多么美好的字眼,如同"温馨"一样,让人倍感亲切、踏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  相似文献   

15.
坚守淡泊     
淡泊一词,就是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这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需用博大的胸怀和对人生意义的彻悟作底蕴,亦需日积月累,以一贯之。我们每天都会与诱惑擦肩。瞥一眼自己的房子、票子和位子,总有些万般无奈或千般不尽人意。对比得与失,心中难免失落。失落一经放纵和  相似文献   

16.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也是一种偶然,一个新生的小生命能否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时仅仅在于父母的一念之差。生命是短暂的,短暂得有时让人无从把握,“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这里所说的“密”我认为就是小心、周全、细致。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粗枝大叶,顾此失彼。就安全来说,就是要将责任落到细节之处。不少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把安全做到“密”。就如电力员工来说:“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调度命令等,如果捎有不细密之处,都有可能会引发事故。”记得几天前回家,坐在车上漫无目的的往车外看,突然在路边上看到了两具年轻的死尸,后来听说是死于车祸,我的心灵突然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说真的我觉得当时我的心在颤抖,第一次感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推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是一条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途径。 企业安全管理“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就是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贯彻一个方针;杜绝两种行为;树立三种观念;坚持四个原则;落实五项措施。其具内容与作法是: 1 贯彻一个方针 企业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前提下,要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  相似文献   

18.
电影《大话西游》里有一句搞笑的台词“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无意中巧合了夏天的养生观念,夏天昼长夜短,早晨四点多天就亮了,晚上八点才彻底黑天。根据太阳活动的规则,夏天养生观念就是“晚睡早起”。亘古以来,动植物的生物钟都是根据太阳的活动规律形成的,违反它的规律就是“违时”。  相似文献   

19.
人生     
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在一个人的一生里,会充满机遇和挑战,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在痛并快乐的生命过程中,失望在继续,希望也在继续,你一定不要气馁,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你的敌人就是你自己。你要用一颗感恩的心,体验生命幸福。在一生中你难得交几个知心朋友,遇到一两个自己真心喜欢的人,做一两件漂亮的事。不管社会潮流如何变化,正直、善良、勇敢、独立都不要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