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一个重大进步是规定了生产者延伸责任。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实现需要国家的宏观管理、企业的微观管理与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建立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黑龙江省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为控制新污染,支持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作为省一级环保部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既含有宏观管理,又含有微观管理。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实际,论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作法。 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必须树立“控制新污染,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整个的环境管理工作分成前后两部分,那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就属于前一部分,它体现了我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保护方针。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这项…  相似文献   

3.
环保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地球变暖等等,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及媒体关注的焦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是要做好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使人们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环保工作,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矿业开发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矿产资源破坏与浪费、土地资源的占压与破坏、废水废渣固体废弃物对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等矿山环境问题突出。因此,研究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从我国的环境问题现状来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的地区还在加重。如不制定相应的对策和采取有利措施,环境问题将会愈来愈重。因此,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环境保护监察执法工作则是完善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严格依法监督是开展好环境保护监察工作的先决条件环境保护监察执法工作,是根据实行强化环境管理的方针和立法与执法分工的原则,为适应运用法律方法管理环境而产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家的强制力在保证城市…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出现,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环境教育作为环境保护系统工程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强化全民的环境意识,特别是学生的环境意识、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讨论和研究环境战略思想,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对加强环境的宏观管理和有效地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组织协调全社会的力量,按照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的原则,建立起一个整体推进的环境战略思想,才能保证环境战略的有效实施,达到保护环境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战争对人类资源和物质财富的挥霍浪费及战争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两个方面,论述了战争对于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从环境问题的国际化角度论述了环境问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导火索;从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上阐述了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将可能抑制战争。通过诸多论点和论据揭示战争与环境的关系,使人们能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上去认识战争、研究战争、慎待战争,善待人类共有的生态环境。战争与环境曾是人们心目中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独立问题,但当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的新闻报导中,不断地出现环境问题的声像和字样时。引起了人们对战争与环境问题诸多关注,尤其是在世界各国普遍将环境保护提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的今天,战争对环境有何影响,环境对战争又将如何作用,认识和把握其本质,对于我们研究战争,保护环境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生产活动作用于环境,往往能够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与干扰,这就导致了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经过这些年环境保护工作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面对这种影响与干扰,只有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各种手段,采取积极措施,对损害和破坏环境的人为活动严加控制,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达到调节、控制、保护和改  相似文献   

10.
蔡守秋 《绿叶》2011,(8):9-19
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关键或重点就是确认环境权特别是公民的环境权。明确了环境权也就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开展环境维权行为奠定了法律权利基础。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监督环境保护工作的权利";"一切单位和个人,对污染破坏环境、侵犯环境公益的行为,都有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其开发利用有了很大发展,建成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建材、盐业、稀土稀有金属、煤炭等矿业体系.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矿山开采环境不断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我们应遵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走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而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农业减排势在必行。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几种典型(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的污染及其对农田土壤造成的危害,同时针对化肥污染和农业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任在肩     
岁月更跌,世纪交替。当人类文明的脚步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的环境保护已从昨日的零打碎敲进入了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阶段。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实现“九五”环保目标的关键性措施,也是环境宏观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环境保护从初始的点源治理,改善高部环境,发展到今天实行总量控制,从而达到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是在经历了20年的历程,汲取了发达国家的经验之后提出来的,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列入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之中,特别强调“在…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是什么?是教育,是全民教育。 环境保护事业的希望在哪里?在于全体公民环境素质的提高;在于公众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的不断加强;在于他们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支持和参与;在于日益众多的环保社团、NGO出现并发挥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于越来越多的环保志愿者加入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监督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的队伍中来;在于人人都是环保志愿者。  相似文献   

15.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隗合明  丁华 《四川环境》2003,22(3):86-90
矿产资源开发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不少环境问题,如破坏土地和生态环境,在矿石采选冶中产生“三废”对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破坏水资源平衡,引发地质灾害等。因此,现在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首先,应制订并实施各地区的矿产开发规划,根据环境容量等调整矿业布局和矿业结构,严格对矿山环境进行监测、监管;其次,应加强对矿山环境的调查和评价,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科技研究,提高矿山环境防治技术水平并加速技术推广;最后,应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使矿山环境在全体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下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毛涛 《环境教育》2009,(12):34-36
环境民事纠纷与诉讼概述环境民事纠纷是指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就其环境权利和义务问题而引发的争端。这类纠纷不仅包括因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而引发的环境侵权纠纷,还包括在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等过程中因违反合同规定而引发的纠纷。  相似文献   

17.
制定和实施一个比较科学、简单易行、具有约束力而又符合我国当前环境管理实际水平的环境保护综合考核指标,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管理部门和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长期以来要求解决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环境管理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计划管理不仅为最有效地利用社会的物质财富所需要,而且为防止或减少生产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的后果来说也所必需。社会主义环境管理在于有计划地进行管理和调节来解决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但在环境计划管理上,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环保计划指标体系,特别是没有一个具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世界人类关心的重大课题之一,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与水体污染正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制约着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高广大干群的环境意识,尤其是加强对城镇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更有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能性。对小学生的自然常识与城乡绿化、城市创卫活动及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STS课程相结合,开展经常性、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校内外环境教育是非常紧迫、可能而富有战略意义的教育大事。  相似文献   

19.
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的刑事责任,是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个新课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结合具体办案实际,对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的刑事责任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国家于1979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它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大法,是环境立法的基本法,它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任务、适用范围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为我国环境保护法奠定了基础,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