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永喜  马钰婷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0):4631-4640
为探析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对农业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物料平衡原则下农业环境效率测算模型和农业环境效率影响模型.基于2004~2016年浙江省农户水稻种植地块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面积、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农业产出等农业经营规模指标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规模化发展将因投入和产出的扩张以多种方式影响其环境效率,其中土地面积规模与农业环境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农业生产环境效率均有负向的影响,而农业产出规模的增加将促进农业环境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马永喜  马钰婷 《中国环境科学》2021,40(10):4631-4640
为探析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对农业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物料平衡原则下农业环境效率测算模型和农业环境效率影响模型.基于2004~2016年浙江省农户水稻种植地块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面积、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农业产出等农业经营规模指标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规模化发展将因投入和产出的扩张以多种方式影响其环境效率,其中土地面积规模与农业环境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农业生产环境效率均有负向的影响,而农业产出规模的增加将促进农业环境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农业发展与环境协调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流涛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9):1702-1708
利用中国1997~2009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在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的框架下测度农业环境技术效率,评价农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并考察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发展与环境协调性整体偏低,并且研究期内呈现波动状态;不同省(市)环境与农业发展协调性差异较大,其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对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变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环境管理政策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环境协调性产生重要影响,这应是农业环境管理政策创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发展与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它依赖于环境,又影响了环境。农业环境研究就是了解农业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的农业生产能力。虽然传统的农业科学已经研究了某些环境问题,例如作物栽培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土壤的侵蚀与盐渍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面临着立法缺失、主体桎梏、制度缺位和政策不足等多维困境,把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立足点,是由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生产方式等现实状况决定的,对于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环境污染约束视角的农业技术效率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1997—2009年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框架下测度环境污染影响下的农业技术效率,并探讨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的结论如下:①1997—2009年间全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692,总体上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②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对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技术效率普遍较低;③影响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农业环境质量需求进一步提高,也有更大能力和意愿进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从而促进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提高;种植业结构和农业产值结构的变动都会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产生影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而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环境管理政策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环境农业是作者对自然资源、自然与社会环境长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有关学科研究成果的条件下提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课题。本文重点地对环境农业的概念及其基础性研究和制定环境农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环境农业的根本任务是充分合理地开发以土地环境为中心内容的环境生产潜力,使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获取最好的生产、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其最终目的是为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创建最优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反环境属性,尤其是现代“化石农业”的反环境特征更加明显。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日益严重的食品质量和农业环境安全问题,直接威胁中国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大国,综合分析传统农业和现代化石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的的发展进程,文章指出在农业生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农业生产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模仿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科学组织农业生产活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克服农业生产的反环境属性,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由于农用薄膜、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致使农业环境受到污染.笔者通过对该地区农业环境主要污染因素和污染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对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其环境、气候、化肥虽在表面上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却互相影响、制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哈尔滨农业生态系统中化肥、气候及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更好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村面源污染源分布广泛,没有确切位置,其治理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危害和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某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Cr~(6+)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集某铬渣堆场周边不同距离、深度的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研究了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铬渣堆场周边受铬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的范围及污染程度,判断污染边界,为后续场地污染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已受到严重铬污染,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修复,以保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焦作市工业燃煤量与大气SO2污染的关系,建立了适合于焦作市城区大气SO2污染的解析模型.在模型中尝试性地将面源污染产生的浓度贡献转化到背景值中计算,简化了解析模型.利用该模式计算了1996~2000年焦作市城区大气中的SO2浓度,并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基于该模型实现了焦作市城区大气SO2浓度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4.
EM生物技术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是由光合菌群等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混合培养而成,它在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改善土壤性状、减少粪便污染、提高农副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生产绿色农副产品有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东辽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对东辽县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是专业化畜禽养殖造成的,专业化畜禽养殖污染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已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焦作市工业燃煤量与大气SO2 污染的关系 ,建立了适合于焦作市城区大气SO2 污染的解析模型。在模型中尝试性地将面源污染产生的浓度贡献转化到背景值中计算 ,简化了解析模型。利用该模式计算了 1 996~ 2 0 0 0年焦作市城区大气中的SO2 浓度 ,并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基于该模型实现了焦作市城区大气SO2 浓度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7.
谢越  陈梅  王有帅 《环境工程》2022,40(12):142
由于污染源受地形、地貌及气象等条件影响而分布多样,大气污染数据在空间中呈任意形状、任意密度的复杂分布。为探究这种大气污染分布状况,基于DP算法提出了1个发现污染类核心区域的聚类模型。以实现对污染数据不经统计直接聚类,在保持空气污染数据分布特征不变的基础上提取出关键污染数据,更准确地挖掘空气污染变化规律。将所提聚类模型和k-Means算法在由兰州市2017,2019,2021年各年1月污染物浓度小时数据构成的3个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模型在以上3个数据集上均能更清晰地挖掘出污染数据,在污染类核心区域中的关键污染数据分别为59.0%、57.2%和69.0%,且造成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均为NO2和颗粒物。此外,该模型从兰州市2021年1月数据中解析出,兰州市月污染变化由污染物NO2和PM10共同作用或交替作用引起,日污染变化在受污染小时数和首要污染物(NO2和PM10)出现次数上的变化趋势均呈双峰型,污染区域为城关区。并通过分析上述污染规律的成因,证明该模型在确保数据复杂分布不变的情况下提取关键污染数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张德彬  刘国东  王亮  钟瑞 《环境工程》2017,35(10):141-145
为研究岩溶地区建设项目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引入灾害风险理论确定地下水污染风险是由地下水脆弱性和建设项目污染负荷危险性两方面共同决定,并构建了地下水污染风险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选择TOPSIS模型进行脆弱性和危险性等级的判断,最后依据风险等级分区矩阵确定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等级。以贵州西北地区某火电厂项目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项目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为"较高",主要因素为该地区地下水含水层脆弱性"较高",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钼矿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多因子综合指数法对葫芦岛市钼矿区的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土壤的主要污染因子为Zn、Cd和Mo,土壤环境质量属严重污染,建议对污染土壤进一步做适宜性评价,采取合理有效的利用保护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土壤汞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污染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土壤汞的来源 ,以及汞在土壤中的迁移方式、转化模式和富集行为 ,并介绍了当前几种土壤汞污染的防治对策 ,重点讨论了改进农耕技术、减少人为活动向大气的排汞量、生物修复以及电解法等方法 ,最后对土壤汞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