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萤光素汞法测定炼油和石油化工废水中的微量硫化物。在微酸性条件下,以氯化镉沉淀-吹脱法预处理水样,基本上除去了主要干扰物质;方法灵敏度在取样40毫升时最小检测浓度为0.002毫克/升;相对偏差小于10%;准确度达到微量分析要求,对炼油废水和石油化工废水加硫回收率分别为75%以上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2.
焦玉木  任元滨 《化工环保》1999,19(3):186-187
以丙烯、氯气、石灰为原料的环氧丙烷生产工艺,其精馏系统排放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氯化物,排放后严重污染环境,又造成原材料的极大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物理方法使废水中有机氯化物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实现废水零排...  相似文献   

3.
国内简讯     
国内简讯利用蒽醌废水生产施胶铝盐苯酐法生产蒽醌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含少量有机化合物和铝盐的废水。规模为1000t/a的蒽醌生产厂,约排放该废水10000t/a以上。某蒽醌生产厂排放的废水,主要成分为:Al2O33.46%~4.33%,游离酸(以H2SO...  相似文献   

4.
中和-混凝-泡沫分离综合治理合成洗涤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和-混凝-泡沫分离综合治理工艺流程,处理合成洗涤剂生产中排出的废水。试验表明,COD为2500毫克/升以内的合成洗涤剂废水,经中和处理后,COD去除率为50%左右;再经混凝-泡沫分离处理后,可达98%以上;COD可降至100毫克/升以下。出水的COD、pH等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从锦纶6生产废水中回收己内酰胺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效蒸发-间歇蒸馏技术,从锦纶6生产装置的萃取废水中回收已内酰胺。通过对三效蒸发工艺澈听改进,降低了蒸发冷凝水中已内酰胺单体含量,使蒸发冷凝水全部回用于萃取系统,萃取废水已内酰胺单体的回收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6.
唐玉如 《化工环保》1996,16(1):50-52
硫酸生产中废物的处理及综合利用1概述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现有两套以硫铁矿为原料接触法生产硫酸的装置,采用水洗净化一转一吸流程,设计能力为年产硫酸(100%)30万t,每生产1t硫酸(100%)产生废渣0.60─0.75t、废水10─12t、废气(含...  相似文献   

7.
从胶片生产废料中回收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从涂布废水,废胶片、废乳剂中回收银的工艺流程,叙述了工业试验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对从上述3种废料中得到的湿银泥,采用培烧-置换-铸锭工艺回收银,回收率大于99%,产品银锭的纯度大于99.9%。  相似文献   

8.
化学沉淀-臭氧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臭氧氧化法对焦化废水(简称废水)进行处理,考察臭氧质量流量和废水pH对废水COD和NH3-N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臭氧质量流量为3.6g/h、废水pH为12、反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废水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为93.74%和74.28%。直接采用臭氧氧化法不能使NH3-N得到较好的去除,采用化学沉淀-臭氧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后,废水COD、NH3-N、挥发酚和色度的去除率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9.
王延凯 《化工环保》1991,11(4):211-213
采用综合治理技术,同时处理炭黑生产尾气和废水,即利用焚烧尾气时产生的高温来焚解废水,使废水中的油和酚等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用余热锅炉对烟气的热量加以回收利用,达到以废治废和节能的目的。综合治理设施的总投资160万元人民币,运转一年左右即可收回。该技术可在化工、石油、冶金等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用膜分相法分离甲酸废水中的环氧大豆油,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同时也进行了尼龙分相膜耐腐蚀、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1)废水中油的回收率在99.9%以上;(2)分相膜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和抗氧化能力;(3)膜分相水中除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操作简单,维修方便。膜分相法应用于环氧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改革是大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重铬酸钾代替铬酸作为氧化剂、亚铁还原法代替碘量法,测定空气和废水中的甲醇,并针对甲酵的氧化条件进行正交优选,所得反应条件使甲醇氧化率达到98%以上,滴定误差范围在0.5—1.0%之间。  相似文献   

12.
ABS装置生产废水可生化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李向富 《化工环保》2004,24(Z1):53-55
优化出了适合处理ABS废水的复合混凝剂, 开发出了一条絮凝、沉降、分离法处理ABS废水的新工艺.采用优化出的絮凝剂及助凝剂,能够使ABS废水中的SS平均去降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粉末活性炭-A/O工艺处理尼龙66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乐君  张奎  李向阳 《化工环保》2006,26(6):502-505
采用粉末活性炭-A/O生物脱氮工艺对尼龙66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对投加与不投加粉末活性炭两种情况下该工艺的生产运行数据进行了汇总和整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水量及污染物浓度增加的条件下,通过投加PAC,使系统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从85.7%提高到90.9%,NH3-N去除率由51.06%提高到67.66%,出水COD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12.53mg/L和19.51mg/L,均低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处理废水不达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出一种过氧化钙常温合成新工艺。在氯化铵与过氧化氢质量比为10/130、采用稳定剂ⅠA和稳定剂ⅡB的条件下,使氢氧化钙与过氧化氢反应合成过氧化钙,其收率为35.9%,纯度为72.3%。用制得的过氧化钙去除机械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室温、过氧化钙用量0.1%~0.2%、处理时间30min、处理过程中不调整pH的条件下,含锰35.58μg/mL、铜67μg/mL、锌31.3μg/mL、铬43.56μg/mL(均为质量浓度)的废水经一次处理后,锰、铜、锌浓度和pH均达到国家一级水排放标准,铬的一次去除率达到39%以上。  相似文献   

15.
邻苯二胺生产废水的回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苯二胺是生产农药“多菌灵”和“托布津”的重要中间体,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废水。该废水有两大特点:一是浓度高,含邻苯二胺7000—8000毫克/升;二是毒性大,严重污染环境。目前,有些厂家由于污染问题被迫限制生产,使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  相似文献   

16.
铁屑过滤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采用铁屑过滤法处理中等色度的染料废水,可得80%以上的脱色率,COD去除率50%左右。对高色度的染料废水,采用铁屑过滤-加碱混凝法可得80%以上的脱色率。研究表明,废水的pH和废水在过滤柱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稻草末固定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采用微电解-白腐菌生物降解-石炭絮凝系统处理活性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色度除率均达到95%以上,出水水质符合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染料废水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文中介绍了絮凝-氧化法预处理分散染料生产废水的试验结果。经预处理后的废水,BOD_5/COD值提高一倍,色度脱除98%以上;再经生化处理后,COD和BOD_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95%。  相似文献   

19.
用MnSO4作催化剂测定废水中的COD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松滨  李万海  王红 《化工环保》2001,21(3):171-173
介绍了用MnSO4代替Ag2SO4作催化剂定废水中COD的方法。该方法可降低分析成本,且使回流时间缩短为30min,方法的变异系数、回收率分别为0.65%和96.8%-100.8%。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厌氧发酵法处理工业有机废水的原理和操作条件。厌氧消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产酸阶段,二是产甲烷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适当的pH、温度、进水浓度、毒物量就可以使发酵产物的形成速度和转变成甲烷终产物的速度之间达到平衡,从而提高处理负荷。本试验使投配率由8%提高到23%,每处理COD3万毫克/升废水1吨可产生沼气11.4米~3,处理负荷可达4.5公斤COD/米~3·天。COD去除率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