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处,面积21万公顷。扎龙自然保护区芦苇沼泽广袤辽远,湖泊星罗棋布,苇草肥美,鱼虾丰盛,环境幽静,风光绮丽,是鸟类繁衍的“天堂”。保护区栖居鸟类150多种,其中鹤的种类多,数量大,颇为世人瞩目,素有“鹤的故乡”之称。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5日西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培训中心与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共同签署了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携手共建“西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野外实习基地的协议”。一、西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野外实习基地的背景1西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培训中心西南师范大学是国家教委直...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承德市拥有国家及和省级3个自然保护区,承德市环境保护局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成立“管委会”划界确权等措施,实现了保护区资源的保护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资源一直是无偿或廉价使用,这既是导致环境资源衰竭和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根本原因,也不利于环境资源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与我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政策不相适应。所以依法建立和健全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已势在必行。一、环境资源必须实行有偿使用1.法律规范是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根本依据忡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指出,环境包括大气、水、海洋、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虽然《环保法》中没有明确这些资源的财产主…  相似文献   

5.
何爱红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2):1129-1130,1135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量化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估是监测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效果的理论基础。以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游憩费用法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估,计算出其游憩总价值。这些结果可为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管理决策和旅游资源补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盛华 《环境教育》2002,(3):42-43
截止到2002年3月,我国已有21处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纳入“人与生物圈计划”(英文简称“MAB”)网(见表)。现将近两年新增的六处自然保护区做一简单介绍,供师生参考。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合浦县东南沙田半岛附近,由该半岛东侧和西侧的海域、陆域及全部滩涂组成,总面积8000公顷,岸线总长50千米。这里是我国大陆海岸发育较好、连片较大、结构典型、保存较为完整的天然红树林分布区。红树林区域是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因此,保护区内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多种鱼、虾、贝、蟹、蛇、鸟类,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海洋…  相似文献   

7.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不遭受破坏,为了解决旅游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中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选择。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选择保护性模式,并根据中国各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结合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特色开发模式,达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兰卓 《青海环境》2005,15(2):78-80
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纷纷加入到了旅游开发的行列,而保护区中出现的“旅游热”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面对开发与保护,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自然保护区该何去何从?文章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人手,针对保护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然生态平衡下的环境资源是只具有使用价值不具备价值的物质财富,因而在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物质交换中,环境资源不具有商品的属性,也就谈不上环境资源的价格和价值,其无偿占有自然环境资源也因此而变得“合理”。在这种不包含有价值量的物质交换过程中,拥有环境的人类不需要付出“社会机会成本”的代价,便可占有自然环境资源,从中获得“收益”。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总是要不断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并通过各种活动来满足无止境的需要,其结果只能是使大片的森林消失;土地沙化;许多矿产资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水体和大气遭…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典型生态系统,拯救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物种,保存重要自然历史遗迹而依法建立和管理的特别区域。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向广大公众进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理想场所。由于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种等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因此加强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