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全面了解松辽河河流水体的污染状况,根据辽河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在主成分分析计算的相关结果之上进一步进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PCS-MLR),量化了每个主成分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辽河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高锰酸盐指数、COD_(Cr)、BOD_5、NH_3-N和石油类。丰水期第一主成分对NH_3-N、石油类的贡献率分别为49.09%和24.71%;平水期第一主成分对高锰酸盐指数、COD_(Cr)、BOD_5和NH_3-N的贡献率为30.48%、56.16%、26.93%和160.89%;枯水期第一主成分对高锰酸盐指数、COD_(Cr)、BOD_5、NH_3-N和石油类的贡献率分别为100.25%、101.26%、128.36%、93.71%和54.33%。辽河整体水质为Ⅳ类或Ⅴ类水质,在7个监测断面中,双台子河闸水质最差。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受到沿岸城镇居民生活和石油化工企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业和畜牧业等面源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连石化公司运用标准化法对该厂污染源进行了普查,进而对污染源做出了评价。以二蒸馏装置为例,对总排放口污染源的监测数据进行了标化处理,确定了主要的污染因子及污染源:石油类主要来自减压塔顶分离器;硫化物主要来自减压塔顶油、水分离器和常压塔顶油、水分离器;挥发酚主要来自减压塔顶油、水分离器。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4~2016年对化成水库的水质监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该水库在此三年间持续处于中营养状态。对该点位水质富营养化变量指标(COD_(Mn)、NH_3-N、TN和TP)进行特征分析,TN和TP均为Ⅲ类,COD_(Mn)处于Ⅱ—Ⅲ类,NH_3-N达到Ⅱ类。分析该区域水质各指标为NH_3-N和TN污染主要来源是点源污染,而TP和COD_(Mn)主要来自非点源污染。根据分析结果对化成水库富营养化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化技术处理高含盐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注蒸汽锅炉系统产生大量的高含盐废水中石油类、COD、挥发酚等污染物超标严重现象,在对外排高含盐水进行水质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混凝沉淀+高盐生化"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具有较好的处理性能,其中"混凝沉淀"工艺对废水中COD、石油类及挥发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5%,47%和53%;"高盐生化"工艺对"混凝沉淀"出水中COD、石油类及挥发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1.9%,58%和65%。处理后水质稳定且可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选用以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技术为核心、辅助以物理化学方法的工业化技术,对兰州石化公司高氨氮污水和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显示:外排废水监测项目中pH值、悬浮物、COD、BOD5、氨氮、石油类、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的平均浓度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其中:氨氮值仅为0.412mg/L,COD值为63.87mg/L。对COD、氨氮、硫化物、挥发酚、悬浮物等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石油类和BOD5的去除率也达到7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火电厂除灰水中的粉煤灰(含炉渣)对炼油厂含碱污水中石油类、COD(cr)等污染物的吸附处理效果,根据某单位现场情况,将炼油厂含碱污水送入火电厂除灰沟→经充分混合排入储灰场→并经长时间沉降分离的流程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粉煤灰的吸附作用,显著降低了炼油厂含碱污水中的石油类、COD(cr)、挥发酚、碳化匕物等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针对风城油田生产废水高盐、高温、高矿化度、可生化性差等水质特性,采用“混凝沉降、高级催化氧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混凝沉降阶段COD去除率为36%~49%,挥发酚去除率为11%~21%,石油类去除率为42%~69%;催化氧化阶段COD去除率为20%~40%,挥发酚去除率为69%~73%,石油类去除率为16%~20%。  相似文献   

8.
针对风城油田生产废水高盐、高温、高矿化度、可生化性差等水质特性,现场采用“混凝沉降+高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中二级排放标准。混凝沉降阶段COD去除率为36~49%,挥发酚去除率为11~21%,石油类去除率为42~69%;催化氧化阶段COD去除率为20%~40%,挥发酚去除率为69%~73%,石油类去除率为16%~20%。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油田外排废水中的石油类、COD_(Cr)等第二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进行分区、分级划定的研究,同时选择对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总盐指标排放标准进行分区分级研究,为新疆油田公司实施"分区保护、分级防治、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在石西油田、六九区大沙河排放口等地进行试点应用,为最终实现油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利用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电厂粉煤灰及灰场氧化塘对现河首站采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生化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具有类似活性炭的结构和比表面积,对废水中的石油类、COD、氨氮、挥发酚等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沉降和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新疆油田公司某作业区污水生化处理技术流程、原理、工艺特点、出水水质,分析了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运行维护状况,进行了效益评价。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石油类0.434mg/L、COD 184mg/L、BOD85.4mg/L、挥发酚0.023mg/L,水质达到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灌溉荒漠植物标准,用于生态田植被灌溉,为油田处理含油废水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2.
COD_(Cr)是影响废弃钻井液固化体环保风险的重要控制指标,针对废弃钻井液固化体COD_(Cr)测定前处理和检测均消耗大量时间,影响实验进度和效率的问题,考虑到废弃钻井液固化体渗滤液与钻井液压滤液污染物浓度的相近性,通过分别对聚磺、新型聚醚、聚合物、钾盐成膜、聚胺、聚束等钻井液体系压滤液进行色度和COD_(Cr)的测定,绘制色度与COD_(Cr)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色度与COD_(C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85。利用相关性方程可根据色度计算COD_(Cr)的大致浓度范围,从而掌握不同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对锦州石化炼油污水处理装置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用序进气浮和精除油工艺除油,生化缺氧池改为悬浮污泥回流工艺,一级和二级好氧池改为MBBR工艺,大大地降低了外排水或污水回用水质污染物浓度,石油类去除率为97.5%,COD_(Cr)去除率为96.5%,氨氮去除率为97.3%,满足了辽宁省DB 21/1627—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同时也减轻污水回用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关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的决策依据,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才能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进而采取有效整治措施。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判别驴溪河的水质类别,利用比值法研究驴溪河的氮磷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驴溪河的水质类别在城镇工业园区之外水质较好,流经工业园区及城镇之间水质较差;氨氮的百分含量(NH_3-N/TN)在50%左右,具有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特征;氮磷比(TN/TP)在春夏季处于藻类适宜的生长范围,存在藻类生存繁殖的潜在风险;驴溪河的碳氮比(COD_(Cr)/TN)大于等于碳氮比水平值(碳氮比水平值为2. 5),水体自净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5.
油田作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新疆油田作业废水特征及油田地处干旱区的地理特点,结合国内外含聚合物污水处理的技术现状,以及油田连续生产稳定运行的要求,在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作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工艺优化,采用了"隔油—絮凝气浮—深层过滤"技术。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COD_(Cr)、石油类、SS可分别由680 mg/L、98.6 mg/L、56.2 mg/L降至98.8 mg/L、5.4 mg/L、4.5 mg/L,去除率分别为85.5%、94.5%、92.0%。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港油田某站场建设项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模型概化,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对模型识别与验证,并选取石油类作为预测特征污染因子,应用数值法对石油类污染物在潜水层运移情况进行了预测和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在30d时间内,石油类没有发生明显运移,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后,模型显示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在第1 000d时,污染物浓度降低至0.04mg/L,几乎接近于零,污染物对周边地下水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石油类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弄清含油土壤中石油类对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中原油田进行了两年的盆栽小麦实验。实验中采用不同含油浓度,分别对小麦的出苗率、有效分蘖数、株高、穗长、千粒重及品质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土壤中原油含量对小麦的出苗率影响最明显,其它小麦粒中苯并芘及挥发酚残量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对乳品废水进行处理,装置连续运行100d,研究了不同进水COD_(Cr)浓度(3 000、5 000、7 000、9 000 mg/L)对出水水质及反应器内污泥特性的影响,并与常规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温度为35℃,HRT为48h时,COD_(Cr)去除率和氨化率随着进水COD_(Cr)浓度的降低而升高,最高可达89%和38%以上。TN去除率随着进水COD_(Cr)浓度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在7 000 mg/L条件下,去除率为55%。装置在运行过程中,MLVSS/MLSS平均值约为0. 7,SVI值在60~80 m L/g的范围内,污泥具有良好的活性与沉降性。AnMBR与常规厌氧生物反应器相比,在处理高浓度乳品废水时运行更加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更强,出水水质更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污染源筛选,采用对照区、污染区、清洁区优化的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方法,对典型工业污染源锦州石化分公司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监测,掌握了背景、常规、特征污染因子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分布时空规律,监测结果显示,除亚硝酸盐、阴离子洗涤剂等个别生活类污染因子和石油类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达标。石化行业特征因子石油类所有点位全部超标,说明锦州石化分公司已对周边地下水造成污染扩散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钻井液环保性能评价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与钻井液相关的环保标准、管理指南等规范性文件的调研,结合我国陆上油田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将钻井液的环保性能评价项目分为生物毒性、生物降解性、重金属(总镉、总汞、总铅、总铬、总砷)、石油类和pH值等5类9项,并推荐了相应的评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