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与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增多.中国已加入一系列环境保护公约,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主要有<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湿地公约>、<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国际捕鲸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等.  相似文献   

2.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之<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所规定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也是唯一一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共同实施的碳减排交易机制.CDM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其量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二是帮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公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巴厘路线图" 气候变化无疑又是今年的一个热门词汇.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在印尼的巴厘召开,会议制订了通往后京都时代的<巴厘行动计划>--"巴厘路线图".  相似文献   

4.
田玉英 《交通环保》2000,21(4):44-45
1 概述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订的<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或称<1992年责任公约>,已于1996年5月30日生效.该公约的生效条件是包括4个拥有不少于100万总吨油轮国家在内的l0个国家加入,12个月后生效.本议定书自1993年1月15日起在伦敦开放供所有国家签字.至1995年5月30日丹麦加入时,已达到了生效条件.  相似文献   

5.
退化的半干旱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碳的积累--危险和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都议定书>意味着新的可能性:人类将把生物圈作为碳库进行管理.无论从环境还是社会经济的观点来看,把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碳库是最合适可行的.非洲地区退化的生态系统显著受益于土地管理的改善(碳积累计划的一部分).在非洲有大面积的这样的农业生态系统,对它们的恢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同意UNEP的观点:<气候变化公约>、<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以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相互之间将会产生潜在而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调查了苏丹半干旱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碳含量增加的潜力,发现延长休耕期将使土壤碳增加,而农业边缘区转变成牧场后碳储量将在100年内恢复到天然萨王纳的80%.碳增汇带来的经济收益将会对这些农业生态系统的家庭经济产生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活性氮与环保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欧洲污染治理政策的一个核心目标,是建立环境中活性氮运移的相关法规和条例.这表现在美国联邦政府的立法上(例如<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和<清洁水法修正案>),以及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各种议定书及其<远程跨边界空气污染公约>上.本文中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美国的这两部法规及其实施效果,并将它们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远程跨边界空气污染公约>主要在欧洲采用的一些方法进行对比.然后利用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或)墨西哥湾氧过少的案例研究结果,重点讨论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处理区域性活性氮问题的重要性.在列举了与氮治理政策有关的一些无法回答的问题后,我们在文末简要描述了在制定完善的活性氮管理政策过程中将要实施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公约》新热点:传统知识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达元  蔡蕾 《环境保护》2006,(24):72-74
<公约>就传统知识问题的谈判进展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侵害传统知识的事件逐渐增多,使发展中国家更加警惕.  相似文献   

8.
孙钰 《环境保护》2006,(1):67-6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于2005年11月28日至12月10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闭幕.这是1997年京都会议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政府间气候变化会议,来自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万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丁枢 《环境保护》2011,(12):42-44
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进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地球臭氧层受到破坏,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异常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旨在协同世界各国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最终目标--也是<京都议定书>共享的目标--为在一个安全水平上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气体的浓度,<京都议定书>确立了"排放贸易机制(ET)".本文论述了"排放贸易机制"的内涵及形成,分析了"排放贸易机制"涉及的主要国际规则--,最后就"排放贸易机制"在当今国际贸易体制下的合法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