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良知有形     
偶然翻阅一篇名为《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潜逃三年终被擒获》的报道,讲述一个驾驶人在交通肇事后错误地选择逃亡,给自己、他人和双方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的故事,让我不由地联想起不久前经历的一件事,联想起一个男青年惊恐复杂的神情那是初秋的一个傍晚,轮休在家的我独自出门办事。在经过人来车往、热闹非凡的一中校门口时,突然“哐当”一声响,让我不觉地放慢车速。  相似文献   

2.
农历情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迎新辞旧的名诗。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总是这样周而复始的。人们因而也就要走过一个个"年关"。只身旅日的好几个大年除夕聚会,我总要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人一起感动,一起祝福。在那个时候,我的心中便会涌起更深的波澜,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中国的除夕之夜。  相似文献   

3.
<正>汝河是我们插队时的落脚地——板厂村边的一条河。一想到它,我们就会联想起下乡的经历和那段青春年华。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又站到它的旁边的时候,我们这些已经做了母亲的人,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我们欢笑着,迫不急待地把手足浸在河水中,汝河变得漂亮了,原先光秃秃的石光滩,现在长满了青草野花,河对岸绿树丛丛,在河中留下美丽的倒影。水在流,风在吹,牛羊在动,没有人的喧哗,一幅恬静的自然风景画,生动迷人。  相似文献   

4.
一昨夜风急。清早上阳台 ,一眼瞥见那株美人蕉颈折叶伏着 ,曾简单又妩媚飘逸的绿 ,只剩下一片狼藉。竟莫名地联想起北方那个雾气很重的早晨 ,原本好好的一花格窗棂的窗纸 ,不见有什么动静 ,竟说裂便裂开了一大口子 ,如人伤心绝望的号啕般。那是个可疑的早晨。“命如纸薄———”我听见有人叹道。可回头张望 ,再望 ,不见有人。二最易被说成是过程的 ,是生命。最缺乏经典过程意义 ,老百姓好称之为“无常”的 ,也是生命。那是个根本有点平淡的午后。有人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 ,从学校篱笆一个缺口处钻了出去。一眨眼功夫 ,外面便传来了人凄…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读罢《劳动保护》1989年第10期刊载的《唉,这绿色的按钮!》一文,不禁联想起了另外的一些。 某厂一位到车间劳动的科室干部,看见两位工人清洗反应釜,正费力地慢慢盘动搅拌轴,一时兴起,跨上操作台,大喝一声“我帮你们一把!”就推上电机开关,搅拌轴飞快转动。两位工人躲避不及,一个扭断了左手.一个则永远失去了右腿。 然而这类事故的肇事者,更多的是工厂的年轻的临时工们。某磷肥厂机修班长和一位操作工,在球磨机滚筒内检修。事先他们在该机的启动开关上挂了“严禁合闸”的警告牌。这时来了一个临时工,见了这块黄底红字的木牌则好奇…  相似文献   

6.
一个在省内和系统内小有名气的某电建公司烟塔分公司,最近连续出现了几起事故和未遂恶性事故。联想起这个分公司连续几年被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命名为安全无事故先进单位,使人们在费解之余,又引发出反省和深思。这个分公司采用倒模工艺施工,已有4座烟囱拔地而起。...  相似文献   

7.
2008年第6期“图文写真”栏目刊发的《灾难中,我们手挽手》一文,真实地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亲临灾区,指挥救灾和看望灾民的动人情景,也展示了全国人民奋力救灾、赈灾的感人瞬间。这使我联想起地震中汶川某校长坚持每年组织全校师生进行防灾疏散演练,这次地震全校2300名学生仅用了1分50秒全部疏散到了操场上,无一人伤亡。深感防灾应急演练非常必要,全社会都不应该轻视。  相似文献   

8.
曾经听过一位安全专家的讲课,他的一个观点至今记忆犹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部分管理者或生产者,常常是多了一些"惯性思维"、"惰性思维",而少了一些"辩证思维",这样就违反了客观规律,发生事故也是必然的。细细想来,这话极富哲理,耐人寻味。由此笔者联想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乡间财主,开了个油坊,需雇佣两个短工,专事抬油。工钱谈好后,财主提出:日后干活,摔跤打碎坛子洒了油,如发生在晴天,两个短工必须赔偿;如果是发生在雨天路滑,一切损失不用承担。短工满口答应。可往后的情况出乎短工意料:一年下来,短工摔碎坛子都是发生在晴天。短工只好认赔。  相似文献   

9.
一位老安全员说:“抓安全工作切莫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否则就会有很大的失误”。此话让笔者联想起一篇《站在地球上看月亮》的趣文:无论是圆月或是残月,都给人以关感。但如果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月球,就会发现晶莹皎洁的月亮原来是坑坑洼洼、毫无生气的荒原。  相似文献   

10.
顾晶 《劳动保护》2014,(10):58-58
<正>据媒体报道,2014年5月13日19点左右,北京马家堡西里51号楼3单元发生火灾,约15分钟大批消防车即赶到现场,但消防车在小区周围转了半个小时,才把消防水管接到了51号楼下。原因是距离火灾事发地不到20m的消防通道被堵死建成了小屋,导致大批消防车被堵在距离火场300m外的过道上。这起火灾造成1人死亡。联想起2012年2月16日晚北京市朝阳区簋街一家米线店发生火灾,赶赴火灾现场救火的消防车,遭遇社会车辆并线超车的一段视频,  相似文献   

11.
川航3U8633号航班的紧急迫降与英航5390号航班的情况非常相似——都是巡航阶段挡风玻璃突然破裂脱落,都是驾驶员的身体"飞"出去一半,仅有一人控制飞机。略有不同的是,这次川航遇险,民航各保障单位、西部战区空中作战指挥控制中心等多个部门反应得更快、配合得更好,跟机组人员一起,共同化解了一次灾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应对、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段时间,四川航空3U8633号航班化险为夷的事迹广为流传,让笔者联想起与之相似的那起英航5390号航班事故。  相似文献   

12.
近看中央电视台新闻:一只泰国孔雀在穿越曼谷车水马龙的公路时,先是警惕地朝左边瞧瞧;走到路中,又机敏地向右看看。避让了往来的车辆,安全地穿过了公路。电视播音员诙谐地说:“您看这只孔雀;比我们某些‘闯红灯者’的‘安全意识’还强哩!” 岂止是“闯红灯的人”!联想起大兴安岭的特大火灾、哈尔滨亚麻厂的爆炸、南通的沉船事故、……对照这位孔雀小姐,难道不是对称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某些人的极大讽刺?在几乎天天发生爆炸、火灾、交通、空难、倒塌等事故的当今世界上,研究人的因素,呼吁人们增强比孔雀要高级的安全意识,对于防止或减少事故,特…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别处     
这几天,读了易中天所著的《读城记》。当看到他说初闯深圳的人都要付出生活在别处的代价时,我很自然地联想起早先曾拜读过的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心不由动了一下。三个多月前,省里决定派出公安执勤队到四川5.12地震的对口支援地区——四川彭州市支援当地警方工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每当谈到习惯时,人们似乎总是联想起习惯性违章、习惯性动作,很少会想到习惯性按章操作、习惯性上准标岗、习惯性干标准活和习惯性安全生产.在日常的生产中,由于习惯性违章违纪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实在太多,也使企业和家庭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从笔者手中掌握的安全生产信息来看,在企业发生的各类事故中,因习惯性违章而引发的事故占到相当大比例.  相似文献   

15.
古有成语"善骑者堕",意指善于骑马的入更容易会被摔下马来,为何"善骑者"会"堕"呢?原因很简单,由于"善骑者"总以为自己"善于骑",往往掉以轻心,疏忽大意,结果更易"堕下马"是必然的.这不禁让笔者联想起矿山那些在井下干了多年、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老煤矿",当他们在井下生产作业是进否会以"善骑者"自居呢?  相似文献   

16.
日前 ,笔者在有些企业采访调研时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有几名特种作业人员正在忙于答卷 ,走上前去 ,究问详情后才得知 ,这是省里某权威部门正在通过函授学习形式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笔试 ,如果此次考试合格 ,将向学员们发放合格证书。看到这种情况 ,联想起部分企业前些日子频频发生的因特种作业人员违章操作、不懂业务所造成的工伤事故 ,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想 ,认为这种培训的“特殊化”实在搞不得 ,最终的结果是害人害己害国家。通过深入了解和调查 ,笔者发现对特种作业岗位方面的“特殊” ,主要表现为 :一、有些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开办特种…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每当谈到习惯时,人们似乎总是联想起习惯性违章、习惯性动作,很少会想到习惯性按章操作、习惯性上准标岗、习惯性干标准活和习惯性安全生产。在日常的生产中,由于习惯性违章违纪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实在太多,也使企业和家庭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从笔者手中掌握的安全生产信息来看,在企业发生的各类事故中,因习惯性违章而引发的事故占到相当大比例。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时日,笔者参加某行业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会上,许多来自基层企业的管理干部提出安全管理到“边”到“底”的问题,即安全工作应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这个经验对与会代表很有启发。 联想起去年以来全国发生的许多重、特大事故,损失之惨重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这其中的因素也有管理方面“边”和“底”的问题。比如,有的说管理工作已经形成网络,意思是  相似文献   

19.
<正>何全贵佝偻着腰,"呼哧呼哧"地喘着。他打开一个黑色小本,干瘦的手一笔一笔地写下"李沧黄"3个字。李沧黄是又一个死于尘肺病的工友,在这个名字之前,还有60个人名,一个连着一个。"看着他们一个一个离开,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这么死,这就是我的明天。"这个身高1米78的陕西汉子,鼻子里插着氧气管,蹲在还没半尺宽的板凳上,"嘶嘶"的吸气声在沉寂的大山土房里响着。这是陕西旬阳30多摄氏度的夏日。西装如布片一  相似文献   

20.
路上的小车多了,私家车多了,豪华车多了,头脑里关于小车“意象”的联想也多了。想到许多古时候的车的典故,最有趣的是美男子潘安坐在车上,女子追星族们猛往车上抛花,故有“播郎车”之称,跟如今香车美女的“意象”正一相反。当然,最能联想起的是电影银屏上的小车——车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所占的地位被表现与阐释最多最充分的,也就是电影。如果系统地整理一番,可以写成一部基于社会学意义的《银屏上的汽车发展史》,其中部分章节有“汽车与时尚”、“汽车与经济”、“汽车与战争”、“汽车与爱情”、“汽车与伦理”、“汽车与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