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工人张业校是山东胜利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稳定吸收岗位第一操作员。他进厂才4年。对所属的4座炼油塔、20台机泵和10多套冷却、换热设备,大小5,000多个部件的型号、规格、材质和工作状况,都了如指掌。1978年以来,9次发现设备隐患,避免了重大事故。 平时上岗,他每隔一小时,就对全部设备仔细地进行一次巡回检查,任何部位的一点异常,都引起他的高度警惕。一次,小张上夜班。凌晨3点,当他爬到30多米高的稳定塔顶部后,发现塔壁上多了几点油迹。他警惕地戴上手套,把油迹擦去,露出一个芝麻大的沙眼。瓦斯气体和汽油随着内部压力的急…  相似文献   

2.
春雨润人心     
济南铁路工务段工会十分注意解决职工生活困难问题。他们认为,解决一项职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能为安全生产增添一份力量。 济南二工区青年职工李有栋,父母双亡,工资只有35元,还要供养弟妹。本人患肺病,27岁了,也没找到对象,情绪低沉。他常说:“不如死了清心。”上班经常迟到早退,违章作业不断发生。段工会派人找他谈心,给了他一些困难补助,并送他到苏州疗养,病好后又帮他找到了对象。他结婚时,还给他找了间房子。小李万分感激,从此他积极工作,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近年来连续防止了两次重大事故,受到表扬和奖励。 岔一工区青年工人王金海,有…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按《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开立式车床不能戴手套。最近,我们太原重型机械厂减速机车间工人吕跃在1.5米立式车床干活没戴手套,当走刀接近卡爪时,他去摇退刀手柄,左手中指肌健被有刃口的条状铁屑切断。 这次事故在职工中引起了开立式车床能不能戴手套的争论。有人认为《规程》规定开立式车床不能戴手套不合理,理由是立式车床与钻床、铣床、卧式车床工作条件不同。立式车床的铁屑沿着花盘圆周与人身成垂直方向抛出,不易防避。特别是小立式车床转速快,操作近,不戴手套,随时有被铁屑碰伤的危险。也有人认为《规程》规定得合理。理由是戴…  相似文献   

4.
一天,硫铵车间修理工段架工杨述功和气焊工韩建国等几个同志,到硫铵工段更换七、八号母液槽的排气筒。当割到七号排气筒时,发现房上有碎瓦片往下掉。杨述功见韩建国没戴安全帽,感到有危险,就动员他找一顶安全帽戴上。开始,韩建国还不以公然,认为“没事”,是“多余”,杨述功还劝他要“以防万一,有备无患”。这时韩建国才借了一顶安全帽戴在头上。就在他们干得十分起劲的时候,八号排气筒上部的铅座,大约有十七八斤重,受到震动后,从四米多高的地方掉了下来,正巧打在韩建国的头上,又从背部擦过。由于戴了安全帽,头部没受影响,只是背部受了点伤。…  相似文献   

5.
要爱护青工     
如何保证青年工人安全生产,是我厂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1981年1-8月,我厂共发生工伤事故19起,其中学工6起,代培工4起,两者占事故总数52.5%,这个比例是相当大的。 老职工退休,新工人接班,这是自然发展规律,是不可避免的。我厂自1979年以来,新进厂的青工超过1,000人(占全厂职工的20%)而且还将继续增加。大批青工涌进厂来,也随之带来了如何培养教育,保证他们安全、健康成长的问题。 目前我厂对进厂的新工人,进行厂级安全教育、劳动纪律和保密保卫教育后就分到车间。在车间里,有的组织几天技术学习就上岗;有的只跟着师傅看上几天就参加操…  相似文献   

6.
“开冲床少有不伤手的”。可是,青岛第一仪器厂三车间冲压组却做到了连续12年无工伤事故。 多年来,他们积累了一套安全生产经验,那就是:布置任务时先讲安全;发现事故隐患不排除不开床子;工人情绪不稳定不上床子;发现事故苗子,抓住不放,教育大家。一次,有个工人冲活时,把冲好的工件就近堆在操作脚踏板旁边,只要一塌下来,就会压住踏板造成连车误动。工班长看到后,马上停止了他的工作,并召集全组工人开现场会,指出这样做的危险。青年工人小张的母亲因病去世,他很悲痛。领导就暂时不让他顶班干活,调他先做些辅助工作,等到情绪稳定后,才让他上岗…  相似文献   

7.
书记关车     
上班时间到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毛坯车间机声隆隆。 车间党支部书记王肇良和往常一样,习惯地到生产现场逐班地查看。当他走到冲压班YWe4442(300T)压床旁时,看到有个新入厂的青年工人在生产汽车驾驶室后围上国梁零件。他不用电磁手用工具上料,而用手上料,这是不符合安全操作规定的,容易出事故。王肇良立即给停了车,问清情况。原来这个青年工人认为床子行程慢,危险不大,用手上料没关系。针对这种思想,老王对他进行了遵守操作规程的教育。 书记的劝告,不仅使青工本人受到教育,连他的师傅也感到热乎乎的。随后,师傅马上到分厂技安科领来电磁…  相似文献   

8.
管得好     
在我厂,机床工违章戴手套操作的坏习气由来已久。不久前,青年女工张某因为戴手套开机床出了事故,造成断指和骨折。 厂领导和安全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次重申不准戴手套开机床,并印发了《安全会议纪要》。但是,机修车间工人刘某某和方某某二人不理不睬,仍然继续戴手套开机床。厂领导发现后,立即停止了他们的工作,并责令二人在厂里 召开的现场会 上作深刻检 查,作出今后 不再违章操作 的保证。 由于厂领导带头狠管安全,目前我厂已没有工人戴手套开机床的了。管得好$上钢十厂安全科  相似文献   

9.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对执法部门而言,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泉州市鲤城区安监局金建国局长。 军人出身的金局长,让记者联想到中国的一句古语:文武之道,一张一驰。不但处处体现出军人特有的热情与豪爽,同时,二十几年的地方领导工作经历,在他身上又形成了一种认真、细致的个人风格。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金局长一上任,就找每个工作人员谈心,对他们各自的特点了如指掌,并从文化程度、工作能力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合理分配。在金局长“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的安全月活动中,许多 同志反映:“要是能拍摄一批以安全 生产、劳动保护为内容的影片该多 好啊!”现在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 在国家劳动总局和有关工业部门的 组织下,一批绚丽多彩的劳动保护 影片出现在影坛上了。 《祸不单行》 讽刺喜剧片《祸不单行》以跌宕 多趣的情节,幽默滑稽的表演生动 地反映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 生产”的主题。 某厂车间主任只抓生产,忽视 安全,对青年工人放松了安全教育, 致使一些青年工人不懂安全技术知 识,违反操作规程,车间事故隐患很 多。就在安全检查团来厂检查工作 时,爆炸、触电、火灾事故接连发…  相似文献   

11.
贵刊1981年第3期刊登的漫画“年轻有为”反映了青年工人为减少生产中不安全因素勇于革新的精神面貌,题意很好。但表现形式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妥之处。机床旁的老工人和青年工人既没戴安全帽,也没穿工作服;青年工人没戴防护眼镜,老工人在用钩子钩铁屑时,居然挽着袖子,这就严重违反了机床安全操作规程。贵刊是宣传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专业性刊物,在宣传时要注意把好安全关。编者:这个意见很对,我们完全接 受。宣传安全的刊物应把住安全关@李德有 @刘兆林 @金建发 @张勤  相似文献   

12.
当用不用差点送命河南向东厂某车间职工赵某戴上崭新的手套,怎么也舍不得搬那油乎乎的部件,"现在一付手套一元多、一上午就用破一双、实在太可惜了。"她自言自语。灵机一动,随手把旁边的擦车布撕一块缠在手上,心想这下可好啦,手套磨不破下午可以继续用,能省出一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研制成功了光电式、触杆式、双手按钮式等5种类型冲压安全防护装置。现在,车身车间冲压工段所有的冲压设备都配备了两种以上的安全防护装置。 是不是仅此就能杜绝工人冲手事故了呢?不见得。 教训 去年10月的一天上午,中冲组3名青年工人在一台单点闭式冲床前冲压零件。一开始操作,他们就觉察出模具装反了方向。但是,负责往模具里送料的郑全深满不在乎地说。“只有千八百件,就这样干吧。”他站在反方向往模具里送料,负责接料的小王代替他控制冲床的启动和停止。安全装置也就失去了防护作用。一会儿,模具里出现了废料…  相似文献   

14.
防护手套,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但该不该戴,应从实际出发。该戴不戴会出事故;不该戴而戴了,同样也会出事故。 去年,一个电工在合闸时发生严重灼伤,经检查分析,原因是他在操作时没有戴绝缘手套。通过这次事故,我们在有关安全会上,大力宣传电工操作戴绝缘手套的重要性。 又一次,一个钳工在钻床操作时,把右手绞进了床子,使手指、手臂受伤。经过分析,原来是这个工人上钻床时戴了手套,手和手臂随着手套一起绞进了钻床。 两次重伤事故教训告诉我们,防护用品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正确使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戴不戴手套应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15.
走神与事故     
杭州重型机械厂锻工车间小吴在锻打齿轮毛坯时,因一时走神发楞,铁钳竟然插进了他的腹部。 他被送进医院进行补肠手术,他的爱人万分痛苦,口口声声责备起自己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头天晚上夫妻俩发生了口角,闹得一夜没睡好觉。难怪这天小吴上班时闷声不响,心事重重,这那能不出事呢? 许多事故往往与操作工人的思想情绪有关。联想到战争年代,在人民军队里,如果发现哪个战士情绪稍有变化,同志们马上会来帮助,指导员立即来找谈心。如果这个车间的干部象解放军指导员那样平日注意做思想工作,小朱情绪不好,一定能及早发现,及早解决,这次事故不就…  相似文献   

16.
武钢焦化厂备煤车间在5月的安全活动中,抓安全教育生动活泼,抓安全技术措施扎扎实实,收到很好效果。 事故作教材 备煤车间的Y12皮带机和C3皮带机等岗位上时常有十几个人聚在一起,中间有个老工人正在边比划边讲解……原来这些岗位前几年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为使大家吸取血的教训,车间党支部组织调查了该车间开工以来发生的死亡、重伤和重大未遂事故52例,分析了事故的经过、原因和教训,汇编成册,发给各班组学习,并在皮带机等几个岗位上由事故当事人或目击者进行现场教育,使大家印象更为深刻,收到实效。 教育到家 为了教育青年工人,车间将新…  相似文献   

17.
“刺儿梅”     
俗话说:“不打不成交”。我跟车间安全员梅丽真是打出来的“交情”,就连她那个“刺儿梅”的诨名,还是我给她起的呢! 一天,我正埋头焊活儿,突然一声尖嗓从身后传来:“王虎,焊活儿怎么不戴电焊手套?”我回过头用轻蔑的眼光扫了她一下,照样干我的。望着她愤愤离去的背影,我说:“芝麻官儿挑刺儿,一个月拿多钱?让你连对象也找不上。”谁知话音未落,焊条打不出火了。只见梅丽站在一旁,脸蛋涨得通红,两只大眼直盯着我,手里拿着三支电闸保险盒……我没辙了,只好去拿电焊手套。临走时喊了声“刺儿梅”就一溜烟地跑了,背后传来她尖尖的嗓音:“赶明儿再…  相似文献   

18.
骑摩托车戴头盔,看似小事,但笔者常有“戴个头盔咋就这么难”的感慨。 戴头盔是为了驾驶人的自身安全,为此《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作明确规定。在各大中城市对此都抓得严,市民的素质及安全观念也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上钢五厂领 导认真遵守安技 科制定的各项规 章制度,以实际 行动支持他们的 工作。 安技科规定 进入厂区必须戴 好安全帽。几位 厂长都严格遵 守。后来,安技 科发现有不少工 人虽戴了安全 帽却不扣帽带, 又规定:不扣好 帽带罚款5角。 有位厂长因不知 道这项规定,一 次进入厂区没扣好帽带,当他听说安技科有新规定时,就主动按规定交了罚款。 去年8月,十三车间由于轧辊转动设备的防护装置不合理,有个工人被轧断了7节手指。几天后,当安技科到十三车间检查防护装置时,发现该车间仍未改进。他们当场提出要求,必须在两个星期内改好,否则停产整改。…  相似文献   

20.
<正>"啪!"生产经理老吴一进办公室,就把安全帽扔在了桌上。"这工作没法儿干了!"老吴愤愤地说。"咋了?"项目经理老柯迷惑地看着老吴。"还不是老杨!"老吴说,"业主要求月底必须交工,迟一天罚1万元,这你知道吧?工期这么紧,可刚下了一点儿小雨,老杨就不准工地干活了,说是不安全。这不是对着干嘛?他只管他的安全,延误了工期他也不管,这工作咋做?都发生好多回这样的事情了。以前工期不是太紧,也就算了,可眼下工期这么紧,他还这样,这不是成心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