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利用电场粉尘质量浓度分布理论式,计算静电除尘器模型断面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证明了静电除尘器在收尘极板附近形成高质量浓度含尘气流区.为了提高电除尘器除尘效率,采用在电除尘器收尘极板末端用吸风口强制收集高质量浓度粉尘气流的方法,对强制收集的高质量浓度粉尘气流进行二级处理.并根据理论电场浓度分布可得到吸风高度与收尘效率的数学关系,最后通过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吸风口均匀吸风时尺寸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原地将1套300 MW机组配备的双列双室3电场侧部挠臂锤振打式电除尘器(ESP),改造为双列双室4电场顶部电磁锤振打式ESP时,先将其竖井式进气烟箱的前半部改为结构紧凑的下部进气烟箱,以便在各室增加1个电场。受场地制约,第1、第2层气流均布板设置在壳体之内,导致两板的间距、第2层板与第1电场的间距均小于800 mm。加之取消壳体的进口下端板,因而显著地影响第1电场内的气流分布均匀性。在模型上适当调整导流板和气流均布板的结构之后,第1电场内的气流分布均匀性、粉尘浓度分布均匀性都获得了改善,且ESP内的气体流动形式已成为有利于收尘的上斜式流动。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电除尘器气流分布的最佳结构形式,促使进入电除尘器的气流分布均匀,本文阐述了三种气流分布板不同的结构形式,并利用其在电除尘器模拟实验台上多次实验的结果,得出了一种最佳结构形式的气流分布板。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环保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电除尘器超低排放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流场作为影响电除尘器超低排放性能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从流量分配、本体气流分布设计、本体阻力、电场极配型式、绝缘系统热风吹扫设计等方面对电除尘器流场设计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电除尘器流场优化既要考虑流量分配均匀,又要考虑粉尘量分配均匀,电除尘器入口烟道导流板的合理设计不但可以解决流量分配平衡问题,也可以使粉尘量的偏差得到大幅度改善;进出口喇叭角度不但对本体流场均匀性有影响,对除尘器本体阻力也有较大影响,进口喇叭扩张角、出口喇叭收缩角越大,本体速度分布均匀性越差,本体阻力也越大;灰斗阻流板的合理设计有助于减轻收尘区下沿高速区与灰斗的强回流现象;在不同极配型式中,针刺线平行于极板比针刺线垂直于极板的击穿电压更高,电流密度更均匀,更有利于粉尘收集;改进绝缘系统热风吹扫的方式有助于解决绝缘系统短路现象。  相似文献   

5.
纵横复合收尘极板电除尘器除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规电除尘器体积大,成本高,限制了其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电除尘器--纵横复合收尘极板电除尘器.通试验,比较了纵横复合收尘极板电除尘器和常规电除尘器的一些影响因素,即极板电流密度的大小和均匀性,流场分布均匀性,不同电压和不同电场风速下的除尘效率等.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纵横复合收尘极板电除尘器的极板电流密度及流场分布更均匀,除尘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电除尘器.本研究对减小电除尘器体积、降低电除尘器成本和推进电除尘技术的发展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气流分布板孔形,采用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模型,应用CFX软件对电除尘器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气流分布板孔形对气流均匀性影响的关系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孔形为方形的气流分布板能获得较佳的气流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7.
在电场断面面积为0.3 m 2(600m× 500 m)的电除尘器(ESP)实验系统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电晕线型式、含尘浓度、电压值和风量(电场风速)4个试验因子,总除尘效率为指标值,进行电除尘器对烧结灰除尘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流含尘浓度从15g/m3提高到25g/m3时,ESP的总除尘效率η从96.87%降至87.55%;当电源电压值由85 kV增至96 kV后,ESP的总除尘效率从98.16%降至87.55%;当ESP的电场风速由0.62 m/s增至0.79 m/s,总除尘效率由96.87%降至92.46%;星型线ESP的除尘效率相对较低;尖端放电可改善ESP用于高比电阻粉尘时的操作性能,芒刺线、锯齿线ESP的除尘效率分别高达99.46%和99.55%.  相似文献   

8.
根据静电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利用CFD软件,对圆柱形电-袋除尘装置中的气流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尘装置的内外圆收尘板间的气流速度呈梯度分布,有利于粉尘颗粒在内外圆收尘板上的沉降,但电场区后端处的气流分布不均匀,不利于过滤收尘。过滤风速与滤袋长度呈正相关,影响滤袋寿命。滤袋下方的集灰区存在漩涡,气流对集灰斗箱体产生了严重的冲刷,导致二次扬尘。  相似文献   

9.
在引进活性石灰回转窑卧式二电场电除尘器设备的基础上,鞍山焦耐院为大石桥镁矿耐火厂进行了一号镁砂回转窑烟气净化技术改造设计。镁砂粉尘属于难治理的粉尘,结合镁砂粉尘的特性,将引进的卧式二电场改为卧式三电场电除尘器。其主要结构基本上与引进设备一样。为了适应镁砂粉尘的特性,改进了振打清灰措施,目的是增加振打力,使电除尘器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0.
双区电除尘器降低锅炉烟尘排放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在传统结构的荷电区荷电之后,一部分尘粒被阳极板捕集,大部分带有正、负电荷的尘粒再分别被收尘区的管式辅助电极和阳极板捕集.模拟试验数据表明,收尘区具有高电压、低电流和板电流密度分布均匀的特性.工业性试验结果显示,应用双区电除尘技术设计或改造电除尘器,不仅可以较好地防止发生反电晕,而且能够将锅炉烟尘排放质量浓度降低到50 mg/m3以下.与传统的卧式电除尘器相比,还可节省10%左右的占地面积和钢材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