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就是对在存在生产性毒物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和劳动的职工,根据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接触有毒作业劳动时间及空气中毒物浓度超标倍数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有毒作业职业危害程度。劳动部门对企业进行有毒作业分级,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因此对分级的质量必须给予保证。 所谓“质量保证”就是对有毒作业分级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分级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其中主要包括有毒作业分级标准及有毒作业空气采样规范的宣传贯彻,分级人员的培训,制定和编写有关…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职业危害形势依然严峻,急、慢性职业中毒案例时有发生。对可能引起急、慢性职业中毒的有毒作业场所,按照其职业危害严重程度实施分级、分重点监管,成为我国职业危害监管工作需要解决的迫切需求。实施有毒作业场所分级监管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分级指标,从而将有毒作业场所区分开。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有毒作业场所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毒物浓度超标倍数作为最终的分级指标,从而为制定有毒作业场所分级标准,开展有毒作业场所分级监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有毒作业危害的监察工作,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除矿山开采业以外的有生产性毒物危害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第三条有毒作业危害分级工作实行企业、事业单位自...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工业企业中存在的有毒作业危害,以某汽车工业企业为例,采用改良后的有毒作业分级方法对企业中各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险程度大小。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应用,证明该方法工作量小,计算结果可靠,使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更具针对性,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劳部发[1994]50号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有毒作业危害的监察工作,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除矿山开采业以外的有生产性毒物危害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第三条有毒作业危害分级...  相似文献   

6.
航空工业有毒作业分级调查研究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卫生处鲁华,赵胜典对有毒作业的岗位和工种进行危害的分级工作是我国职业卫生科学管理的需要,是劳动保护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为了对全行业有毒作业危害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保护航空工业广大从事有毒作...  相似文献   

7.
快速方便的分级检测仪器劳动部关于《有毒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监察规定》中要求,各企业、事业单位,应按《有毒作业分级》的标准,每年进行一次生产性有毒作业分级检测。为保证检测水平,规定检测用的气体检测管必须由权威部门认定后方可使用。有毒作业分级工作检测面大,任...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12331《有毒作业分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混合毒物浓度超标倍数、危害程度级别的计算方法,探索了毒物联合作用职业危害的分级方法,可供有关部门研讨。  相似文献   

9.
GB/T5817-2009《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已于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是对GB5817-19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的修订。该标准将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为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的分级指标,有助于企业加强粉尘作业场所分级管理,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也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部门对粉尘作业场所的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最近,湖南省在进行岗位结构工资制要素的测评工作中,决定将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列为这项工资制度五大要素中的两大组成部分。 测评这两个要素的依据,是《高处作业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和《有毒作业分级》等国家标准。这项测评工作指定由劳动保护监察部门组织进行。测评的结果,作为确定岗位结构工资的根据。湖南省将劳动环境和强度作为岗位结构工资的要素@吴官保  相似文献   

11.
廖建 《安全与健康》2002,(11):42-44
今年来,与我国部分省、市一样,我省企业职工有毒作业职业危害的状况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企业达2万家,从业人员达210万人,仅制鞋企业从事有毒作业的从业人员就达30-40万人,主要分布我省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市,尤其是泉州、莆田两市,使用有毒有害物品的企业数量较多,导致企业职工有毒有害作业职业危害的事故尤其职工中毒事故频频发生.本人作为省劳动保障厅从事劳动保护工作的专职人员,于5月20日至5月31日间参加对莆田、泉州企业职工有毒作业职业危害及劳动保障工作劳动保护问题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工作的。一、抓重点,逐步开展分级工作按照 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等4个国家标准进行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是确定生产作业场所内职业危害状况,明确今后治理方向的重要依据,也是职业卫生监察的基础工作。与传统方法相  相似文献   

13.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严重,有害作业点检测率和检测合格率都很低,对有害作业场所进行分级是重点治理和监察前提。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现状,分析了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我国进行作业场所进行综合分级,根据分级结果进行分级监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推动企业开展劳动条件分级工作的几点思考李伟光(山东省劳动厅)自1983年以来,我国陆续制订颁布了一系列劳动条件分级标准。主要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高温作业分级》、《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有毒作业分级》、《低温作业分级》等。这些标准的共...  相似文献   

15.
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本企业主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作业环境中的紫外线照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伤害,人孔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等。因此,本企业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劳动部已对1990年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作出部署。 有关职业安全生卫监察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法制建设、控制职业危害和强化监察工作。在法规建设方面,要做好《劳动保护条例》颁布的宣传贯彻工作;制定并颁布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组织制定《企业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定》《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程序》、《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员管理规定》等15个配套法规以及《低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作业场所有毒气体采样规范》等20项国家标准。 在加强职业卫生监察方面,主要抓好五项工作:一是争取把腔制职业危害列为企业升级考评的指…  相似文献   

17.
聪林 《劳动保护》2001,(7):17-18
一、目前“三同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 ,我国的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问题仍十分严重 ,目前全国有毒有害作业厂矿约50万个 ,据卫生部对15个省市30个县区的乡镇企业的职业危害进行调查 ,82%的乡镇工业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其中30 %的乡镇企业职工接触有毒有害作业。随着对外开放 ,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 ,一些过去未曾见过或十分罕见的职业危害也不断出现 ,如正己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等严重职业伤害在一些沿海开放地区频频发生。据有关方面调查 ,汞、铅、苯等多种有毒物质所致职业病患者与可疑病人 ,在…  相似文献   

18.
对某钢铁企业焦化系统46个作业岗位进行了有毒作业条件分级,其中0级占30.43%,Ⅲ级、Ⅳ级占58.70%;在766名接触有毒作业职工中,高达70.19%的职工在Ⅲ级、Ⅳ级有毒岗位上作业。重点分析了焦化系统有毒作业Ⅲ、Ⅳ级岗位的分布和危害特点,及其对职业人群健康危害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某钢铁企业焦化系统46个作业岗位进行了有毒作业条件分级,其中0级占30.43%,Ⅲ级、Ⅳ级占58.70%;在766名接触有毒作业职工中,高达79.19%的职工在Ⅲ级、Ⅳ级有毒岗位上作业。重点分析了焦化系统有毒作业Ⅲ、Ⅳ级岗位的分布和危害特点,及其对职业人群健康危害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模式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工作涉及到监管决策、监管实施以及分级监管配套规章制度的建设等多个环节。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综合监管决策、现场监管实施与制度建设等内容的基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评价分级的监管模式。其中,监管决策应当考虑确定区域、作业场所的监管优先顺序、监管资源与技术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对不同职业危害风险等级企业具体主体责任的落实提出要求;现场监管应在分析与掌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评估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监管有关制度建设应当确定分级监管原则并包含上述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