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老人间:“为什么?”男孩从口袋里拿出双手:“你看,叫我怎么帮你?”他的两只手残疾了,全部扭曲着。老人看了一眼他的手,摇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让你用手帮我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和我说说话,其实这才是我最需要的。孩子,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了,能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吗?”望着慈祥的老人,男孩讲述了童年时高压电怎样夺去了他的双手,这些年来所遭受的歧视以及自己逐渐养成的冷漠……听完男孩…  相似文献   

2.
孩子怕火     
黎周  未禾 《安防科技》2013,(12):34-36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许多父母整日在外奔波操劳,就是为了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为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他们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孩子受到一点伤害。爱子心切是人之常情。可是,有不少为人父母者能让孩子在物质上如愿以偿,给孩子买好吃的,带孩子玩好玩的,怕孩子冻着,怕孩子饿着,怕孩子受委屈,看起来似乎对孩子呵护有加,却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犯糊涂,容易忽视防火安全便是其一。人常说,安全大于天。生活中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父母有多少  相似文献   

3.
“我负责”本是一句豪言 ,表现了责任者无所畏惧的胆识与气魄。但是 ,如果此言出口过于轻率 ,超出了应有的约束与界限 ,也会走向它的反面。几年来 ,在基层安全管理工作中 ,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 ,个别同志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 ,面对安全员的劝阻 ,却满不在乎地说 :没关系 ,出了问题我自己负责!我说 ,这个责任你负不起。因为 ,你并不仅仅属于你自己。首先 ,你属于家庭 ,属于你的父母、爱人和孩子 ,属于所有关心你爱护你的亲人和朋友 ,你的安危与他们的命运紧紧相连。第二 ,你属于企业。企业把工作任务交给你 ,并为你准备劳动防护用品 ,…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保险     
现在社会上保险的种类很多。许多父母自己节衣缩食却给孩子买了各种保险。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感动的同时,我想提醒父母们: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的人生顺利,你就还要给孩子一个最重要的保险──让孩子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在新加坡,随地吐痰扔垃圾罚款500-1000新加坡元。可是几乎没有看到新加坡本地人被罚的。倒是国内去的旅游观光客偶尔不小心随手扔了垃圾充了这个冤大头。500-1000新币约折合三五千元人民币,相当于普通人数月的工资,相信没有人会不在乎的。但是为什么不愿意被罚还是被罚了呢?.这…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母亲跟奶奶谈起表姐年纪大了还没有找到对象的事,奶奶转身对自己的孙女说:“以后你找对象可别象你表姐,非名牌大学的不嫁,只要人好就可以了……”母亲忙插话:“她才16岁还早呢,再过10年考虑也不迟……”象这位母亲一样,许多家长和老师把孩子爱情的时刻表订在从学校毕业走上独立生活道路以后,在这之前对于和爱情有关的问题一律免谈.可是生命却另有安排.有位幼儿园大班的小男孩说:“我长了要娶王××当老婆.”没有人把孩子的话当真,但这话却是真情流露.原来王××跟小男孩同班,不但长得漂亮,还得过幼儿画赛的大奖.小男孩感受到了这些美好,产生了爱慕之情.这并非特例,一年级的小学生明确表示“自己爱谁”也时有所闻.所以不管大人们出于什么考虑,把爱情时刻表推迟到什么阶段什么年龄,生命的早班爱情列车甚至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拉响了汽笛.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安全与健康》2012,(10):24
随机应变某女同学早恋。一天,她趁父母上班之际,上街买了两个西瓜,让男朋友拎着回家。开门后男友先进屋,还没来及换鞋就看到她妈妈在沙发上看电视。男友回头对她说:"大姐,下次你买两个瓜,俺可就不给送了。"说着放下瓜就走了。她妈妈笑着说:"现在卖瓜的也那么  相似文献   

7.
幽默小故事     
<正>百万富翁主持人采访一位18岁的百万富翁,问他是怎样做到的。"其实我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一直在家里呆着。"主持人:"那一定是你的父母把你培养成杰出人才了。""也没有,我父母也没教过我,18岁生日那天,父母给了我一个存折说:‘孩子,这是你不上学这些年攒下的钱……’"  相似文献   

8.
粉色气球     
上班铃响了,我拿出乳胶手套,正准备戴,小吴象发现了什么似的跑了过来,从我手中一把夺过:“哟,李师傅,你这副手套可真漂亮啊!象只花气球。”我说:“昨天刚领的,听说是新产品,色彩鲜,弹性好。”“是吗?我来试试。”小吴说着,把手套口折起一半,对着嘴用力吹气,手套慢慢的鼓了起来,越涨越大,活象个粉红色的气球。它还伸出五只粗大的触角,不停地抖动着,真有趣啊!我忽然想起早晨离家时小女儿晶晶的要求:“爸爸,明天是儿童节,给我买只大气球,好吗?”眼前这只气球既别致,又好看,晶晶一定喜欢。 我赶快对小吴说:“别玩了,该工作了。”小吴走后,我就把…  相似文献   

9.
8月15日 星期一 今天是我的生日。早晨,爸爸亲切地对我说:“玲玲,今天是你6周岁生日,爸爸下班接你时想给你买个礼物。你喜欢什么?”我高兴地从床上蹦起来,“我要大飞机!”爸爸笑着轻轻地亲了亲我的脸就走了。我不知道当时挥着小手和他再见时,他是否听到了。 我在幼儿园里好容易度过了这最漫长的一天。我盼着爸爸来接我,可是很晚很晚了,爸爸一直没有来。接我的是一个我不认识的阿姨。我哭着要见爸爸,要大飞机。那个阿姨也哭了。 8月 16 日星期二 今天,接过我的那个阿姨和妈妈都来幼儿园接我了。我高兴地喊着“妈妈”,忘了和幼儿园老师再见,就…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中心说     
鲁迅先生作《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文章发表后已经75个年头过去了,中国家庭里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也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父为子纲”是“中国旧理想的父子关系”的准则.父母对于孩子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即所谓“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父母凭着“恩威名分”责令孩子供奉自己是“天经地义”.父母要拿架子没有子女捧场就没戏,所以劝孝是家庭和社会的常务活动,“孝子贤孙”是对子孙的夸奖,孝子作为“父为子纲”的成功典型还可以换到官做.物换星移,时势变迁,曾己何时,被鲁迅先生口诛笔伐的这种“蔑视了真的人情”的父子关系已经被颠倒了过来——就连“孝子”也已经由孩子孝顺父母变成了父母孝顺孩子.过去是儿子为父母卧冰、割股、尝大便;现在是父母为孩子节衣缩食做马牛.而且现在孝顺孩子的还不止父母,连父母的父母也来凑热闹,真是名副其实的矫枉过正了.  相似文献   

11.
笑话与幽默     
不肯改 一个年轻人正在街上行乞。一位贵妇人走过来对他说:“你这么年轻,实在应该到工厂去。”“我去过很多工厂,太太。”乞丐说,可是他们什么也没有给我。  相似文献   

12.
我和我车     
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梦想已久。在孩提时代,我曾站在爷爷面前挺着小胸脯说:“长大了,我要买辆汽车,带上你,手握方向盘,一加油门,嗖……”如今,我如愿地拥有了自己的汽车。 那是在1998年,我在领取年终奖后,将自己的买车欲望彻底释放。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我瞄准了一辆二手“小面”。那是怎样的一辆车呀,灰头土脸、而且两个轮胎已经瘪下去了。可是,就这模样也没有挡住要把它买下  相似文献   

13.
有一则寓言故事,说一只蝎子来到河边,想渡河到对岸去找他的朋友毒蛇玩,可是他不会游泳,只好恳求青蛙将自己背过去。青蛙执意不肯,说假如游到河中间蝎子蜇他一下,他不就完了吗?蝎子答:“这怎么可能呢?如果我蜇你,你死了,那我自己不是也没命了吗?”青蛙想想有理,就答应把蝎子背过河去。就这样,蝎子跳上了青蛙的背。当游到了河中央时,青蛙忽然觉得自己脖子上被重重地蜇了一下……便在和蝎子一起沉到河底之前,问蝎子:“你  相似文献   

14.
“爸爸,看到你生气时的脸,我就害怕,什么都不知道了,脑袋里一片空白,还怎么能明白你的话!我只能说自己懂了……”韩明耀给初中的女儿辅导家庭作业,一道题讲了两遍,还不会。他深吸了一口气,压着性子又讲了一遍,言语当中有了不耐烦,再问:“会不会?”女儿看了看他的脸,低下头:“知道了。”后来,他去学校开家长会,老师让每个同学写好了一  相似文献   

15.
再生缘     
人们常常向往来生,殊不知造化在今生就已经满足了你──给了你一个不但长得像你,甚至连说话的神情、行走的步态都跟你维妙维肖的你的孩子。这是一次彻底的再生。因为,没有一个人能亲眼目睹自己的诞生,而你的再生,是从孩子刚一延生就开始了。孩子不仅能让你重活一遍,而且能让你当一回上帝──你可以像上帝用泥捏人一样,随着自己的心意塑造孩子。可惜的是,当上帝的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不论家长多么用心良苦,孩子还是有许多的不满意──跟我们大人的怨天怨地简直如出一撤。可是再生到底有优势──因为我们不再是受气包,而是“天下…  相似文献   

16.
特殊安全员     
八月的黄昏,总是到的很晚,暮色迟迟地一点一点合拢来。忙碌了十几个小时的江真福总算骑上车离开了工地。“嘿,老江,你给我停下。”突然,背后的大嗓门惊得江真福赶紧来个急刹车。“我说老乡啊,你凭啥罚我款,不就没系安全帽带吗,别以为当个安全员,就了不得了,当心有一天……”江真福转过头来望着停在眼前的大嗓门:“你不要对我发狠,我不会因为你是老乡,就放弃自己的职责,真要有个万一,找我的就不是你了,是你的妻子、孩子,你懂吗?你以为我会害怕你吗?这你就想错了!”一席话,大嗓门顿时哑口无言了。“记住这个教训吧,走,回家去。”一阵沉寂后…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吃药王大爷去城里看病,医生诊断后给他开了两种药,并叮嘱道:“大爷,回去吃的时候,大的吃两片,小的吃一片,吃完药你就会好的。”王大爷回家后叫来两个儿子。他对大儿子说:“你吃两片。”然后对小  相似文献   

18.
孩子出门上学的安全问题是父母最为牵挂的事。笔者近期对所在县城几所小学作了一番调配。被调查的学生有4754人。其中,上学、放学由亲人接送的1196人,占25%;自己出行(走路、乘“面的”)的,有3558人,占74.8%;还有570余名学生是乘坐家长的摩托车上学和放学的,这批“乘车族”占了12%。你只要站在学校门口就不难发现,不少家长驾驶摩托车自己的头盔戴得严严实实,偏偏不给孩子戴头盔。当交警提出其违章时,这些  相似文献   

19.
我有位年轻的朋友 ,在一个企业的基层当班长。近日年终评比 ,他的班组荣获了企业“安全先进”称号。我诚心地向他表示祝贺 ,但他却不无感慨地说 :“这样的大红锦旗 ,我6年得了6面 ,可面临的现实却是 ,愿意来我们班组工作的青工却越来越少了。”我的朋友一向以治班严谨自翊 ,并常把自己所带的班组在生产中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当做莫大的荣耀。但是这一次看得出 ,他的这份自信与自豪已经开始动摇了 :“企业给我们的先进头衔越来越多 ,可是给我们的实在东西却越来越少。一年一顶‘安全帽’ ,时间一长 ,谁还买你的账?”无数的经验与教训表明 ,…  相似文献   

20.
错在谁?     
一次对生产区一根闲置管道进行切割拆除作业 ,电气焊工常鸣接受了设备安装公司安排的这一任务。常鸣按时来到作业现场 ,一边准备氧气、乙炔、割枪 ,一边问道 :“置换分析没有?须请安全部门办证。”“办啥证?这根管子很长时间就没用了。”施工作业负责人说。“那不行!必须办了动火作业许可证 ,才能动火作业。”常鸣坚持说。“要你来是割管子 ,不是叫你来耽搁时间的。要什么证?叫你割你就割 ,不想搞就回去 ,我再找你们公司经理换人 ,”部门主任说。常鸣怕再僵持下去真被公司领导知道了 ,说自己工作态度不好扣工资 ,只好硬着头皮违心地点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